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剛性似碳便宜一半:解析閃電Allez DSW SL公路車
開篇是一段豫劇經(jīng)典唱腔:《誰說“鋁”子不如碳》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鋁架享清閑?碳架風(fēng)靡主流間,鋁架粉也不差錢。新型鋁材料,切割也領(lǐng)先,熱處理技術(shù)他把活干,這鋁架們才能變得輕又硬。
不過即使是這樣,其實鋁架的基本制造過程還是一如既往沒有改變:管件斜切后能夠緊密接合,而后TIG電弧焊將管件連接成整體。更粗壯的管型使得不同管件的接口切割變得越來越復(fù)雜,但是焊接流程的本身并沒有改變。
相比之下,閃電創(chuàng)意專家Chris D'Aluisio發(fā)明的SmartWeld(聰明接縫)技術(shù),則讓整個車架管件連接變得大不一樣。
放棄了斜接的管件,SmartWeld技術(shù)直接使用了液壓成型的管材,將焊接位置遠離高受力區(qū)。
作為關(guān)節(jié)的管件更像是吸管,和相鄰的管件相互嵌套,而非傳統(tǒng)車架管件T字形相連。
閃電稱,SmartWeld理念不僅能使車架變得更輕,關(guān)節(jié)焊接位置的橫截面面積更大,因此能夠使車架更硬。
同時直線的截面相對于切割管件接口更加容易進行焊接,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鋁合金的架子看起來像是碳纖維架子——因為常見的焊點由平滑的一體成型管件所替代。
SW理念制作的五通管件,通過液壓一體成型技術(shù)將鋁材制作出左右兩片五通管件,并通過焊接連接,焊接表面積更大。
SW五通的原理和碳纖維五通的原理達到了相似,碳纖維是通過改變材料的方向來增加剛性,而鋁合金則是通過添加額外的重量——通俗來講就是將管材做的更厚,來增加剛性,而現(xiàn)在,利用SW技術(shù),鋁合金可以利用結(jié)構(gòu)將材料放在需要的位置來增加剛性。
用數(shù)據(jù)說話,相比于老款A(yù)llez,五通管件接觸橫截面的增大帶來的是踩踏效率百分之三十的提升,并能允許相鄰的管件口徑更大。閃電的剛性測試中,此款鋁架和Tarmac SL4同等剛性。
52厘米的車架重量1187克,再加上370克的碳纖維前叉,僅比S-Works級別Tarmac同碼數(shù)車架重300克,但是價格,一個是3750美刀,一個是更為親民的1200美刀,兩款車架的全碳前叉還是同款S-Works級別。
整車搭載了SRAM RED eTap無線電子變速套件,64毫米框高的Roval碳纖維輪組,S-Works級別外胎,碳纖維氣動彎把(Venge ViAS同款),S-Works Romin EVO坐墊和閃電自家的Roubaix把帶,整車重量不含腳踏以及其他配件6.93公斤。
▲碳纖維碳纖維氣動彎把(Venge ViAS同款)
▲紅黃配色,閃電的設(shè)計方向似乎有點跑偏,作為補救,再來點藍色作為點綴。
▲64毫米框高的Roval碳纖維輪組搭配S-Works級別外胎。
▲碳纖維空氣動力學(xué)坐桿與S-Works Romin EVO坐墊。
▲坐管夾也能看出空氣動力學(xué)方面的設(shè)計。
體驗:作為一個老司機,作者占黃(James Huang)也算體驗過很多鋁架公路車,對比碳纖維車輛,它們都有一個共同且細微的特征,就是起步的靈敏度略遜,但這并沒有發(fā)生在Allez DSW SL上。
不過,作為競賽級別的鋁合金車架,注定會做出一些妥協(xié),體現(xiàn)在Allez上,就是失去了一些舒適性。粗壯的下管,大口徑頭管,氣動造型的立管,配合同樣氣動造型的碳纖維座桿,意味著Allez DSW SL不會是一個令你感到舒適的車架,最大支持24毫米外胎也使得更為舒適的25毫米以上外胎成為泡影。
這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看重效率的車手可能并不會在乎車的舒適性,這也是為什么閃電最開始將這款車架的前身設(shè)定為單速沖刺車架——Allez Sprint,而非現(xiàn)在的Allez DSW SL,并在紅勾賽(看重沖刺的繞圈賽)上使用,換句話說,Allez Sprint這個車架的最大目標(biāo)就是在繞圈賽上統(tǒng)治全場,并且要能夠承受至少90秒以上的狂暴沖刺,由此可見,作為公路款的Allez DSW SL在暴力踩踏方面也會有不俗的表現(xiàn)。
這輛競技導(dǎo)向的鋁合金車架在幾何上甚至比Tarmac還要更激進一點,對比Tarmac,Allez DSW SL的REACH縮短了11毫米,STACK降低了10毫米,五通下沉達到了69毫米,后下叉長度剛剛好達到了405毫米,加上天生的短軸距,Allez DSW SL似乎是一個天生的沖刺手,更加適合起身沖刺,急轉(zhuǎn)彎以及迅敏的提速。
如果上述這些你都能接受,那下面的不足都可以忽略了。
首先,車架只支持內(nèi)走線,并且焊接的立管與后下叉間隔太小,除非你是使用SRAM RED eTap無線電子變速套件,不然安裝Di2或是EPS電子變速將會是一種噩夢。此外,全內(nèi)走線的后剎車手感真的......黏糊糊的。
喜歡安靜單車的人可能也會對Allez DSW SL表示無語,壓入的中軸有一定幾率會在長時間使用之后發(fā)生異響,盡管占黃表示他將會使用潤滑油進行表面處理。但從好的方面來看,直接將中軸插入車架相比于將培林壓入車架的五通,可能減少一定的重量,不多,但聊勝于無。
在目前來看,碳纖維車架仍是更好的選擇,但是閃電的SW技術(shù)表明,鋁合金材料仍有尚未開發(fā)的潛力,當(dāng)Allez DSW SL的表現(xiàn)像Tarmac時,我們更是覺得鋁合金可能會在未來某個時間節(jié)點迎來第二春。請記住,Allez DSW SL可能不適合所有的車手,但如果你剛好是它適合的那個人,那真的是前世的五百次回首才換得今生的一次相逢。
作者:James Huang
責(zé)任編輯:LMH
作者:李明灝
職務(wù):撰稿人
簡介:08年與自行車結(jié)緣,自此一發(fā)不可收拾,腿菜心野,人送外號半天郎。自行車修裝補改吹拉彈唱精通,最喜折騰零件,希望通過Biketo美騎網(wǎng)為與車友一起見證自行車行業(yè)的發(fā)展,不止于觀海聽濤,更要勇作弄潮兒。玩車信條:人生在世,可以騎不快,不能騎不帥。
不會啦,閃電的迷哥迷姐不會在意外表,也不會在意回收的信息,盡管信息里面充滿了避重就輕的味道。。。
+1
22我覺得魚鱗紋會更好看
+1
22好車就是好車,毋庸置疑。TIG電弧焊的技術(shù)也不是開玩笑的好么!現(xiàn)在主流自行車廠家都注重剛性和舒適性的統(tǒng)一了。盡管這車剛性很不錯,但也突破不了鋁合金的材料屬性,碳架的舒適性還是要好得多的。無論是世錦賽級別的還是中路騎行,可不能撇開舒適性談剛性。
“并且要能夠承受至少90秒以上的狂暴沖刺”難道90秒后會散嗎,高手來科普一下
+1
25對于這句話我也是不吐槽會想死的感覺,啥叫至少90秒以上,到底多少秒?90以上是以上多少,900秒?這句話到底是表達啥意思?
這焊道就是根本沒打磨啊。。
+1
22都有說無線電變了 哪里來的后變速線
+1
22sw總是給你很牛的感覺
+1
22不知道還以為五通斷了重新焊的。。。
+1
22我只能說弱智的太多,SB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張開狗嘴使勁噴吧!
+1
22焊接就不能平磨?我就不信了。焊接就像香口膠黏上去了一圈,巨丑。上一層磨砂金克拉,你是給高貴女玩呢?還是會被偶這樣瘋一樣的男子視如糞土?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lu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