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速降真的需要29er嗎?淺談速降輪徑
2014年,26寸輪徑被27.5寸輪徑所取代,2017年29er速降正式登上山地世界杯賽場,到了2019年幾乎所有的品牌都推出或者測試著自家的29er速降(總而言之pro們都擁有了29er速降的選擇)。不過pro們似乎并不滿足,在uci放寬混合輪徑的限制之后,又玩出了Mullet Bike的新玩法(279,前29er后27.5,嗯,我感覺要被世界拋棄了),賽場上效果還不錯。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未來是29er的天下,或者是27.5堅守,又或者279攪局成功。
有啥不一樣
我們先把Mullet Bike這一玩法放在一邊,我們先來看看27.5和29er兩者相比各有什么優(yōu)勢和劣勢。
1、加速性能(起步和巡航)
27.5輪徑相較于29er加速反應(yīng)會更加迅速,由于27.5輪組外胎、車圈以及輻條的重量離輪組軸心(可以通俗理解為桶軸桿)較近,所以對比于29er的輪組,27.5擁有較低的旋轉(zhuǎn)質(zhì)量和較高的加速度,所以27.5的起步加速性能會更好(或者說是對于踩踏的力回饋更為直接,不拖腳,就好比 是公路的高底框輪組所帶來的的不同感受)。但同時由于27.5輪組較低的旋轉(zhuǎn)質(zhì)量和較高的加速度,所以其速度維持上會遜色于29er。
2、越障能力(攻角)
29er的輪組的攻角比較于27.5的輪組攻角更。üソ侵篙喗M與障礙的接觸點與觸地點所形成的的夾角),所以29er的輪組通過性更強,在面對亂石樹根這樣的技術(shù)點時可以更加平穩(wěn)通過,輕松應(yīng)對。(2018速降世界杯拉布雷斯站,Aaron Gwin騎著27.5的yt tues前輪卡在一個坑里翻車了,車友們戲稱uci刨了個28英寸的坑,讓Aaron Gwin好換29er的速降)
3、操控性
在這點上毋庸置疑,27.5更為靈活,這也是在2017賽季不少pro們在嘗試29er速降后換回27.5輪徑速降的最大原因。不得不說29er在處理急彎上確實需要適用改變原有的習(xí)慣。
講了27.5r和29er各自的優(yōu)劣勢,我們現(xiàn)在來看看Mullet Bike這一奇特的玩法,前輪搭配29er后輪使用27.5的混搭輪徑,前輪擁有極高的通過性和巡航性能,而后輪擁有極佳的加速反饋和靈活性。這樣子看279似乎是個完美的搭配,即擁有極高的通過性,但又不失靈活,F(xiàn)在看來,279好像的確是個不錯的模式,在uci放寬混搭輪徑的規(guī)則后279在世界杯賽場上立馬就流行起來,世錦賽三連冠得主布魯尼可以說是一大代表人物,2019賽季首次采用279速降就拿下兩站世界杯勝場,和世錦賽冠軍。(曾經(jīng)在2017賽季29er速降剛剛登上賽場時,布魯尼表示他討厭29速降,好了兩年后布魯尼開始真香了,至少前輪真香了)
進化之旅、卓越戰(zhàn)績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自2017賽季速降世界杯第一站盧爾德中,格雷格米納帶著原型試驗的29er v10cc開啟29er速降熱潮之后,29速降都有哪些典型代表經(jīng)典賽例。然后我們再順帶來看看近來火熱的279。
2017賽季
2017賽季速降世界杯第一站盧爾德,29er速降第一次登上世界杯賽場。格雷格米納作為29er速降“搞事第一人”,很遺憾第一站并未拿下。一時間,關(guān)于速降是否真的有必要用上29er輪徑這一問題人們也是爭論不休。然后到了威廉堡站,格雷格米納騎著29 v10拿下冠軍,這是對質(zhì)疑的最好回應(yīng),這同時也是29er速降的首勝。
威廉堡是速降世界杯的必經(jīng)賽道,蘇格蘭高地的巨石讓世界頂尖車手嘗盡了苦頭,不少頂級車手都在這吃盡苦頭。不過這也像是29er速降的福地。29er速降首勝誕生于此,2018、2019阿莫里皮爾朗騎著commencal supreme dh29連續(xù)兩年在這拿下男子精英組冠軍,2019瑞秋阿瑟頓也用著自家的29速降拿下冠軍。
回到2017賽季,隨著29er在賽場上取勝,各家也都積極的推出了自己的29原型車。(有精雕細琢的,也有在27.5上草率改進,硬塞29的)Santa Cruz的“好基友”,同樣擁有VPP結(jié)構(gòu)的Intense也推出了原型車,不難看出,這輛車對比現(xiàn)在的m16是做了不少改進,可謂是用心的一家。在威廉堡站,年輕的Intense小將杰克莫伊爾用這戰(zhàn)車,緊隨格雷格米納拿下該站第二名。
閃電demo就屬于比較草率的了,直接在demo上改了可以容納29輪徑的后三角。雖然當(dāng)時的閃電車手對29都不大感冒〔看看現(xiàn)在的demo29雖然我還是覺得不大好看,但至少是全新設(shè)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如何所有變快的方法pro們都愿意嘗試,那么為什么氣動騎行服沒有被推廣普及呢?公路車技術(shù)也可以跨界用在山地車上啊,畢竟速降這樣的速度空氣動力學(xué)增益應(yīng)該不小
+1
23185以下27.5 以上29。Xc29沒問題 林道 DH除非穩(wěn)定性好不然29還是飄愣
不需要這么高才能騎29啊。 我170不到點的小矮個,騎朋友的Norco( Enduro車,L碼29)也覺得很舒服。
+1
22硬尾山地也搞個前29后27.5會怎樣(手動滑稽)
+1
23以后的29寸就是現(xiàn)在27.5的地位,29還會發(fā)展出31。。。。。。。。。。。
+1
22又要回到兩個助手抬上車的時代
+1
2229之后還會不會更大呢?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lu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