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羅格里奇:斯洛文尼亞奇跡(上)
路在何方
羅格里奇當時也毫無頭緒。之前練了15年的跳臺滑雪,現(xiàn)在不玩跳臺滑雪,那能夠做什么?想要做什么,先要看看自己有什么。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訓練比賽,羅格里奇已經(jīng)成為一個高度自律的人;他當時21歲,其實還很年輕,還是在有無限可能的年紀;此外,他還有一顆雄心。
2011年,羅格里奇開始將重心放到學校上,希望能考上大學獲得一個學位。在完成了人生最后一場跳臺滑雪比賽之后,他也開始在體育方面的轉(zhuǎn)型:他先是涉足了一下鐵人兩項,因為鐵人兩項而開始練習騎車。但是他在鐵人兩項上也進展不如預期:他跑步很好,騎車卻不行。雖然在此之前,他從不是一個自行車迷,但他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有騎車的天賦。
后來網(wǎng)上很多人也知道了上面這張經(jīng)典圖片:羅格里奇身穿寬松的FDJ騎行服,穿著網(wǎng)球鞋、騎著山地車在比業(yè)余比賽。這張圖背后的故事是這樣的:這是羅格里奇最初參加的幾場比賽之一。當時他鎮(zhèn)上有一些比賽,他想試試看自己究竟有沒有這種可能,就報名參賽了。
但是,他那時連一輛自行車都沒有,于是從鄰居那里借了輛山地車(據(jù)說還是女款的),比賽終點位于Zasavska Saint Mountain的山頂,羅格里奇當時雖然沒贏,但是取得了不錯的名次。對于羅格里奇這個自行車基礎幾乎為零的人來說,這結果很不錯了。
自由又自在,速度與激情,自行車的這些特質(zhì)讓羅格里奇著迷。羅格里奇在小試牛刀之后決定了:要成為一個職業(yè)車手。后來他說:不是自行車找到了他,而是他找到了自行車。
從零開始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沒有任何青年比賽的經(jīng)歷的羅格里奇,憑什么進入職業(yè)車隊?
憑什么?憑著一份執(zhí)著,大膽不要臉地瘋狂求職。羅格里奇不斷打電話給各大車隊,和他們推銷自己。現(xiàn)在的斯洛文尼亞國家隊教練(當時還在該國一支洲際車隊做體育主管的)Hauptman還記得當時他接到了一個年輕人的電話:“你好,我叫普里莫茲·羅格里奇。我想成為一名職業(yè)自行車手!
Hauptman從來沒聽說過羅格里奇的名字,根本不知道他是誰。于是他問:“你幾歲了?”
“我21歲。”
“你之前有參加過自行車訓練嗎?”
“沒有。但我之前是練跳臺滑雪的”。
Hauptman笑了,如果羅格里奇之前是練長跑的或者練越野滑雪的,那他還有一些機會。跳臺滑雪那就算了。于是教練很禮貌地婉拒了羅格里奇:“OK,那你先去搞輛公路車再給我打電話吧。”
Hauptman以為他再也不會接到這個略微有些瘋狂的電話。誰知道,幾天之后,羅格里奇又打了過來——他真的搞到了一臺自行車。為了能有一個機會,他賣掉了自己的摩托車,甚至到超市打工,終于攢夠了錢,買了一輛二手的公路車。
羅格里奇不斷地打電話、發(fā)短信、發(fā)郵件請求Hauptman給自己一個機會,他的誠懇和努力最終打動了Hauptman,羅格里奇得到了一個面試機會。見到教練之后,羅格里奇說,你看,我已經(jīng)騎了三千公里了!我想成為一個職業(yè)車手!教練告訴他:這只是車手一個月的訓練量。
光動嘴沒有說服力,羅格里奇也知道需要拿出成績才能說服教練。他當時也參加了附近的一些業(yè)余比賽,一些gran fondo,他還贏了其中幾場。他后來還記得自己在比賽中和車友閑聊時,透露了自己的宏大目標:總有一天,我會參加環(huán)意的!結果大家都笑了:你就是個業(yè)余車手,你都23歲了,還參加環(huán)意?
一個人23歲還混跡在業(yè)余比賽,他真的有機會去比環(huán)意嗎?
羅格里奇就是這么想的,他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忘掉自己的年齡,忘掉自己的年齡!他也確實有一些資本:他雖然以前沒有專門練習耐力運動,但是以前的訓練給他打下了不錯的底子(所以才有信心去玩鐵人兩項)。他搞了十多年運動,養(yǎng)成了很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專注、認真、超強的求勝欲望。羅格里奇還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接受新事物很快。
羅格里奇練了十多年跳臺滑雪,雖然和自行車沒有多大關聯(lián),但還是對他騎車有所幫助:跳臺滑雪的關鍵是起跳,跳臺滑雪的起跳和跳高跳遠不同,講究的是兩腿快速的下蹬,這某種程度上和自行車踩踏類似;助滑時保持深蹲和最后落地的平衡,都對核心肌群要求很高;而在空中飛行部分要求運動員大膽、沉著、穩(wěn)定,對風要有敏銳的感知,這些都對他騎車有所幫助,尤其是核心肌群等優(yōu)勢讓他后來提升計時賽能力頗有受益。
在一些朋友的幫助下,在他23歲的時候,他終于可以參加一些U23的比賽。在Hauptman教練的指導下,羅格里奇學會了如何在大團中騎行,如何下坡過彎等基本功。而羅格里奇也逐漸在訓練中展現(xiàn)自己的天賦:一次隊內(nèi)比賽,羅格里奇和隊友們以比賽的速度騎了四個小時,最后是一個爬坡,最終羅格里奇僅僅輸給了楊·波蘭奇(當時斯洛文尼亞非常受關注的高潛新星,兩年后加入藍波車隊,并在后來奪得環(huán)意單站、穿上粉衫)。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沒過多久,羅格里奇被推薦給了亞德里亞汽車車隊(Adria Mobil)——斯洛文尼亞當?shù)氐囊恢е揠H車隊,并順利錄取。雖然只是洲際車隊,但好歹也是一份工作啊。
順道說一下這支亞德里亞汽車車隊。當時斯洛文尼亞有三支洲際車隊:亞德里亞汽車、拉登斯卡、薩瓦。亞德里亞汽車實力最強,成績最好,高手很多。巴爾干半島包括東歐那邊有很多中小比賽,這三支車隊經(jīng)常參賽,鍛煉的機會非常多。但是隊內(nèi)高手多,有時候也意味著要出頭其實不容易。幸運的是,隊內(nèi)氛圍不錯,像Radoslav Rogina這樣的老將也愿意傳幫帶新人。羅格里奇當時的成長環(huán)境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