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進取、進化 迪卡儂全新Van|Rysel EDR公路車評測
深圳寶安區(qū)有個地名叫翻身,這個地名的原意、淵源已無從考證,但現(xiàn)在的人們,寄希望于這個地名,翻身。而迪卡儂,亦或者是Van|Rysel,在我看來,很有可能憑借這一款全新Van|Rysel EDR長距離競技公路車,來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先說一下Van|Rysel EDR這輛車的基本信息,已知至少有黑、紅兩個配色,UT大套售價13999.9元,今年7月10日上市,定位中高端,L碼(56碼)整車重7-8KG,不算特別輕量化,但底子還可以,車型主打長距離、競技,這意味著在幾何方面會與純粹的競技車型有些許不同。這一輛涂裝為亮光黑、啞光黑搭配,紅色涂裝為火箭紅和啞光黑搭配。我個人還比較喜歡這種簡約風格,相比現(xiàn)款RCR要好看很多,也并不是一個無聊的“大黑車”,整車騎行感受還不錯,但是有些裝配細節(jié)還是有待提升。下面來跟我仔仔細細里里外外的瞧一瞧吧。
彎把以及把立均來自迪卡儂,材質均為鋁合金,幾乎沒有涂裝,將黑色調進行到底。
彎把的把橫位置為橢圓管型,兩側稍微后掠,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在抓握把橫的時候非常舒適。下把位則是常規(guī)的小彎把,粗細、Drop值都很合理,彎把整體很硬朗,符合整車的競技取向。
薄款PU打孔把帶雖然在外觀上很低調,但是在摩擦力和舒適度上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可以比肩百元級Fizik的PU把帶,此外,得益于這款把帶的材質,打理起來也很容易。
把立并不是常規(guī)的圓形,近似梯形的截面讓我一度懷疑這只把立有可能是DEDA代工的。L碼整車配備的把立長度為110mm,符合大部分此尺碼用戶的數(shù)據(jù)要求,如果對把立沒有特別的喜好,也可以省去更換的成本。而純黑色的鋁合金把立蓋,可能是我拿到車后第一時間就想換掉的東西。
彎把和把立在關鍵位置均有扭力數(shù)據(jù)與刻度標志,這也是我很喜歡迪卡儂等大廠的原因,不論你有沒有安裝、維修基礎,都可以方便準確的進行對正、調整角度。但在細節(jié)方面,如圖所示,純黑色的把立螺絲在經(jīng)歷幾次安裝之后,部分涂裝已經(jīng)開始磨損脫落。
全車線管均來自Jagwire,線管與車架的接觸位置也有橡膠防擦套進行保護,在細節(jié)上體現(xiàn)了誠意。得益于高品質的線管、車架內部走線的角度以及精心的調試,整車變速、剎車手感都很不錯。
可能是很多原裝整車都存在的“通病”,前端走線比較凌亂,加之法國車“左后右前”的剎車方案,線管的視覺效果并不好。
為了保證最大的可調節(jié)范圍,很多整車出廠時會留很長的線管,這不算什么大問題,在調整好自己的數(shù)據(jù)后,可以自行將線管截短至合適的長度。就我個人而言,不論是不是氣動車,不論是不是整合設計,前端的線管還是越少越好、越整潔越好。
和很多標配10mm墊圈的整車不同,Van|Rysel EDR整車配備了若干個5mm碳纖維墊圈,可以根據(jù)自己的Fitting數(shù)據(jù)對把立高度進行細微的調整。碗組的喇叭底端配有嚴密的橡膠防塵圈,在長期使用中能減少塵土、砂石進入碗組內部的風險。
Van|Rysel EDR車架采用HM高模碳纖維和IM中模碳纖維材料混合制作,材料雖然和迪卡儂現(xiàn)款的Van|Rysel RCR車型(Van|Rysel Ultra車架)基本一致,但在碳纖維排布上進行了優(yōu)化,以獲得更好的動態(tài)性能,實際體驗來說,這只車架的表現(xiàn)基本可以達到隔壁雷家10R車架的水平,考慮到EDR的售價,性價比還是值得肯定的。
Van|Rysel EDR頭管的管型相比現(xiàn)款RCR更加簡潔也更加方正,符合當下公路車的主流設計風格,頭管兩側寬且平直,與上管下管的連接面極大,前端剛性不錯。內走線入線孔在車架下管兩側,整車支持電變內走。
在頭管正中央印有低調的Van|Rysel標志,是這輛大黑車中為數(shù)不多、碩果僅存的身份標識之一。
全碳纖維的前叉誠意十足,造型相比現(xiàn)款RCR有著更大的進化,叉肩更寬,為直裝式夾器安裝孔留足空間。而叉肩在變寬的同時并沒有變得更低,為提升Stack值做出貢獻。叉腳相比RCR更為纖細,整體的管型設計也有些氣動味了。
此外,前叉采用了直上直下的設計,配合叉肩兩側的小倒角,和車頭曲線融為一體。并且在叉肩的后部有打平的設計,雖然并不算是Kamm Tail虛擬尾翼,但看起來也很唬人。
前剎車為Shimano R8010直裝式夾器,整體結構和R9110一致,配合R8000手變以及Jagwire線管,剎車力道以及手感都無可挑剔,這一代夾器最大支持28C外胎,這也意味著這輛Van|Rysel EDR后期可以更換到更為舒適的28C外胎。
上管是近乎菱形的截面,并采用變徑管型,在靠近頭管部位印有白色的Van|Rysel字樣。上管中部以及后部比較平滑,騎行停止的時候,短暫安放一下屁股不會不舒服。
上管末端印有UCI認證標志,這是正兒八經(jīng)印在涂裝里的,編碼可以在UCI官網(wǎng)進行查詢,并不是將UCI貼紙貼上去的,講究。
Van|Rysel老家在法國,對同樣成立于法國的UCI(現(xiàn)在搬至瑞士)還是一往情深,現(xiàn)款的Van|Rysel RCR CF(碳架)和RCR AF(鋁架)都經(jīng)過了UCI認證。
雖然有人覺得UCI是阻礙自行車發(fā)展的“罪魁禍首”,但畢竟是成立了120年的國際老機構,UCI的影響力還是無法忽視的,經(jīng)過UCI認證的車,雖然并不意味著性能一定怎么樣怎么樣,但對消費者還是有很強的說服力。
和整體設計風格相比,下管管型似乎稍顯保守,不論是當下流行的Kamm Tail管型或是傳統(tǒng)的水滴截面,在這輛EDR上都沒有體現(xiàn)。可能氣動設計并不是EDR的主攻方向,但四四方方、有棱有角的下管,還是讓我“夢回2010”。下管的頂部為啞光黑涂裝,有亮光黑Van|Rysel標志,巧妙地利用了光影效果,很巧妙,但很低調。而在下管兩側常規(guī)的Logo區(qū)域則是一片黢黑,這意味著如果你站在車的兩側,很難分辨這是一輛什么車,識別度略低。
方形的下管一直延伸至五通,為整輛車帶來了充滿肌肉與力量的視覺效果。前面吐槽方形下管有些過時,如果不考慮風阻等因素,方形下管確實天生自帶剛性優(yōu)勢,在橫截面、管壁厚度、長度一樣的情況下,方形管相比圓形管能承受更大的力。
但是騎行是個動態(tài)過程,力的方向也不同,加之現(xiàn)如今人們對空氣動力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很多廠商都在積極研發(fā)能同時滿足重量、剛性、氣動以及成本的管型,從傳統(tǒng)圓管、方管、子彈截面、水滴截面到虛擬尾翼等等,我們能看到技術與理念的進步。在這一方面,我感覺Van|Rysel似乎特別鐘情于方形下管。
上一篇:親民大牌 迪卡儂Triban RC120 Disc碟剎公路車評測
下一篇:返回列表
但是直裝式是倆孔,常規(guī)雙軸是單孔,孔位都不一樣,根本沒法改,看著那么別扭逼死強迫癥啊
我說的是剎車左右的設定
+1
22佳能戴爾頂級鋁架、碟剎、105級別整車CAAD13 我很記得數(shù)字是12990元……應該是油碟的吧、、?
+1
22整車就是不爽,換下來鋁材的、不合身的給車店當替補件?又不值錢沒有回收價的吧
+1
22單孔夾器很麻煩就是裝卸輪碰到會偏,我不知道算不算技師擰得不夠緊了,還要經(jīng)常手扳回來。美國的FELT搞相反操作,剎車前單孔后五通雙孔……,現(xiàn)在官網(wǎng)一進去20款都是碟剎了、一萬四還是正正經(jīng)經(jīng)研究碟剎。
+1
22什么高纖維飲料3.99元,單車13999.9元,手機2999元,這類價格打得越來越起勁……
+1
22已買XL碼
+1
23這車還湊合,但我不選,因為我騎山地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