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中國職業(yè)公路賽要大而全,還是小而精?
本年度國內最后一場國內職業(yè)賽事環(huán)福州上周圓滿落幕。環(huán)福州2012年舉辦了第一屆,從今年升級為亞巡賽2.1級賽事,而比賽也從3個賽段擴充為5個賽段。今年是小編第一次參與環(huán)福州的報道,而小編發(fā)現環(huán)福州的賽道設置跟國內其他職業(yè)賽很不同,它更小而精。
小:
環(huán)福州是國內唯一一場不需要轉場的多日賽。所有賽段都在福州周邊進行,從永泰縣的大本營出發(fā),一般在2個小時左右就達到比賽的出發(fā)點(最后兩個賽段的起點就在離酒店600米的地方)。這樣的比賽,運動員和媒體都是非常喜歡的,因為這樣就不用每天換酒店,不用每天收拾行李。而且每一個賽段的起終點與酒店的距離都不是太遠,可以保障運動員的休息和媒體賽后的工作。
精:
環(huán)福州雖然只有5個賽段,但5個賽段都各具特色。
第一賽段(馬尾-鼓嶺)就是一個山頂終點賽段,敢第一個賽段玩終點沖刺的,國內絕無僅有。而最后10公里的爬坡爭奪戰(zhàn)能篩選出GC的有力爭奪者。
第二賽段(長樂)是平路賽段,比賽延海岸線進行,這是一個適合沖刺手的賽段。
經歷了一天上山,一天下海之后,第三賽段(貴安-連江),賽段有兩個KOM的爬坡點,這樣的起伏賽段是為兔子而設的。
第四賽段,永泰到云頂。這是環(huán)福州每年的皇后賽段,最后連續(xù)兩個1級+2級的爬坡,將會決定總冠軍的歸屬。
第五賽段,永泰繞圈賽,這是傳統(tǒng)的榮譽騎行賽段。
這五個賽段,除了最后一個賽段以外,其它都是點到點的賽段。但是它也不是傳統(tǒng)的點到點的賽段,第一、二、四賽段都有繞圈的部分,在確保了比賽多元化和難度的同時,也方便沿途的觀眾觀看。
(賽段設置盡管如此,但是由于這次環(huán)福州車隊整體實力不是太強,所以除了兩個山頂終點按常規(guī)出牌以外,其余賽段的賽果都出現反現象,本該集體沖刺的賽段由兔子拿下,而兔子有機會拿下的賽段卻成為了集體沖刺。)
環(huán)青海湖如果堅守自己,原本有機會成為一項成功而且具有自己特色和對中國自行車運動產生深遠影響的賽事,但可惜的組委會失去了原來的方向
黃土高原和秦嶺,圍繞西安一帶中心的多日賽。3-5日
+1
23比較希望UCI能夠在中國繼續(xù)開比環(huán)京賽
+1
23UCI頂級賽事下一年會回到中國,不過是在廣西
+1
22人多車多,正府支持力不足,像外國一樣搞大型多日比較困難。更何況熱情的觀眾太少了(基本上是看熱鬧的)。搞搞小形多日不行
+1
23搞搞小形多日還行
+1
22先聚聚人氣,慢慢來,要等少部分玩公路的感染一大群玩山馬的才有希望
+1
22不能只是職業(yè)比賽,要讓自行車運動全民化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現在有很多城市的交通政策對自行車很不友好
國外請過來的隊伍咱們不說數量是多是少到底對我們自己的自行車運動和賽事有多少推動作用,但是國內注冊的車隊卻是在人員編制上越來越“國際化”,一個國內注冊的車隊(我就不想說名字了)在比賽上派出的隊員一水的外國血統(tǒng),我就不太明白這里面中國的資本投入到底對我們自己的自行車運動能有多大的促進作用,花著人民幣培養(yǎng)的都是外國車手價值何在?難道我們的投資人資本眼光只能看到商業(yè)價值嗎?值得深思
+1
22做為普通騎行愛好者,沒有錢、沒有經驗積累、缺少騎行學識,缺乏指導,一切靠自己體驗和瞎琢磨!在我看來,沒有自己參與的賽事就不是好賽事,缺乏體驗的幾乎等于缺乏觀賞性。非要提及什么廣大人民對公路賽沒認識,怪我咯?
+1
22支持小而精!!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沒有小基礎,就想大而全?現在中國的自行車賽事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步子邁大了,經常撤著蛋
其實覺得國內先提高水平,培養(yǎng)一下觀眾,不要太急著一來就搞環(huán)法那樣的規(guī)模,人家上百年歷史了。 先搞些一周左右的比賽,環(huán)海南我覺得做得不錯。
廣州美騎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