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小牛實測:做電動車的改做自行車 會是怎樣有趣的結果?
大家都知道啊,我在年底的時候得到了一臺小牛,經過我這段時間的使用,它究竟怎么樣?一個做電動車的改做了自行車,會有怎么樣有趣的結果?不廢話,小牛公路車評測,馬上開吃。
因為該死的疫情影響,我到手小牛后已經挺晚了。拆箱的時候發(fā)現幾個問題:尺碼發(fā)錯(他們沒s碼了……)、車表面有劃痕(坑爹物流)、碳纖維坐管劃傷(慘不忍睹)……
而在逐步安裝后發(fā)現:彎把角度錯誤、前叉吊芯未鎖緊、鏈條過長、前撥完全不可用狀態(tài)、傳統(tǒng)左后右前走線(這個倒是個人習慣問題了)、把帶纏繞方向錯誤。
▲總之這次開箱充滿著期待又夾雜著失望
若是這輛車是運送到線下小牛店中,當地的技師是否有能力處理這些問題?小牛想讓人們從電動車進入到健康環(huán)保的自行車中,就必須要在細節(jié)上下足功夫,希望店中技師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有”。
稱重的時候挺有意思,整車不含腳踏,第一次7735g,第二次7740g,拍照是第三次稱,結果變成7690g了,感覺這車和稱的求生欲都挺強的……就算你7.7吧。況且之后更換了直裝式尾勾又輕了一點。
▲腸粉在19年8月提到的問題小牛真的解決了
如果不是親自上手,你很難相信直裝(10g)和普通(33g)之間重量差距有多大。而且換了以后拆輪子變得極其容易,奈斯。
車架為6096鋁材,造型整體比較傳統(tǒng),但管型一點也不傳統(tǒng):多邊棱角的下管做出了一個虛擬尾翼,水滴型的極扁后上叉,恰到好處的方形后下叉,整個后三角做得足夠大。架子帶一點點壓縮,方形上管至少坐上去很舒服。內走線也并不會在里面打架。
▲流行的三水壺孔位,這些個孔打的稍微有點點偏,不過壓根不影響使用。
▲兩側線管上包有熱縮管,避免摩擦車架漆面,very奈斯
最帶有標志性的就是后上叉與立管的連接位置,我第一眼感覺有點像ktm的那款氣動車。好不好看另說,氣動效果也罷,品牌辨識度是真的有了。
前叉上面這道紅線,讓我莫名想到某些品牌的前叉開縫大法。叉體做得足夠寬,內側標明用t700t800碳材,剛性也絕對沒問題,頭管上有電變走線口,不過真的會有人在這輛車上安電變嗎?
車架和前叉均為消光黑,紅色字體,點銀灰,低調內斂但不失逼格。焊縫位置的打磨做了些保留,和車架融合的可以。后下叉上還自帶保護貼。唯一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后叉腳和快拆桿設計不太合理,阻礙快拆桿向前收納,平常我只能把他往后折。還有就是,后叉腳這個結構是個什么操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軸用上了T47,但輪子依然在用快拆而不用桶軸?why?
+1
22圈剎上桶軸是嫌整車太輕么
+1
22已二連
+1
22“干”不違規(guī),“他”不違規(guī),但是合起來就違規(guī)了
+1
23沙發(fā),B站視頻昨天也看了,很不錯,也期待1.45w的瑞豹測評
+1
23最終的結果是不是還是倒在歷史的長河中!
+1
22小牛是不是放棄自行車了?
+1
22結果就是死,還記得騎記嗎?最多兩年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1
22技術儲備不足就不要搞什么稀奇古怪的創(chuàng)新,提高了成本,還顯得很low。
+1
22廣州美騎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