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KeepChallenging 記與Sunweb同度的我的歲月
環(huán)法期間,捷安特攜手美騎開展了“與太陽網(wǎng)車隊一起#KeepChallenging活動”,車友可以通過圖文、視頻的形式支持太陽網(wǎng)車隊,有機會獲得由捷安特提供的TCR隊版戰(zhàn)車,活動發(fā)出之后我們收到了車友的投稿,本文來自“Levity”。
我和它的聯(lián)系,究竟是從何時而起呢?整整十年前,當我首次踏進琳瑯滿目的Giant車店時,我還只是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F(xiàn)代機械獨有的精細和科技感,帶著金屬的鋒利和質感沖擊著我。于我,這是一次對“自行車”這個概念的重新定義。從那一刻起,我心里對征服和遠行的欲望開始萌芽。
那輛ATX我直到11歲才能勉強騎上,盡管如此,清脆的變速聲和傳動系統(tǒng)的運作卻讓我無比興奮。我的瘦弱被這部傳動機器彌補,轉化成了高功率體重比的優(yōu)勢。從山腳到經(jīng)過一個個發(fā)卡彎,最終登頂,G給我?guī)砹宋仪八从械某删透小?/p>
在2015年,我第一次接觸到了Pro cycling。那年的環(huán)瑞士,阿爾卑斯的皚皚白雪和不盡的爬坡讓我感到無比的驚艷。
而讓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冠軍斯皮拉克,而是一個年僅25歲的年輕人。那時我還記不得他的名字,但那一襲黃衫亮眼,還有序幕計時賽力壓坎神的高大英姿,都讓我對Road Cycling充滿向往。我并不知道的是,幾個月后,這個被稱為純計時賽車手的人,將會在比利牛斯的高山上與世界一流的爬坡手抗衡,并寫下當年最悲壯的一曲史詩。我更不能料到的是,在兩年后三年后,他將會以世界最頂尖的GC車手的身份,站在大環(huán)賽的最高領獎臺上。
當然這是后話。
看完環(huán)瑞士被大G圈粉卻又囊中羞澀的我,毫不猶豫地入手了Ocr5500。
盡管只是一輛在起步7000的公吧都算不得入門的車【滑稽】,在我眼中卻美得不可方物。溫潤的藍色漆水與七年前粗糙的ATX相較簡直不可同日而語,而手變的獨特操作體驗則賦予了我一種與pro們類似的搖車的欲望。那個七月,我的身影總是在35攝氏度的午后影綽,那些因地面發(fā)熱而扭曲的空氣也阻擋不了我對征服四周每一條坡道的渴望。山水林木綿延身側,宛若畫中游。
自此我就走上了不歸路。從玉環(huán)到樂清的黃坦洞的遙遙旅途中半途的摔車成為了我一次難忘的記憶,所有的傷痛都被沿途的盎然稻田和雁蕩況味所沖淡。兔跳和坐上管下坡帶來的逼格讓人屢試不爽,搖車的快感也讓人難以忘懷。我的車輪滾過了樂清和臺州的各個角落,用車輪丈量大地的這種方式也成為我體悟生活的重要一環(huán)!綠家的紅盔當然也是不可缺少的啦】
18歲,渴望有一天能和Tom一樣爬遍阿爾普蒂埃 布勞克豪斯。用車輪丈量世界,用鏡頭記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