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大橫斷騎行日記2】扛著30公斤行李的車艱難前行
沿著陡峭的橫切碎石坡路小心翼翼地推著自行車,比起剛才累的還多了一份提心吊膽,覺得汗?jié)竦暮蟊硾鲲`颼!橫切到Z字形的末端,抬頭發(fā)現(xiàn)到上一段路之間有一小段捷徑。心急的我就立即掉頭往上推,誰知道碎石松散,加上自行車后根本無法立足,此時正處于捷徑中間(離上面的主路不到3米,返回下面的主路也不到3米)。陡坡推車是要每一步都得捏緊前后閘,車子才不會倒退下來,所以手指逐漸酸麻乏力,但在這進退不得的時候再酸也不能放松!我還是退回到下面的主路,然后乖乖地跟主路徑推吧。這退下來也險象環(huán)生,腳下的砂石一直往下流很難著力站穩(wěn),車子也隨之瞎起哄跟著滑下來,尖銳的腳踏防滑釘打到小腿肚上,馬上幾個小血洞,但當時渾然不覺,只知道不止住下滑之勢,就可能翻滾下山,后果不堪設(shè)想!忙大聲疾呼,但推車中的阿威好像沒聽見(后來在扎尕那吃飯時才知道他出現(xiàn)耳鳴的高反),于是大聲吆喝,他才放下車來幫忙。合力把自行車安全推回主路,沒走幾分鐘就到了埡口。一條淹沒在淺草中的石頭老路一直延伸下去。嗯,我確定這里就是那個沒有風馬旗的埡口(告克卡埡口,海拔3943米)!此時天色漸暗,微雨飄灑,已無心情拿出相機,只用手機拍了兩張埡口兩側(cè)的自拍合照,然后匆匆下山!
雖說是老路,但那碎石嶙峋的路面,急速坡度,不時出現(xiàn)被沖斷或塌方的路段,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推車下去的。不過這總比推上山強,只是手指捏閘受累。推到山腳遇到一個放牛的藏民,他家在扎尕那,留了電話給我們,到時讓他弟弟幫忙安排食宿。告訴我們這一路都是下坡,還問我們騎行技術(shù)如何?有沒有頭燈照明?路很陡,要千萬小心,路窄的懸崖邊上最好下車推過去等等,給我們細心地交代一番。
一開始天還有一點余光(已是晚上8點多),路還算寬,石頭也不太突兀,我們還敢拖著剎車往下沖。漸漸地天已全黑(下雨的緣故),我來到一處掛滿風馬旗的山谷(好像是什么山神廟,天太黑看不真確),來時的路很不好騎,路中央大石凸起,需要極快的應變和較好的山地騎行技術(shù),我都沒有,所以下車推過去的。然而在山神廟處等了好長一段時間,有種不祥預感,會不會出啥事了?果然阿威在那里摔跟斗,幸虧無大礙,只是擦傷了一點點膝蓋!沒想到這條只有10公里長,直降到扎尕那的老路(海拔直降了748米)居然推了我們2個小時,連來令片都剎出糊味,足見其坡度驚人!
從扎尕那景區(qū)的一線天開始就鋪上了水泥路,之前遇到的姓丁的牧民給電話他弟弟開車上來接我們,結(jié)果在仙女灘觀景臺的三岔口碰上。隨著他去一家藏餐廳(驢友之家)吃飯,然后入住他家開的客棧(扎尕那遠方的家客棧),好好洗上一個熱水澡,打完半小時坐后已是凌晨一點十分。晚安扎尕那,明后兩天再好好看看你!
未完待續(xù)......
相關(guān)閱讀:
責任編輯:Syl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