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產(chǎn)品快訊 產(chǎn)品評測 整車資訊 公路車
新晉世巡賽戰(zhàn)車 VAN RYSEL RCR FORCE AXS評測
立管則使用了常見的貼合后輪造型,不過似乎與后輪的間隙稍大了一些。
VAN RYSEL的車架上自然少不了弗蘭德斯小獅子Logo。很多人以為弗蘭德斯地區(qū)是指比利時弗蘭德斯地區(qū),但實際上弗蘭德斯一個文化概念,法國的諾爾省也是屬于弗蘭德斯地區(qū),而迪卡儂的發(fā)源地、VAN RYSEL的研發(fā)中心就位于諾爾省的省會里爾。
另外UCI Logo也放回了立管上,不像NCR那樣非常奇怪地放在上管上。
車架尺寸也以涂裝形式打在了立管上,不過位置十分巧妙,裝上水壺架就看不到了。
三通部位使用了較小的填角造型,剛好夠容納整合式座管夾,所以造型看上去十分流暢。
五通部位上部的造型非常高,但后部略顯空曠,所以沒有顯得五通部位十分巨大。五通規(guī)格方面使用了BB86壓入式規(guī)格,更寬的BB86五通的性能還是會優(yōu)于BSA,但對于中軸座的精度要求會高不少。
法國人到底是有多喜歡用“AERO LIGHT”這個詞……另外,這款車架是VAN RYSEL與法國國家航空航天研究院Onera合作設計的,氣動效果上估計會有一定優(yōu)勢,畢竟他們的作品還有陣風戰(zhàn)斗機和阿麗亞娜5號火箭……
機翼形的后叉肩設計目前已經(jīng)相當流行,但是在一輛氣動競賽型公路車上使用這么寬的氣動叉肩,還真是第一次見,不愧是航空航天公司的設計方案……那么后上叉自然也使用了比較寬的氣動截面。
相對十分氣動的后上叉和叉肩,后下叉的造型就顯得比較平淡了,同樣使用了前叉那種干凈整潔的設計風格。
車架幾何方面,依然是迪卡儂祖?zhèn)鞲袷降膸缀伪,非常簡單粗暴,但也能發(fā)現(xiàn)一些有意思的地方。全尺寸的立管長度都比較友善,前四個尺寸以10mm遞增,但不知道為何全部要以3結(jié)尾……水平上管長度標得十分嚇人,幾乎比對應的常規(guī)尺寸都長了1cm左右,但是車架的Reach卻又是正常范圍,小編這里懷疑法國人把上管長度標成了水平上管長度。
頭管長度偏長一點點,所以Stack值也不算十分激進,測試的S碼STR在1.376,作為氣動競賽型車來說,算是友善的了。頭管角度設定得比較大,全尺寸后下叉長度均為410mm,軸距非常短,屬于偏靈活的設定,但全尺寸共享45mm rake的前叉,XXS碼的操控會比較遲鈍,XS碼呈中性,其他碼數(shù)則比較靈敏。除了XXS和XS碼,其他碼都使用了比較老派的67mm五通下沉量設定。
只能說明,這產(chǎn)品真的好。有些產(chǎn)品明明沒得夸,可是編輯為了一口飯非得夸,就濕了~
+1
22真香
+1
22退坑幾年的老頭回來看看
+1
22只要UCI規(guī)則不大改,市面絕大部分的綜合車架應該都會自動看齊迪卡儂這款車架,同時估計也會成為公模的重災區(qū)。另外,ZIPP404是真的香,我覺得倒不用擔心買這車的人踩不動高框輪,大部分新入圈的車友更偏愛高框的顏值和氣勢,嘎嘎的銷量對這個商超牌才是硬道理,市面上那些價格殺手們幾乎都會搭一對唬人的高框,畢竟現(xiàn)在騎媛們都開始騎TT踩封閉輪了不是么。
不愧是迪卡儂,顏值配置都在線,聽說這次tour測試評分還挺靠前的,售后也有保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
22很棒的測評,白色太素了。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