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環(huán)天湖:桂林全州天湖湖泊群騎行
▲沿途溪流
▲遠處的梯田
山下的梯田,盡管沒到9月金燦燦的時節(jié),但是眺望遠方,可以緩解疲憊感。
▲途中休憩
▲水電站水管
▲崎嶇的山路
在山下和老鄉(xiāng)聊天的時候,老鄉(xiāng)告訴我,去年(2017年)夏天這里大暴雨引發(fā)山洪,上山路被沖毀,連摩托車都上不去,你上去的時候注意安全。果不其然,才走了不到5公里,應驗了。難度果然比2015年翻倍,水毀之路果然有難度。
沒錯,這就是山洪的威力,足夠沖毀路基,面對這種路,一定要穩(wěn)住心態(tài),單手扛著單車,小心翼翼貼著山崖走過去,切記不要看山下。
▲水毀之路
▲水毀之路
▲水毀之路
面對這種情況,把單車放在旁邊,然后人先下,然后扛著單車走在石頭上,小心翼翼走到對面,再把單車放上去后,爬上去,繼續(xù)推行。
▲水毀之路
大自然的威力,不可小覷。
▲水毀之路
▲人跡罕至,草密路險
僅僅一年時間,由于沒人經過,荒草生長速度已經把原有的山路覆蓋,加上沿途道路全部水毀,沒辦法騎車,只能推行甚至扛車。體力消耗比2015年大得多。
▲人跡罕至,草密路險
隨著登山距離升高,道路崎嶇帶來的挫敗感,讓人極度沮喪,眺望遠處,唯一的安慰是距離天湖越來越近。
▲眺望遠處
▲途中小憩
走在這里,最擔心崴腳。這里人跡罕至,草密路險,假如不小心崴腳,很可能得不到救援。小心為上,但是遠處山頂烏云密布,如果下雨,那可就是大麻煩了。好在經過3個半小時的努力,看到山脊線的風車,意味著距離林木線越來越近。
▲水毀之路
從下車推行算起,至少8公里都是這種水毀的路,不折不扣的人扛車。難度更大的是,由于這里山泉水偏酸性,寡肚子,饑餓感伴隨著,體能下降在所難免。
▲林木線
▲水毀情況超乎想象
▲回想推車走過的路
▲回眸一望
▲終于能在林木線騎車了
終于來到林木線,看著四周郁郁蔥蔥的松樹,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望著藍藍的天空,更讓人欣喜的是,原來一直提心吊膽的烏云散去。可以愉快地騎車了,只不過之前體力下降太快,騎行的速度快不了。
▲總算路平坦了些
▲偶爾的緩上坡
▲風車群
騎行4公里,遇上了下坡,來到海洋坪水庫。
▲水庫介紹
▲海洋坪水庫
▲海洋坪水庫
▲海洋坪水庫
看到了項目部,趕緊進去吃飯補給一下,和2015年來的時候相比,如今的海洋坪項目部如同鳥槍換炮。
▲項目部
吃了晚飯,此時已經下午6點半,雖說是夏天,但是根據2015年的經歷,海洋坪距離天湖還有3公里的爬坡。時不我待,和老鄉(xiāng)道別后,騎車繼續(xù)前進。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由于近年為了修風車,道路拓寬了2倍,爬坡相對更輕松。
▲拓寬的道路
▲風車
轉過一個彎,豁然開朗,看樣子我來到了天湖。哈哈
▲天湖
▲真寶頂(海拔2124米)
▲天湖(海拔1700米)
▲自拍一張
時隔三年,我再次來到這里?上н@次來晚了,沒趕上夕陽落山。不過完成了環(huán)湖上半程,一路走來難度超出我想象。
▲2015年天湖
▲2015年真寶頂
下山路并非易事,此時路沒有修好(2018.7道路還在施工)。
▲天湖
▲遙望遠處
▲下山路
▲下山路
隨著夜幕降臨,長距離下山最講究控制車速,相比2015年碎石遍地,如今的道路被施工隊鏟平成土路,而且道路拓寬了一倍以上,下坡的感覺明顯輕松許多。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終于回到了山川村,伴隨著夜幕,我也該回家了。
責任編輯:qkk
騎行愛好者,用車輪記錄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