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出國騎游,先裝好這些應用再走
7、Uber
應該沒有人不知道Uber是干什么的了吧?——雖然我覺得這個應用對騎友們來說也是不太用得上的系列之一——在海外,他們現在也有好幾百個城市適用,而且因為車都是派單而不是挑單的形式,在海外幾百個城市車輛也不少,所以對于出國旅行的人來說Uber也算是必備了。
8、SpotCrime:擔心安全,可以用專用地圖規(guī)避危險地區(qū)
如果你因為工作或旅游而去到一個陌生的海外城市,SpotCrime ( iPhone ) 這樣的安全地圖可以幫你避開犯罪高發(fā)的街區(qū)。
比如,你去到華盛頓,想知道周邊哪些街區(qū)比較亂,或者哪些街區(qū)搶劫或小偷比較多。通過應用里的地圖搜索到具體街區(qū)的名字,它就能為你展示出附近的犯罪情況了。
點擊具體信息還可以看到這些街區(qū)最常發(fā)生的是哪一類犯罪。不過,這個應用并不是在全球范圍內適用的,它只覆蓋了整個美國、英國及加拿大部分地區(qū)。
9、探索周邊新方式:36 hours & 維基百科附近詞條
常用的游記推薦和景點推薦應用你都用膩了?那就來點不一樣的方式,來探索一下旅行目的地周邊。
(1)36 Hours
這不是個應用,是《紐約時報》的一個專欄。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基于在有限的時間里體會一座城市的思路,最近的文章寫到阿姆斯特丹、海德拉巴和墨西哥城。
如果你去的旅游地點比較大眾,那么確實可以看一眼36 Hours的內容作為探索的指南,就可以順便去實踐一下文章里的美食和美景。當然,下載《紐約時報》的應用是閱讀36 Hours專欄的好方法,這個視頻專欄不會撞上紐約時報的付費墻,完全免費。
(2)Wikipedia之附近的詞條
常年因對手機支持不好而被詬病的維基百科在更新應用上挺積極。最新版本(iPhone | Android)不僅性能更好,而且有一個特別適合喜歡探索的人的功能:附近的詞條。
打開維基百科應用,向下滑到底就能看到“附近的詞條”。根據你的定位信息,維基百科會為你推薦附近的地標,自然風光,名人家鄉(xiāng),或者離奇兇殺案的詞條。
要不要提前看看,你旅行的城市還有什么網上游記沒有告訴你的奇聞異事。
10、最后還有一些小提示
(1)多帶一個手機,開漫游,買WiFi
如果不是以防國內有什么重要的電話進來,最好的方式還是把常用手機號碼漫游著,如果需要上網,就用另外一個手機買一張當地的電話卡或者在淘寶租賃國外的Wi-Fi。
從去年起,國內三家運營商都對資費做了下調。從資費情況來看移動、電信的電話資費相對劃算一點。移動漫游地接聽和回撥回國資費根據漫游地不同,價格每分鐘 1 元到 3 元不等,而電信的該價格只有 0.99 元每分鐘和 1.99 元每分鐘兩檔。
最貴的是聯通,漫游地接聽和回撥回國資費差異大,漫游地接聽資費價格從 1.86 元每分鐘到 8.86 元不等,而回撥回國資費最低為 4.86 元,除非你去白俄羅斯和黑山,不然漫游花費沒有幾十塊錢一分鐘那么夸張。
如果你旅行是短途,比較好的一個方案是租個 wifi。淘寶這樣的服務太多,就不用贅述了。
(2)租車記得注意駕照問題
如果你有駕照的話,來個4+2也是你出行的另一個選擇。全球連鎖的租車行有Avis、Herts、Thrifty等等,車款多服務相對熱情。
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中國不是國際道路公約的締約國,中國公民不能申請國際駕照。但是在部分地區(qū),例如美國相當一部分州都支持中國護照翻譯件租車。不過去之前還是得確認你去的州認可中國駕照,因為在這件事上不同州法律也不同。
現在的租車行都可以在網上預訂,記得在出行前定好行程和車型,免得到時候沒得選。一般來說,GPS導航儀的錢就不用花了,Google Maps足矣。
(3)信用卡相關的應用也請隨時備好
出國肯定要常備全球通用的Visa或者Master信用卡。但異地刷卡常被認為是盜刷,有些銀行會打電話給你核實,這時要確保自己的號碼打得通。有些還得你去和它解釋不是盜刷,得留意是不是有凍結的通知。
你用的哪家銀行的信用卡,對應的信用卡應用也可以裝一個,雖然他們大部分都不好用,但要是剛好碰上一個“海外刷卡返現”的活動可不能錯過,畢竟小錢也是肉啊。
(4)音樂,視頻要提前下載
旅途中少了音樂怎么能愜意。但音樂服務一般都會有地區(qū)的版權限制、視頻內容也是同理。所以如果想聽什么歌、看什么片,最好還是先下載下來。
本文原標題《遠行前最后一分鐘,還有這 17 個應用要裝好再走》,原文有刪改。
題圖攝影:gggmmmgmgm
責任編輯:Max
本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