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高海拔訓練的原理你了解么?(二)訓練技巧篇
本文來自現正就讀體育管理專業(yè)的美騎讀者“小舒xin”投稿,共分三篇連載,歡迎大家轉發(fā)評論和點贊。
前一期內容我們講了高海拔訓練原理及訓練方法之(模擬)高原騎行,那么這期我們來聊一下另外兩種種訓練方法——(模擬)高海拔休眠與LHTL(低練高住)
(模擬)高海拔休眠
這是大多數國外頂尖耐力運動員和部分業(yè)余發(fā)燒友所采用的一種提高運動表現的方式,其原理是在訓練過后肌肉組織發(fā)生撕裂,需要大量紅細胞運送氧氣及其他肌肉合成所需的必要元素至撕裂部位進行修復。在高海拔缺氧環(huán)境下空氣中氧含量相比平原減少,因此在恢復時身體主動會產生更多的紅細胞進行肌肉撕裂的修復,并且隨之會使身體釋放出更多有利于刺激紅細胞生成的微量元素,例如上文提到的EPO、HIF-1.
▲贏下林肯大獎賽的ALEX,圖片來源:Cycling pulse
運用此方法成功的典型是來自英國的一位小哥ALEX,他花了一年的時間就從公路車小白成長為一名UCI洲際隊水平的專業(yè)運動員,并憑借一人之力贏下了英國最著名單日賽——林肯大獎賽。在那一年期間他幾乎每天都會進行(模擬)高海拔休眠,當然他是通過使用“(Altitude tent)高海拔帳篷”來模擬高原環(huán)境進行訓練。(接下來我們將會介紹這種訓練方法)
▲在高原帳篷里睡覺
(模擬)高原休眠便是剛才提及的在“高海拔帳篷”睡覺,也可以直接上到高原進行休眠。通過帳篷外連接的設備向帳篷內充氮氣,以降低氧氣在帳篷內的比重,以此來模擬高原環(huán)境的氧含量。但這種方法有一定局限性。
▲圖片來源:HYPOXICO.com
來自瑞士洛桑大學的高海拔研究員和運動生理學教授Grégoire Millet日前在接受相關采訪時提到:“‘高原帳篷’雖然適合那些沒有辦法到高原上進行常駐訓練的人士,但效果有限,一般需要至少三周的時間才能達到真實高原訓練一周的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是高原帳篷無法提供和現實高原一樣的低氣壓環(huán)境。而且得考慮到在高原帳篷里可能會影響睡眠質量。因此,高原帳篷只有在長時間持續(xù)使用的前提下才會有理想的效果!
目前國內高原帳篷的銷售渠道極少,因此只能通過海外代購獲得,一般情況下需要4000美金才能購買到一套這樣的設備。
▲圖片來源:HYPOXICO.com
這種途徑可以讓車手獲得持續(xù)性收益,方便操作,不用耗費大量時間去到高原;但同時需要長時間堅持使用且售價昂貴,一般車友無法接受。所以高原帳篷比較適合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并且有競賽成績需求的平原地區(qū)自行車發(fā)燒友使用。
具體操作:白天訓練完后,晚上進入高原帳篷睡覺。在這之前,設置帳篷內氧氣含量。平原地區(qū)騎友一開始建議設置為19%,接著每2到3天往下調1%,一般至14%就差不多了,再往下調就會產生副作用。堅持三周以上你就會獲得理想的收益。
上一篇:真實案例:騎行理賠全過程詳解
云南艾維車友, 熱愛自行車事業(yè) 9月將赴英國留學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