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車友投稿:佳明新旗艦碼表1050,向騎行新手村拋出的“橄欖枝”
騎行是時下最流行的運動之一,網(wǎng)紅流量們都已經(jīng)紛紛下場了,為Pina、梅花們的業(yè)績增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他們車頭大都有個與豪華帥氣的公路車格格不入的玩意兒——手機。
大多數(shù)剛接觸自行車運動的人也大都很疑惑:為什么不用手機當碼表?屏幕艷麗劃動流暢,傳統(tǒng)碼表的屏幕又小又色彩寡淡的。
但手機真的不適合自行車運動。搭載不穩(wěn)定影響騎行安全,過熱和續(xù)航也是大問題,還有容易損壞手機等等問題。
那如果把碼表做的和手機一樣流暢和好看呢,這就是佳明全新旗艦碼表Edge 1050的升級方向。
和手機一樣艷麗流暢的屏幕,還配備了揚聲器,而不是蜂鳴器,可以直接從碼表中聽到語音播報,還有“團騎搭子”等好玩的新功能,以及大量偏向新手的系統(tǒng)優(yōu)化。
這背后的邏輯代表著佳明新的產(chǎn)品思路——普及自行車運動,爭取增量人群,向騎行新手、騎游黨們示好,但也沒丟掉傳統(tǒng)碼表的專業(yè)性。
升級的不止是屏幕
屏幕當然是最大的改變,3.5寸LCD屏顯示細膩,267的PPI已經(jīng)很接近喬老爺子定義的視網(wǎng)膜屏,如果用上些花哨的第三方屏幕插件,真的很好看,尤其是晚上。
屏幕材質(zhì)也得到了升級,不再有傳統(tǒng)碼表屏幕的塑料感,觸摸起來手感更接近手機玻璃,滑動流暢不卡頓,沾水也不影響,并且在7月的北京正午騎也不會有明顯的發(fā)熱。
▲必須要說實物遠比圖片或者視頻驚艷
為了應對騎行常見的烈日,1050的最大亮度高達1000尼特,和1040及手機對比明顯,除了裝在把橫上會在正中午因為屏幕材質(zhì)有明顯的太陽反光看不清外(同時段1040也反光好點但有限,裝前伸碼表位沒這個問題),1050這塊屏幕的表現(xiàn)是超出我預期的,陽光下的表現(xiàn)是遠勝于“小屏幕舊手機”。
▲小屏手機、1050、傳統(tǒng)半反透屏碼表、最新旗艦手機最大亮度對比
隨之升級的還有整個UI系統(tǒng),把新手最看重的導航放到了主界面中,此外還有設置碼表時可以像調(diào)手機一樣直接看到圖形界面等細節(jié)優(yōu)化,讓新手在設置碼表時不用看著專業(yè)騎行術語抓瞎。如果還是不會用也沒關系,1050在系統(tǒng)中加了“使用教程”,用動畫手把手教你如何用碼表,可謂是把飯喂到了嘴邊。
不過升級屏幕也不是沒有負面影響,為了應對高清屏的耗電,1050的重量達到了161克,雖然只比1040重了30克,但墜手感明顯。同時增加的重量還不得不把碼表座前移,讓重心后移,導致許多碼表架裝不上1050。其實1050完全應該把隨機附贈的圓把碼表架改為一體把的延長碼表架,1050用戶絕大部分用戶都是一體把了吧。
除了重量,反向升級的還有續(xù)航,連接多傳感器的重度使用時間從1040的45小時縮減到了20小時。講道理的說,20小時是足夠使用了,像我也算騎的多的了,周中騎行四次,每次2小時,周末即便干個大活,剩余的 12 小時也用不完。實在不夠的,佳明有碼表移動電源,可以通過碼表座下的金屬觸點供電,續(xù)航最高可增加24小時。
但是,對佳明這樣的領導品牌來說,標準應該高一些,如果是不增重20小時續(xù)航還可以打個80分,現(xiàn)在只能算勉強及格。
讓“去哪騎”不再復雜
對于新手們來說,“去哪騎”比“怎么騎”重要多了,那些用手機當碼表的很多就是因為可以聽手機導航,現(xiàn)在自行車碼表也可以了。以往自行車碼表的導航路線需要在電腦上通過Strava或者KOMOOT這樣的第三方平臺手繪,或者是導入他人的GPX文件,還是太復雜了,而且也沒有語音播報。
1050開始就變得非常簡單了,拿出手機,用蘋果地圖搜索目的地,點擊分享到Connect,手機自動開啟打開Connect軟件,選擇要用的碼表,然后你的碼表上就會出現(xiàn)剛才搜索的目的地,點擊騎行就可以開始愉快地騎車啦。
以上功能在 40 系等在售碼表上倒是都能做到,但他們做不到1050獨有的語音播報,可以從碼表上直接告訴你下個路口該拐了,前面有急彎注意安全等等,和手機外放一模一樣,除了沒有郭德綱語音包沒啥缺點。
這個揚聲器似乎還可以直接放歌,有看到1050播周杰倫的視頻,但怎么實現(xiàn)的我還沒研究出來,大家群策群力,離邊開著導航邊聽《公主》不遠了。
更好玩的是1050充分利用了大喇叭揚聲器,讓碼表可以發(fā)出“叮叮!钡拟徛,電變用戶可以直接在手變上設置按鍵打鈴,在城里穿梭時效果顯著。說來奇怪,那些占道遛彎或者騎車蝸行的在聽到讓一讓的呼喊能置若罔聞,卻在“叮叮叮”聲中有著本能的避讓,也是一種巴甫洛夫了。
另一個好玩的是可以在1050上報告路況,在有障礙、坑洞、野狗、路滑等位置彈窗提前預警,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發(fā)現(xiàn)的上傳報告,共享給車友,互助互利。
和“騎行搭子”一起騎
解決了“去哪騎”,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么騎”了。
新手騎車都喜歡找“搭子”,約著一起騎車,有時可能就一個認路的,那剩下的咋辦呢,緊趕慢趕的跟唄。
現(xiàn)在不用了,1050有個好玩的功能叫“Group Ride”,一個人找好路線,點擊“Group Ride”上的加號,按提示下一步十秒鐘就建好一個“騎行群”。然后將“Group Ride”的鏈接發(fā)微信群里大家提前設置,或在出發(fā)大家湊一起輸入六位數(shù)神秘代碼進群(須賬號都是國際區(qū)或都是中國區(qū))。
然后一起騎行的搭子們就能在碼表的地圖上看到相互的位置和狀態(tài)了(需要手機信號支持),方塊代表暫停,圓圈代表騎行,在“Group Ride”詳情頁里還能看到位置距離和速度,雖然因為需要服務器處理有個十幾秒的延遲,但也是很好玩,拉爆局也能看到對方是跑遠了還是要追上來了。
光騎也不是那么好玩,一邊騎一邊水群才有意思啊,在“騎行群”里可以用提前設置好的語句群聊,無論是嘴炮還是求援都能方便的傳遞信息,避免掏手機影響騎行安全,同時結合佳明很早就有的“事故檢測”功能,若發(fā)生摔車會第一時間自動通知隊友。
前幾個功能在40系的新系統(tǒng)里都可以實現(xiàn),但1050有個獨占的成績排名和榮耀榜,如果騎行中有爬坡段,第一個完成的可以領到獎章。不擅長爬坡的也沒關系,騎完都有徽章,佳明會根據(jù)不同的騎行詳情發(fā)放徽章,朋友圈素材+1。想想有多少買AW的就為了那些合環(huán)徽章,還有Keep的各種獎牌,運動可以休閑,但情緒價值必須給到。
一站式進階生態(tài)圈
“怎么騎”之后那就是“怎么騎好”了。
佳明也沒放棄傳統(tǒng)的專業(yè)技能,我曾在1040評測中評價,佳明作為實力最強勁的專業(yè)運動廠商,產(chǎn)品思路是將許多專業(yè)運動員的訓練方法和技能簡化后賦能給普通愛好者,幫助他們變得進階。
如細致規(guī)劃路線有助于爬坡的“Climb Pro”;根據(jù)路線特點和個人能力、合理的設置功率目標、精準的分配體能的“功率指導”;可以和游戲里的“血條”一樣知道自己剩余體力的“實時體力值”;還有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能力類型的“騎行能力”;等。
盡管這些功能對于新入門的騎行者來說稍顯專業(yè),但這些功能在1050上也并沒有被放棄,誰都有想進步的一天,那時候,這些功能就派上用場了。
對于想爬坡提升自己的可以利用Climb Pro摸索自己在爬坡時的節(jié)奏和體能分配,1050還修正了國內(nèi)地圖海拔誤差問題,無需開啟導航,碼表在檢測到周邊有爬坡時會自動開啟Climb Pro功能,隨時沖一把。
▲面對這樣的大霧,真得靠GroupRide才能知道隊友在哪
1050還內(nèi)置了全國熱門騎行路線,經(jīng)典的妙峰山、戒臺寺、四明山、苗江路甚至連川藏線都有,從“路線詳情”到“騎行能力要求”都有,可以跟著碼表去探索檢驗自己。
“實時體力值”功能在算法中也增加了海拔和高溫影響,新算法下實時體力值已經(jīng)基本可用,不會像剛發(fā)布時只能參考有氧騎行,無氧完全不可用了,對于新手們用實時體力值還有功率指導功能優(yōu)化體能分配更好的騎行。
對于有進一步追求想脫離新手村的騎行者,1050的訓練計劃足夠作為教練帶出新手村了,“每日訓練”建議、“訓練課程”和最近悄咪咪改名的“Garmin教練計劃”里的眾多訓練計劃都可以直接同步到碼表驅(qū)動騎行臺訓練,完全不用給騎行軟件充值,聽說Zwift還漲價了?
除了這些,1050還有些“WiFi下載地圖”,類似AirDrop的碼表互傳路線、訓練計劃的“Garmin互傳”,坡度響應更迅速等方便用戶的小更新。
哦,差點忘了,還增加了支付功能,可以在手機沒電時用1050刷支付寶/微信或者是雙擊開機鍵打開NFC功能刷公交卡上地鐵,總之就是讓更多功能集中在碼表上就能完成。
小結
在我們這些“人少事多”的老鳥看來,1050的更新用一句“乏善可陳”并不過分,1050更像是1040 Plus或者是另一個賽道的產(chǎn)品,沒有新增的亮眼專業(yè)功能,都是在以往功能上的小更新,而40系大多都能得到更新,缺乏更新的動力。
但對于那些新入圈的騎行者來說,1050就是一塊從手機過渡門檻最低使用最便利,速度采集、軌跡紀錄等碼表基礎功能做到了極致,延展功能涵蓋從基礎帶騎需求到騎著好玩再到出村成長,是一款能夠滿足各種需求的一站式產(chǎn)品,還有佳明多年來打造的硬件生態(tài)圈和Connect IQ軟件生態(tài)圈,以及和第三方平臺合作的高階運動生態(tài)圈,無疑是最好的領路人。
就像1040完成了從專業(yè)到業(yè)余進階的技術下放,而840和540將技術普惠,1050作為新一代旗艦機又向更入門的用戶遞出了橄欖枝,引導整個行業(yè)一起向新人用戶示好,爭取增量人群一起將騎行產(chǎn)業(yè)做大。
說到底,好大哥們的梅花Pina終歸需要一塊好用的低門檻專業(yè)碼表。
責任編輯: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