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車友評測:小太陽接班人,捷安特TCR CCC隊版公路車詳細評測
捷安特在2019年將原有的小太陽車型拋棄,改用小CCC車隊版代替。業(yè)界一代神車從此不再,細想一下這也是歷史的必然。但小CCC車型是否能取代神車的地位,相信許多車友心里都沒底。
加上新車的測評真不多,是時候做一次測評了!
通過5個多月的實際使用,才將體驗小心地一一托出,車壇高手如云,不對與未盡之處,各位海涵。
▲精致的后上叉LOGO
一、前言
買車前,大量車友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車輛到底與身體的匹配度如何,我也是經過各種曲折折騰到此(此處省略一萬字),總結如下:FITTING是正解,請一定拋棄云FITTING,照片F(xiàn)ITTING,人眼FITTING,腦補FITTING。到正規(guī)車店做測量。
車輛配件尺寸的對應,永遠大于套件和技術帶來的優(yōu)勢!如果資金有限,寧可將預算縮減。
▲車店中的設備
▲車店中的RETUL設備
本人174CM,測試結果需要54碼的車輛搭配100MM把立及400MM寬車把,市面上這樣尺寸的整車還真不多,關鍵還糾正了許多身體上和習慣上的錯誤。
各種腳內旋外旋;腰部腿部柔韌性問題;哪些核心肌肉力量薄弱;一眼便知。真是不飛不知道,一飛嚇一跳。
一定要說優(yōu)缺點的話,F(xiàn)ITTING的缺點除了價格以外,真心都是優(yōu)點。而且現(xiàn)在價格也比以前親民多了。
相信許多車友自以為自己的車車輛設定合適,騎乘感舒適,但當你做了FITTING之后,才會發(fā)現(xiàn),那只是你自以為的舒適,原來配件尺寸一點點變動后,剛開始可能不習慣,但慢慢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才是真正的舒適,適合。
你會發(fā)現(xiàn)疲勞來的更晚,時間更加持久,效率有所提升。對,你沒看錯,不用吃藥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訓練目標明確,事半功倍。
二、測評
直奔主題,既然是詳細測評,就需要填補一些其他文章的空白,于是盡量細致。本測評分為9個部分,分別從:車架、輪組、套件、操控、自帶功率測評、實際使用測試、性價比、綜合評價、不足、進行測評。
已經公布的配置不做過多說明,請參見下圖,主要對其他細節(jié)以及不多有公開的部分進行測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該車型到底能不能替代它前輩的位置。
▲以上為官方公布的配置清單
配置中規(guī)中矩,次頂級車架搭配UT大套,SLR1輪組,除了套件外都是捷安特自家產品。
1、車架
▲捷安特自家次頂級車架
本臺車已使用5個月有余,為什么選這款車呢,直接了當,因為窮。本車車架剛性十足,21款改款后剖面又有部分優(yōu)化,不過對于均速過不了40的人(主要是指自己)來說,區(qū)別不大。
21款新款車架進線位置調整,上管涂裝LOGO也變小了,輪組涂裝更加內斂,把立墊圈造型調整啦。
不論涂裝的話,個人覺得老款進線還是美觀些呢,前后桶軸設計,OD2頭管無變化,相比較我原有的DEFY車架,剛性提升實在太明顯。
車架綜合比較,與原有小太陽可以說是一致,甚至有一些細微提升的。
2、輪組
▲捷安特自家次頂級輪組SLR1
▲搭配自家真空胎
公路車輪組作為除車架外最重要的配件,該車直接搭配了碳輪,42mm的框高,相比較我之前使用的底框鋁制輪組,巡航以及提速那真是快很多,當然,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風大對時候會有一些影響,不過個人拙見,40mm左右框高的輪組以后將成為公路車主流。
21款已經改為無鉤框,優(yōu)點肯定是很好的性能,缺點就是對于兼容性來說不是很友好。
外胎的話一樣是捷安特自家真空胎,前85后90的胎壓下,對于公路中高速過緩沖帶毫無影響,該胎紋中央光滑,兩側有胎紋,極限壓彎時目前未出現(xiàn)打滑等現(xiàn)象。
輻條為破風扁輻條,捷安特自家花鼓,直拉編法,花鼓為DTSWISS的棘輪結構。
輪組輻條張力使用PRAKTOOL的張力計測量后出廠誤差均在0.5以內,偏擺均在0.3MM以內,未發(fā)現(xiàn)正圓度不足。
3、套件
▲SHIMANO UT含剎車全套大套
其實作為廣大車友來說,這里才是最不值得測評的,SHIMANO套件的使用感受,沒試過也應當看過大量文章。不過捷安特大廠在這些地方還是很厚道對,總體沒有混搭現(xiàn)象,但鏈條使用了KMC的11速鏤空鏈條,建議后期跟換為UT或者DA的鏈條,靜音效果更佳。
另外,原車使用的是Jagwire的線管,建議還是更換為SP41的線管,變速體驗會有所提升。需要額外說明的是,原車搭配的是前160后140的魚鰭散熱碟片。
▲魚鰭散熱碟片,前后桶軸設計
實際使用中,前后碟片不一致導致剎車手感略有細微區(qū)別,捷安特應該也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如果你是小白或者剛進階車手,就不建議更換了,同時也保證了后輪不易抱死,油壓剎車配合桶軸,高速下坡時,剎車點可以更晚,感覺也更清晰,極限壓彎從未蹭碟,可以說下坡時讓人信心倍增。
20款桶軸還是沿用原有設計,但21款已經融入了快拆設計,不過只有一個快拆,其中一個還是沒有,希望捷安特后期能改進這個設計。
4、操控
▲捷安特自家產品的操控部件
▲CONTACT SL 次頂級坐墊
說起捷安特自家的操控3件套,我覺得鋁合金細節(jié)的品控已經非常不錯了,原車搭配的是420mm把橫,更換400m把橫時,考察了多個品牌,價格高了不說,重量還比捷安特原廠重,果斷選擇原廠貨。把帶選用了富律業(yè)的水滴把帶,舒適度不錯。
坐桿的話,水滴碳纖維,沒什么好說,一如既往的硬。
坐墊需要單獨說一說,CONTACT SL 次頂級,坐墊后部已經是碳纖維底板,除了前端比較硬的話,支撐舒適相當不錯了(分析也和做了FITTING有關)。新款已經改款了,期待其他大神的測評。
5、捷安特2代功率計
自從捷安特將自家產品中搭配功率計后,在業(yè)界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樣做的廠家捷安特是第一個。代工廠家眾說紛紜,測評體驗聊聊無幾,這個產品到底怎樣,我也是盡全力進行了詳細測評。
車輛搭載的是捷安特自家第二代功率計,相比一代好多了,雙邊測量,磁吸式充電。自帶踏頻功能,這點好評。
ANT+傳輸,連接520碼表,目前未出現(xiàn)漂移和斷點現(xiàn)象,官方宣稱±2%的準確率。
▲GIATN功率曲線
▲邁金3功率曲線
(1)準確度
因為窮,只有用手頭的邁金3騎行臺進行對比。通過5個月的測試,80次騎行與多次室內功率數(shù)據(jù)對比,同樣心率的情況下,功率只有很小漂移。
但不用說,高端功率計準確度肯定會好。至于誤差多少,等待大神出測評了。經過我的使用,就算有那么百分之一二的誤差,其實對于初級和進階車友來說是沒有影響的。
(2)用戶體驗及穩(wěn)定性
▲ANT鏈接穩(wěn)定
這點我覺得還是能給好評的,ANT 與藍牙鏈接,手機就能校準,充電方便,官方宣稱150小時使用壽命,首次充滿后,5個多月才充第二次。連接也穩(wěn)定。采樣間距1秒。穩(wěn)定性不輸其他大牌。
(3)性價比
雖然一分價錢一分貨,該產品算是性價比很高了,買整車送功率,正中了需要功率計而預算不多的人下懷,同樣,一旦配置了功率計,就將一些小白拒之門外,因為功率訓練相對于心率還是復雜一些的。
但是,通過5個多月的實際使用,我認為如果你的目標是比賽中前10名,或者只是第一集團的話,這個訓練器材已經綽綽有余了。如果你已經是第一集團的大神級別的人物,請移到SRM的懷抱。
6、綜合使用測試
說千道萬都是零,綜合性能行不行?我也是懷著忐忑的心情小心的做出對比。
以下會分別通過幾條經典路線(昆明本地)對應不同路況做出說明。
(1)經典上坡路線-小河路段。
▲平均坡度6%的路線已經算是典型了
▲海拔高程圖
坡度雖然沒有長蟲山那么大,但作為高原來說,已經很有代表性了。路面柏油攤鋪平整,上山后車輛很少。前幾年修復后路面情況非常好。從山腳到山頂大概18KM左右,之后是長下坡到達小河鎮(zhèn)。
上坡時,搭配11-30T的飛輪,坡度小于4%時座位騎乘,大于4%時大力搖車?梢愿杏X到車輛的穩(wěn)定性及剛性十足,搖車時無蹭碟,五通發(fā)力直接,沒有一點拖沓。
下山時高速壓彎時速在33km/h時過發(fā)卡彎,因為車架及軸距的關系,雖然沒有DEFY那么靈活,但穩(wěn)定性明顯增加,總體時速可以大大放寬。
真空胎胎壓根據(jù)體重,保持在85-90PSI左右。普通坑洼及減速帶已經有有很好的過濾。
(2)平路路段-環(huán)湖仙湖
▲撫仙湖邊休息
▲撫仙湖環(huán)湖東路
▲撫仙湖部分海拔圖
作為高原湖泊,哪里有不去的道理。加上這臺車定位就是綜合車型,更有必要去體驗一番。
總體來講,環(huán)湖西路和東路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東路連綿起伏,坑洼較多,西路路況平整,幾乎沒有坑洼。對于較大的坑洼,車輛處理起來還是有些吃力的,不如DEFY來的那么柔和,畢竟人家是長途車型。
不過一旦到了平面路段,CCC就像是一只獵豹一躍而出,提速直接,在二區(qū)能夠保證在33左右的巡航速度,2個小時以上才會略微感覺不適。
這就是FITTING的好處了,原來同樣的條件,1小時多一點就有身體不適的感覺。
當然,破風碳輪圈,側風較大時車輛會有輕微擺動,但框高沒有超過45MM。完全在控制范圍內,同時也保證了高速巡航的持久性,這也是40MM框高的輪組目前成為主流的原因。
(3)較差路況-金殿金渾公路
▲金渾公路
既然是全面測評,怎么少的了路況的極限測試呢。本地這條路線,對公路車來說及其不友好,多次對路面進行修補,任然坑洼較多,而且有裂縫。
CCC表現(xiàn)就比較吃力了,畢竟是山地車的路線嘛。下坡時需要時時控制速度,同時也是對剎車的考驗,好在有鯊魚鰭碟片的加持,熱衰減幾乎感覺不到,UT套件也算SHIMANO家次頂級產品了,表現(xiàn)真心滿意。
▲金渾公路旁的金殿水庫
不過這樣的路況,原車25C的外胎不夠友好,需要注意路上的裂縫,要是換成28C的一定舒適度上一定有改善。
7、性價比
為何將大家最關心的部分放到最后,是因為性價比需要綜合考慮以上所有因素后得出的。
作為捷安特新款的CCC車型,在輪組、功率、套件部分,均在原來的小太陽車型上做了升級,性能上肯定是要強很多呢,售價自然比原來的高。不過售價一定是需要和市場掛鉤。
自從今年5月份SHIAMNO宣布統(tǒng)一調價后,相信各大廠商一定會有所動作。
小太陽、洗發(fā)水當年為何經典,主要是在和當時的市場比較起來,它的配置及售價足夠良心,而且常年保持不變。
注意,這是說和當時的市場比較,所以請各位也需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此問題,如果仍然用原有市場的眼光來看,CCC的優(yōu)勢是沒有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優(yōu)勢,我相信會慢慢有所提現(xiàn)。
8、綜合評價
該車從總體綜合性能評價上:
剛度:該車剛度沒的說,大環(huán)賽產品。優(yōu)點是硬,缺點也是硬。
舒適度:這個和DEFY與山地有明顯區(qū)別,畢竟類型不同,車輛設置正確,永遠是舒適度的最大保障。
性能:拋開UT套件不談,捷安特自家的輪組與部件,完全有能力和大牌抗衡,如果你FTP不能超過300的話,我相信是騎不出區(qū)別的。
操控:在知道自己的配件尺寸后,可以考慮后期更換碳纖維一體把,較少重量的同時,提升舒適度。
總結如下:
剛度:★★★★☆
舒適度:★★★☆☆
性能:★★★★☆
操控性:★★★★☆
另外一點,重量,一定也是各位關注的重點,該車M號車架,不含腳踏7.7KG。桶軸碟剎公路,在這個重量上已經算是中上水平了。又貴又重的車輛還在隔壁放著呢,你們知道我指的是誰。
9、不足
▲沒有全內走線 從車架左側進線
缺點實際都很明顯:
1、沒有全內走線,好吧,隔壁全內走線品牌,土豪自便。
2、自帶功率不適合部分車友。
3、桶軸無快拆,這點希望能改善。
4、部分細小配件有混搭:如變速線管、鏈條。
以上所有缺點都沒有的車有沒有?當然有了,只要你不看它的售價,其實還是蠻美好的。
▲個性貼紙插入
總體來講,該車特別適合進階車友,或者對于車輛有要求的新車友。畢竟,人才是本體。
作為新手及有部分經驗的車友來說,在訓練時,能二區(qū)保持2-3小時以上退藕率低于5%才是主要、甚至是常年的目標(同意本觀點的童鞋可以留言扣1,看不懂的扣2我解釋)。
以此來看,該車已經能滿足很大部分車友的需求了。
本文的目標,實際上只是希望將此產品的各項性能,實實際際的展現(xiàn)在各位面前,沒有任何引導性。如果您看完知道該車原來還有這些細節(jié),以及各個配件、售價、性能原來是這樣的,也就可以了。
▲結尾的余暉
時代在改變,而任何變化都是有兩面性的,CCC是否能代替小太陽、洗發(fā)水?疫情沖擊過后,公路車還是否能成為大眾運動?大家心理一定都有自己的答案,其他的,就交給時間去解答吧。
后話,近年來本人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工作生活也越來越忙碌,同時發(fā)現(xiàn)對面醫(yī)院的藥效也是越來越弱了,咳咳,估計之后不能為大家再奉獻文章了。在此也算是最后一次棄理從文了。
也許,像我這樣的老年人,慢慢退出圈子默默騎行就是唯一的宿命吧。
責任編輯:Fun倪
價格漲了,多了功率計,也算合理。網(wǎng)傳21款會有同配置圈剎不帶功率計的非隊版涂裝tcr adv 1,價格比之小太陽還便宜些。如果是真的就爽歪歪了。
21款都上了,不用網(wǎng)傳了,tcr adv 1一直也比小太陽便宜
+1
22作為21款adv1騎行了兩個月的車主我想說有錢還是上ccc吧換了40的碳刀整車重量八公斤整而且搖車還是有蹭碟的問題還有在涂裝上很ccc的區(qū)別還是很明顯的
兄弟外行啦,計算精確的坐高,膝關節(jié)角度以及把立橫把后,會有一個腰部角度范圍值,主要是根據(jù)腰部的柔韌性來調節(jié)墊圈高低,TT車要求最高,其次是大組車,再來是爬坡車以及山地。也就是說把立高低是一個范圍值,而不是固定值。這個設定是在區(qū)間內的,只能說明自己腰不好
墊圈多那是因為tcr的str值小嘛,終究是競技傾向的,想要墊圈少,可以選擇偏耐力向的車型。確定車架后,最重要的是確定坐墊位置,再然后腰部角度是有一個建議范圍的,而有個人在這個范圍內的最適區(qū)間又不同。另外職業(yè)車手不太用考慮路上的人和車,普通人還是要講安全的,腰部角度不要太小的好,不然腰下去了,老要看路脖子又受不了。
為何短軸距的tcr會比長軸距的DEFY下坡穩(wěn)?
+1
22第八點綜合評價揶揄又貴又重的就是Trek的新款emonda,我就幫你明說了吧。 想比Giant更便宜更輕,瑞豹的知更鳥頂級款應該是之一,7kg還是上鋁輪。 有資格白嫖的人就別說窮了,
最新款一體把,SL級別車架,CP半人馬套件,CP鋁輪,UCI&CP車標,willer式樣字體,我也想看美騎編輯怎么吹
哈哈哈哈看著看著發(fā)現(xiàn)是昆明的同城騎游,我現(xiàn)在的車子是2016款的DEFY ADV 雖然現(xiàn)在懶了很多 但是偶爾參加個競速或者刷小河自己成績的時候發(fā)現(xiàn)DEFY是真的軟,一直想換車子,目標還是捷安特不過不想要DEFY了 換成TCR應該剛性會好很多~想問問你的FITTING是在艾維做的么~還有就是昆明買捷安特在哪里比較好嘞~~
+1
22看來,大家還是對fitting十分有興趣的,有必要在這里科普一下,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測試后的配件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你的年齡,柔韌性,核心力量,騎行風格等有所變化,對于大多數(shù)車友來說,第一次fitting 的最大意義在于它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基準數(shù)據(jù),為你今后的設定劃上了標準線。fittinger也會在事后對你的情況進行回訪。千萬不要理解為完美結果。
據(jù)說帶功率計的整車就不帶速度踏頻傳感器,是不是這樣?
+1
22桶軸無快拆?胖導鬧過這個笑話,評論區(qū)被群嘲。一根kmc的sl鏈條能買兩條DA,幾乎可以做到和齒盤飛輪同壽命
+1
23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