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最后的臺灣環(huán)島騎行(4)7小時爬坡“天堂路”
美騎車友黃文可拿到入臺證簽注的第二天,官方宣布取消臺灣自由行,并且完全不知道什么時候恢復。所以此行在某種意義上就成了最后的臺灣環(huán)島騎行。那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場豪華的環(huán)臺行吧。美騎網(wǎng)每周三連載更新,歡迎分享和評論。
這時,碼表上的坡度在7-9%之間徘徊,壓力倍增。完全沒有當初騎著小摩托看風景時的愜意,雙腿的酸痛也在提醒著我已經(jīng)是個廢人了,而這才剛開始。
這個時候鄭總已經(jīng)一騎絕塵突圍出去了,可怕的大Pro。而達叔一直茍在我身后緊貼著,而我,只能看著表勉強維持著踏頻,剛出發(fā),表上的功率基本在200瓦出頭,快接近我的FTP了。
在來武嶺之前也問過參加過多次KOM的呂山王,武嶺該怎么分配體力,山王說:“前面75%FTP,后面全力干”。結(jié)果到了武嶺,發(fā)現(xiàn)75%的FTP根本維持不了踏頻,山王的嘴,騙人的鬼。
后來才發(fā)現(xiàn),山王也在不知不覺中達到功體比5了......
對不起,打擾了。
不過好在隨后就是一段緩下,還接連好幾個隧道,風阻驟減,壓力減輕了不少。
然后一路爬升坡度在4%左右,最高在7%左右,還能Hold住。若真是參加KOM,能跟個集團的話倒也說不定真能按75%的FTP干上去。
這一段還在太魯閣風景區(qū)內(nèi),這一路的風景頗有川藏線的感覺,一邊懸崖,一邊峭壁,這路我熟,在家練車的路段就是這樣的,還差點摔下過懸崖……
再往后就是著名的燕子口步道了,從燕子口開始,接下來的幾公里都在不斷的穿越隧道,還有那種半開放式隧道,就是極品飛車里的那種,陽光從立柱之間灑了進來,清晨柔和的光芒如少女般溫暖,爬坡好像也沒那么痛苦了。
本圖盜自《騎跡》主編小潘潘朋友圈
直到天祥,從天祥隧道開始,基本就沒有緩坡了,9%的坡從之前的偶爾出現(xiàn)已經(jīng)變?yōu)槌qv了,時不時還有十幾度的墻出現(xiàn),這時候4%以下的坡就是平路了。
又回憶起了被格蘭芬多高黎貢山脈支配的恐懼,山區(qū)太可怕了。
這時候,達叔結(jié)束了裝死,開始了他的表演,慢慢甩開我往前走了,至于鄭總,早先還能在緩下的時候看到他的背影,從天祥開始,就完全不知所蹤了。
而我只能看著路邊不斷出現(xiàn)的爬升路牌懷疑人生,一定是腦抽了才來這找虐,在花蓮舒舒服服的喝咖啡吃我最愛的炸蛋蔥油餅多好。
但整體而言前部分都還在掌控之中,在20多公里的第一個補給點我甚至都沒有停下來補給和休息,結(jié)果我們的后援小民也沒注意到我,還以為我在后面出什么狀況了一直沒上來又回去找我,還遇到封路,導致我們中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補給。
我就這么一路看著表在FTP的邊緣瘋狂的試探,盡力維持踏頻一路茍到了新白楊才停下來響應了一下大自然的號召順便歇了一下。
然后繼續(xù)挑戰(zhàn)那無止盡的爬坡,這一路真的很像川藏線,一邊是時不時掉落小石塊的絕壁,一邊是干枯河流的深淵,只是比起川藏線,這條路上還有一些人工開鑿出來的,僅容一車同行的狹窄隧道。
最關心的中途住宿問題還是沒找到答案。這一天連上帶下一般人是不太可能的
+1
22你沒看有后援車么,騎完坐車就下山了,干嘛要中途住宿
+1
22看游記不只是看別人怎么完成的,也要看周邊情況給自己完成作參考的
+1
22人家不需要中途住宿還給你編一個不成,你說你一天騎不完要個中途住宿,那再有人說他三天才騎的完,要兩個住宿,還都給寫出來不成。。。。
+1
22這個過濾系統(tǒng)沒有道理可講的,截圖好了
+1
22封頂看個日出美滋滋
+1
22請問“最后的臺灣環(huán)島騎行”之四在哪里呢? 一二三五我都看過了,就是沒看到第四集
+1
22美騎編輯在不在? 這篇稿子的標題有點問題,最后的單車臺灣環(huán)島游(5)應該改為(4)。這篇“之五”的內(nèi)容與“之三”是緊密銜接的。以后編輯仔細一點。
+1
22感謝糾錯,已改
+1
22看到泡面,我想
+1
22蜂大咖啡,懷念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