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老司機退散!新手入門:正確的自行車騎行姿勢
另外,像這樣太過于“正直”的騎姿將使得騎乘者的脊椎直接面對地面所傳來的沖擊,久了后就會腰酸背痛,長期下來對身體其實是很不好的。(所以你在大街上見到的那些騎共享單車的,至少一半以上騎行姿勢都不對)所以設定車把的高度與長度時,千萬不要一味地想將車把加高、縮短;相反地,要將車把設定在適合的位置,讓身體的重量能夠分一些到把手上面去(也就是上半身與手臂的肌肉上)。
雖然一開始時會因為這邊的肌肉群平時很少用到的關系,而感覺無力且容易疲憊,但騎過一兩次車、等肌肉群習慣這樣的使用方式與強度后,酸痛不適的感覺自然就會消失。所以設定車把的長度與高度時一定要記住“騎車黃金三角333配重原則”。
▲標準的休閑騎是這樣的(圖片由捷安特GIANT友情提供)
車把的長度則會隨著車子上管長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由于每臺車子的上管長度不盡相同,所以車把長度也不是個固定的數(shù)字。車把過短的話體重不容易壓在前輪上,騎車時操控容易有輕飄飄的感覺,上坡時前輪也比較容易仰起,造成危險或打亂騎行節(jié)奏,而且上半身也會有施展不開力量的感覺;相反地,車把過長則會導致體重過于傾向前輪,除了控車礙手礙腳之外,下坡時重心太前,可能使得后輪載重不夠、容易抬起或抓地力不足,讓騎乘安全大打折扣,上半身過于拉伸也會增加疲累感。
4.剎把的角度
騎車前一定要先學會停下車,也就是剎車。這是安全騎乘的第一步。剎車把手的角度當然也就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剎車把手一般可以先設定在35-45°之間,讓騎乘時,手背與前臂可以打平為準。如果手背與前臂間的角度上彎或下彎太多,都表示把手的角度不對,得重新調(diào)整。
正確的剎車把手角度可以讓手臂、手掌的肌肉最舒服,而且能最快速地施力與反應。記住,學會剎車,是安全騎車的第一步。一定要將剎車把手放在最好、最對、最自然的位置,這樣遇到意外時才能將受傷幾率降到最低。
5.剎車把手位置
剎車把手的角度對了還不夠,手指是否能正確地控制手把也是關鍵,F(xiàn)在的自行車零件多以歐美人的體型作標準,因此對東方人來說,尺寸上往往大了一號,讓人“指長莫及”。還好,經(jīng)過多年的演化,現(xiàn)在的剎車把手大多有很寬廣的調(diào)整空間。所以只要請店家老板將剎把的位置依照你的手掌大小、手指長度作調(diào)整,基本上食指與中指的第二節(jié)要可以穩(wěn)穩(wěn)地放在剎把上才算及格,這樣真正遇到危險時,剎車才夠快夠有力。
尤其是手掌小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特別注意這點!千萬不要拿你小小的手掌手指去屈就那個設計給西方大男人用的大剎把,其實只要一丁點的調(diào)整,就能夠產(chǎn)生宛如“人車合一”的感受。
6.車把寬度
車把的寬度大概要比肩膀再寬一些些,至少要與肩膀同寬,這樣操控時才會靈巧有力,而且胸部肌肉自然舒展,可以呼吸得很順暢。太窄的車把寬度會讓轉彎時礙手礙腳,既影響操控也危險,而且也沒法大口呼吸。
但過寬的車把寬度也不好,操作起來會像在開“拖拉機”(卡車),上半身也容易太前傾,徒增氣力,還增加腰部的負擔。
責任編輯:BAMBOO
上一篇:太坑爹!常見公路彎把選購陷阱掃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