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怎么做BIKE Fitting?聽聽王開元怎么說
上一篇《什么是BIKE Fitting?單車調整尺寸的簡單解釋》我稍微解釋了下市面上動態(tài)捕捉的fitting是怎么做的,編輯覺得內容淺了些。其實我聊的那些是希望給一些新人在fitting前一些指引,讓車手熟悉一些fitting核心元素,從而更好的選擇fitting的服務商。我并不是想一五一十的教學如何fitting,國內目前好的fitter不少,車友還是有很多選擇的。但既然連編輯也想看到更多內容,那我就干脆直接搬出上篇中我最推薦的fitter王開元來展開說些fitting的誤區(qū)。如果你讀之后還有興趣,以后我會繼續(xù)展開些有趣的案例。
王開元:
感謝鄒成對我在Bike Fitting方面的認可,雖然聽起來是王婆賣瓜,但是對此褒揚我不能同意更多——我在零售第一線為顧客做Bike Fitting已經有6年多,并且自己一直就是公路競賽和鐵三比賽的活躍份子,不斷實踐讓我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第一手經驗。不過話又說回來,8年前鄒成開店伊始便花幾萬塊從荷蘭BikeFitting.com(現(xiàn)已被Shimano收購)空運買回來一整套fitting設備,別說上海,放眼全國也沒有第二家,重數(shù)據重技術的風格也由此奠定。
好了,廣告時間結束,繼續(xù)分享點干貨。
既然鄒成從技術層面給大家科普了下Bikefitting的黑科技,那我就來聊(tu)聊(cao)Bike Fitting的誤區(qū),歡迎對號入座。
鏈輪單車店主鄒成幫客人進行bike fitting
只認設備,不認人。這其實是一位同行對我倒的苦水,說顧客只看店里bike fitting的設備是否高級,對于誰來做并無所謂,因此不得不花重金投資設備。雖然Retul 3D及Shimano動態(tài)捕捉設備的確牛逼的不要不要的,高大上用戶界面,紛繁的數(shù)據,殺(fit)人于無形的過程,讓車友不由得產生一種“這才是權威”的錯覺。須知再好的設備也是工具,必須要使用的人夠水平,才能發(fā)揮最大的功效。這個人就是fitter,也就是幫你做fitting那位。3D動態(tài)捕捉的bike fitting并非全自動,其中最關鍵的步驟便是貼感應點,這首先要求fitter了解fitting設備規(guī)定的感應點的粘帖位置,并且了解一點解剖學知識,可以從車友身上實際找到這個點。聽上去挺簡單的,真的操作起來并不容易,尤其是遇到體脂量比較高的車友,有些關節(jié)點根本就很難摸到好不好!一旦感應點貼錯,或者貼的不準確,那最后的結果肯定是會大打折扣的。
片面地只看數(shù)據。這是我觀察下來,目前國內很多fitter的問題,或者說是一個fitter成長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好的fitter可以根據事實及時發(fā)現(xiàn)這個誤區(qū),而一般的fitter恐怕會長久滯留在這個階段。無論是動態(tài)fitting還是靜態(tài)fitting,對于關節(jié)角度等都會有個參考的范圍值,一般認為只要調整到這個范圍里,fitting就算ok了!癙roper bike fit is a marriage between the human body, which is somewhat adaptable, and a machine that is somewhat adjustable.”每次寫到bike fitting我都不由自主地引用這句話,一個合格fitter應當對此深有感悟。透過現(xiàn)象看清本質是一個好的fitter應當具備的能力,數(shù)據是一個參考點,它能夠量化身體姿勢上的變化,但是這個變化究竟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它是無法告訴你的。這時只有通過跟車手交流,問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你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本質。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膝蓋角度在合理范圍內,座墊高度未必就正確了,還須看腳踝的活動角度是否在合理范圍內,髖骨橫向是否穩(wěn)定等;軀干角度和手臂角度在范圍內了,車手也未必騎得舒服,還須觀察車手的骨盆前傾角度和是否有因為座墊壓迫敏感部位引起的不自覺的立髖動作等。跟婚姻一樣,bike fitting的奧義是人與車的和諧,做到人車合一,只看數(shù)據是遠遠不夠的。
不自覺地為bike fitting的實施制造障礙。這個恐怕是最常見的誤區(qū)了。經常有車友說鎖鞋沒有,我穿跑鞋你先幫我大概fit一下。這種要求我一般都是婉拒的。做一個正確的bike fitting的前提條件就是人與車的三個接觸點(手-車把、屁股-座墊、鎖鞋-腳踏)是固定的,缺一不可。Bike fitting這種以mm為調整單位的事,沒有“大概”之說。還有就是bike fitting時,車手的著裝,以緊身的夏季短騎行服/褲為最佳——穿老頭衫的,穿冬天騎行長褲的,真的讓fitter很為難,因為根本沒法貼感應點啊,就算靜止時貼準了,一騎行起來,感應點早就因為松垮垮的衣服跑得每邊了,毫無準確性可言。所以想要好好做個fitting,哪怕是冬天,也請帶好鎖鞋,帶好一套緊身的夏季騎行服/褲,fitter的工作是否可以到位,需要車手的配合。
Bike Fitting的效果未必立竿見影。作為fitter,應該清楚明白一個事實,即便一個fitting過程長達兩三個小時,車手在騎行臺上的騎行每次也只有幾十秒到最多一兩分鐘,相比他在戶外騎行,少則1個小時,多則五六個小時,fitting中能暴露出來的問題其實非常有限,并且有些現(xiàn)象未必是真實的。就像座墊壓迫的問題,一個不合適的座墊,只騎幾分鐘,并不會有明顯不適,但是在長時間連續(xù)的騎行中就會產生一系列連鎖不適——先是屁股,然后是腰,接著蔓延到脖子肩膀和手臂。而車手之前的錯誤習慣,也未必能在一次fitting中得到立即的糾正,比如一個車手常年座墊過高,導致騎行時踮腳尖,做bike fitting時把座墊降低到合理的高度,表現(xiàn)出來的卻可能是他膝蓋角度變小了,伸直是過小,看上去是座墊太矮了,但實際上他仍在踮腳尖騎車,這樣的習慣在座墊調整到正確高度后,仍然可能需要一到兩周才能被改變。
有前輩說,bike fitting是門技術,更是門藝術——需要學習和實踐,更要時時感悟和反省。與各位fitter共勉。
責任編輯:JAY
上一篇:這些都做不到 還怎么好好夜騎
下一篇:返回列表
對自行車熱情始于他的大學生涯。創(chuàng)立了自行車銷售公司—鏈輪單車,捐資創(chuàng)辦了NGO組織上海自行車運動聯(lián)盟發(fā)展中心,旨在推廣自行車運動。首創(chuàng)了與旅游相結合的“格蘭楓度”以及和城市相結合的“魁地侖”自行車賽事。在CCTV、樂視體育、北京體育等媒體解說各大國際自行車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