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最后的臺灣環(huán)島騎行(1)臺風天騎車太慘了
美騎車友黃文可拿到入臺證簽注的第二天,官方宣布取消臺灣自由行,并且完全不知道什么時候恢復。所以此行在某種意義上就成了最后的臺灣環(huán)島騎行。那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場豪華的環(huán)臺行吧。美騎網(wǎng)每周三連載更新,歡迎分享和評論。
有些事現(xiàn)在不做,就永遠都不會做了。
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這是臺灣電影《練習曲》中的臺詞,講述了一位有聽力障礙的年輕人,騎著腳踏車、背著吉他環(huán)島的故事。
環(huán)島,騎車環(huán)臺灣島,就是那個現(xiàn)在不做,就永遠不會做的事。
臺灣島,一個美好的地方,那里的騎車氛圍很純粹。
那里是巨大和美利達的故鄉(xiāng),那里制造了各大品牌不計其數(shù)的自行車,包括我的幾輛Madone,是真正的自行車王國。
那里有武嶺和KOM,那可怕的百公里爬坡。
那里也有綺麗的太平洋東海岸和環(huán)島一號線。
環(huán)臺灣島,該出發(fā)了。
有些事再不做,就真的做不了了。
2019年的國慶假期安排,29和30日不要臉的請兩天假,湊個10天假期,托朋友聯(lián)系了臺灣當?shù)氐膶I(yè)后勤團隊,有后勤車和專業(yè)補給。臺灣東海岸走一波,再爬個武嶺,完美。
9/29 臺北——宜蘭
9/30 宜蘭——花蓮
10/1 花蓮——武嶺——清境農(nóng)場
10/2 清境農(nóng)場——花蓮
10/3 花蓮——臺東
10/4 臺東——高雄
10/5 高雄——臺北
10/6 臺北浪
10/7 臺北-北京
這是最初的計劃,計劃是完美的,現(xiàn)實是殘酷的。在我拿到入臺證簽注的第二天,官方宣布取消臺灣自由行了,兩個隊友陳老師和達叔趕在31日下午匆匆忙忙的去把入臺證續(xù)了一個簽注。
你看,有些事現(xiàn)在不做,可能真的就做不了了。
怎么也不會想到我的第一次騎車環(huán)島就成了最后的環(huán)島游。
當然,這也不是絕路,上一次就走私去臺灣的鄭總又重操舊業(yè)曲線救國,利用醫(yī)美簽最終還是順利會師西門町。
如今想自由點去臺灣只有醫(yī)美簽這一個途徑,成本高了數(shù)百塊,時間相比自由行會多一點,麻煩一點,需要在第三方中轉,這是題外話,有意愿去臺灣的可以Google了解。
老話怎么說來著?對,禍不單行。
在好不容易解決了入臺資格問題后,在入臺前兩周多的時候,擁有最強爬坡實力的陳老師在一次訓練中由于突然闖入的電動車導致集團摔車摔斷了鎖骨。那是一場慘烈的事故,損毀了一輛Madone SLR,一輛Canyon,一輛TCR,以及454、bora等若干損失。
某富老師在此一役撞碎了他第三輛馬東后徹底奠定其馬東殺手的地位,而陳老師則錯過了此次環(huán)島臺灣的機會。此前為此次環(huán)島所做的那些努力,突擊辦理的入臺證,生生提前的操盤大單,都隨著鎖骨一同化為泡影。
有些事現(xiàn)在不做,可能也沒機會做了。
愿陳老師早日康復,王者歸來,成為西單貝爾納爾。
好在剩下的人最終都順利會師西門町,正式踏上了環(huán)臺路。
當然了,也不會那么順利的。
此時我那瞎扯淡的路線已經(jīng)被專業(yè)導游給改良了,從臺北只騎到羅東,然后羅東到花蓮那段危險的蘇花公路坐車直接到花蓮,然后爬武嶺,上了武嶺后,從清鏡農(nóng)場就直接坐車去墾丁,然后一路向北回到臺北,這樣一路才是真正沿著東海岸騎行。
我們此次的后勤導游小民是前臺灣代表隊的專業(yè)運動員,曾經(jīng)還是自行車電影《破風》中的專業(yè)替身,拿標準盤配11-25飛輪爬武嶺的禽獸,此外還精通潛水沖浪等多種戶外運動,這也為我們在墾丁的出海埋下了伏筆。小民一路帶著我們吃喝玩樂,騎的開心,住的舒服,吃的美味,價格公道,在此強烈推薦。
9月27日,是踏上臺灣的第一天,還是熟悉的味道,自由散漫的人流,零零散散的小公園,熙熙攘攘的夜市,隨時可能突然出現(xiàn)精品咖啡廳或者精致的設計師服裝店的小巷子,好喜歡臺灣的街頭。
在西門町看了大陸看不到的《小丑》,在華山文創(chuàng)園買了些大陸沒有的書,去Rapha臺北店敗了把家,出來看著不遠處的101,臺北真好。
哦,對了,還有在云霧里若隱若現(xiàn)的101大廈,來了幾次都是陰雨綿綿的101,而這一次,更慘,是臺風過境。
一陣太平洋的風正猛烈的朝我們席卷而來,而雨一直未停,于是我們就面臨那個經(jīng)典問題了:下雨難道就不騎車了嗎?
對,不騎。
我們從臺北出發(fā),開車去九份,打算在山的那頭碰碰運氣,如果不行的話就去千尋的世界里轉轉也挺好。
然而到了九份,雨,更大了,我們甚至只能躲在車里,短暫商議后,我們決定直接開車去羅東,下午在羅東的山里騎車過過癮即可。
在一段蜿蜒綿長的山路后,天,放晴了。在水湳洞聚落北側,在黃金礦的出水口,褐黃色的海水與湛藍的海水陰陽相隔,地上還是濕的,天空卻已經(jīng)放晴,雙色的海水于湛藍的天空海天相接,美極了。
那個通往海邊的路口也像極了湘北的那個火車道,頓時,達叔先坐不住了,換騎行服,取車,開騎。鄭總也準備上了,我在Madone 9那孱弱的剎車和濕淋淋的地面之間糾結了一會兒,騎特么的。
環(huán)島騎行 正式開始
湛藍的天空,低壓的白云,無邊的海岸,徐徐的海風,平整的柏油路,這,就是“環(huán)島一號線”。難怪讓人趨之若鶩,第一天的旅程沒有大坡,一路都是些小坡不斷的起起伏伏,是我喜歡的類型。
第一天的騎行以沿海騎行為主,偶爾穿越些安靜的小村莊和小鎮(zhèn)子,看到好看的景下來拍拍照,渴了從后援車里拿瓶冰可樂,想騎就騎,想停就停,沒有背包,沒有貨架,沒有瘋狂拉扯的大集團,這才是有品質的休閑騎啊。
如果沒有臺風和毒辣的太陽的話。
臺風當然不會這么輕易的放過我們,一路上除了要應對不時出現(xiàn)的小坡外,最大的阻礙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天空中會下起瓢潑大雨。
說實話,在大雨里用我那氣動的Madone剎車還是有點心慌的,想要碟剎公路。
一路下坡都很保守,沒能充分利用起伏路的下坡勢能,晚上一看數(shù)據(jù),短短八十多公里的路程居然有200的TSS。
臺風過境成了一個非,F(xiàn)實的問題,原定爬武嶺的一號恐怕是臺風最肆虐的一天(后來小民的學弟們在那天不怕死的上武嶺也證明了這點,山頂站著都很難)。而挑戰(zhàn)武嶺卻又是此次行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
那只能改行程了,我們一番商討后決定第二天一早直接開車去墾丁,在溫暖的最南境舒服的待上一天再北上,將武嶺挑戰(zhàn)日留在5日。也就是這樣。
9/29 臺北-羅東
9/30 羅東-墾丁
10/1 墾丁出海
10/2 墾丁- 臺東
10/3 臺東-玉里
10/4 玉里-花蓮
10/5 爬武嶺
10/6 花蓮-臺北
而此時,還在阿爾卑斯山脈徒步的Sam被前日臺灣東海岸的秀麗風光吸引了,立馬決定加入我們的隊伍,巧合的是,兩年沒騎車的他居然在此次出行中陰差陽錯的帶上了騎行服和鎖鞋。
于是從阿爾卑斯飛回香港后又馬不停蹄的飛到了高雄與我們匯合。
有些事,既然要做,那就做吧。
在高雄我們享受了一頓極其美味的牛肉火鍋后又去一家自行車工廠里借了一輛車,自行車王國就是方便。在30日晚上,我們來到了墾丁。
在墾丁,Sam決定和達叔去騎車熱熱身,而我和鄭總則跟小民一起出海。
還記得之前說過小民也是沖浪和潛水好手嗎?我們開著帆船出海,在那,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中國還是有干凈海水的。
既然這是一篇騎行環(huán)島的游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限制,墾丁出海游我們就不展開講了。
10月2日,來臺灣第六天了,終于要開始第二個騎行日了,還真是一個腐敗休閑騎行團。
從墾丁出發(fā),先往南再往北。第一個打卡點是比太南了還南的臺灣最南點,這是臺灣本島最南的陸地,這有著名鵝鑾鼻燈塔,從這開始,每一步都是一路向北。
責任編輯:Sylvia
你搞錯了,現(xiàn)在是這邊不讓出去,而不是那邊不讓進去
+1
22現(xiàn)在比較麻煩,不過有錢有時間就總能找到辦法
+1
222019年8月我也去環(huán)臺了,真巧,早你一個月的小弟弟
+1
22怎樣把車帶去臺灣?
+1
22比基尼美女才是亮點
+1
22也是19年國慶節(jié)期間去的,幸好提前辦好了證件,去的時候游客少,可惜沒帶自行車去
+1
22真是拉殘拉爆的運動模式
+1
22豪氣撲鼻,一看就是家里有礦的!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