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更粗更強的TA:亞洲展3T Exploro公路車深度探究
車友們中秋快樂,在南京舉辦的亞洲展剛剛結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亞洲展上值得一看的公路車吧。
在亞洲展上見到3T最新發(fā)布的Gravel Bike實車的時候,我們一行人著實被驚喜到了,這是Gerard Vroomen入主3T公司以來令人震撼的一款產(chǎn)品——Exploro,意味著探索,車手可以駕馭這輛車探索世界,廣闊世界,大有作為。
自從3T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讓單車更加的“氣動”,這是他們的強項,這也是他們在Gravel BIke上施展拳腳的原因,3T、THM品牌推廣專員Carlo Guardamagna稱,他們在低速風洞的測試結果表示:700Cx40C與3T現(xiàn)在推廣的650bx2.1,有著出色的表現(xiàn)。
▲這輛展會樣車其實是Carlo的私人車,因此我們能看到一些歲月的痕跡,哦不,使用的痕跡。
車架的設計圍繞著3T的“Gravel Plus”概念,何為“Gravel+”呢?在3T看來,騎行在Gravel碎石路(國內(nèi)可能稱其為非鋪裝混合沙土路比較恰當)的車手想要更大的輪胎,更大的輪胎意味著更大的胎內(nèi)的氣體體積更大,在碎石路上的表現(xiàn)更好。
▲車架下管的“Gravel Plus”標志
遵循“Gravel+”這一理念,3T Exploro的車架被設計為可以容納公路胎、CX胎,甚至是部分的27.5山地胎,因此,Exploro能夠勝任不同風格的路況。
前文所提到,3T致力于降低車輛的風阻,因此,此款Exploro也進入了3T的RealFast實驗室來進行測試,現(xiàn)在不搞個3D打印的假人上去,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進過風洞,所以3T一整整全套,真人、假人、水壺,能裝的統(tǒng)統(tǒng)裝了上去,這才有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如此氣動外形的Exploro。
這輛“粗”車到底是怎么個氣動法呢?Carlo介紹說,粗胎帶起的氣流可以平滑地經(jīng)過子彈截面的粗壯下管,Kamm-Tail(虛擬尾翼)下管可以很好對水壺架進行整流,氣流經(jīng)過前半部分后,再穿越25毫米寬的氣動截面立管,之后再平順的通過后輪。這一整個過程能夠節(jié)省7W的功率。為什么是7W,因為3T認定你們在Gravel路況速度不會快啊哈哈哈,厲害了我的哥。不過Carlo話鋒一轉,稱Exploro在3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下,這種設計能節(jié)省24W。
▲當前的輪胎寬度為40C,可見前叉的間隙可以容納更更更寬的外胎,碟剎與寬叉肩的設計使得前叉堆泥的慘劇不會輕易發(fā)生。
該車搭載了SRAM Force1 Hybird液壓碟剎套件,在套件的選擇上,SRAM的“1”系列憑借著出色的穩(wěn)定性與爽脆的手感得到了3T的肯定,在顛簸路況下,機械變速的穩(wěn)定性也得到了認可。
車把、把立、把帶、碗組甚至墊圈都是“Made in 3T”,可見“演而優(yōu)則導,配件做久了玩玩整車”這個定律是真實存在的。不過,作為3T、THM的品牌推廣,要是Carlo的車上裝了其他家的配件,這樣老板也會很尷尬的吧。
▲全車內(nèi)走線,走線口在上管與頭管交界處,并且可通過更換堵蓋,支持未來以及現(xiàn)在的各種電線、油管、線管……
上管留有一組水壺架螺絲孔,既然是Gravel Bike,除了水壺,還能裝很多東西,比如說應對長途騎行安裝上管包、工具包等等拓展零部件。
車架共有三組水壺架安裝螺絲,在單水壺架配置時,水壺架安裝在下管三顆水壺架固定螺絲的下兩顆,可得到更好的氣動增益;而雙水壺架配置時,則安裝在上方兩顆螺絲處,得到最大兼容性。
▲從這個角度看,方顯下管之粗壯孔武,下管上的3T涂裝也可謂是別具一格。
牙盤沒有選擇變速套件中的SRAM Force 1牙盤,而是選擇了3T最近收購的輕量化品牌THM的Clavicula SE,肥水不流外人田,“很毒很3T”。THM盤片采用了“狼牙”正負齒技術,減少掉鏈的風險。
▲1X變速,已經(jīng)成為CX乃至Gravel Bike的“標配”。
▲在立管位置尚留有前撥安裝口,這意味著Exploro能安裝前撥了嗎?這個安裝口其實也可以用來安裝穩(wěn)鏈器。
沿用XX、X0等山地變速套件技術的Force 1后撥,能夠在極端惡劣的路況保證穩(wěn)定的發(fā)揮,零水平位移、后撥阻尼、精確拉線比、后撥鎖等技術應有盡有,導輪也采用正負齒技術,重260克左右。
見過不對稱的后下叉,沒見過這么不對稱的。后下叉不對稱設計,充分考慮了驅動側與非驅動側的力量、應力、形變,結合精密的碳纖維的堆疊排列,打造出了形似山地,但理論上相當強悍的車架后方布局。
▲粗壯的五通與間隔較大的后下叉,形成極具剛性與強度的“底盤”。
▲從這個角度看,后下叉的不對稱設計不單單是位置的不對稱,管型也經(jīng)過精密的測量與計算,以此保證車手的踩踏傳遞。
纖細的后上叉,等等,我聞到了什么?一股復古的味道。其實3T這樣設計,更多是為了容納更大的輪胎以及更好的舒適性;但不得不說的是,后上叉和車架前三角相比,似乎沒有了氣動的味道。
D型坐管意味著無法在市面上找到能夠替換的坐桿,乖乖用原配的3T坐管吧。碳纖維D型坐管在舒適性上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實際的騎行體驗上帶來的舒適性確實是圓管坐管所無法媲美的,坐管通過隱藏式坐管夾固定,4毫米內(nèi)六角扳手進行鎖緊。立管后方很自信的印制“SOAERO”字樣的涂裝,仿佛看到意大利人陶醉在愛琴海的微風,手握著勃良第82年的天地壹號在夕陽的余暉下對你說:“親愛的,你真氣動!
前輪剎車夾器為Force 1直裝式夾器,搭配140毫米中央鎖緊碟片。SRAM出了中央鎖緊碟片,雖然這不是什么新聞,但印象中“中鎖碟片=Shimano”的觀念實在難以撼動,這好比看到麥當勞出了“闔家桶”一樣。
▲前輪12毫米桶軸制式,3T的桶軸桿,頗有“一人買車,全家3T”的感覺。
▲后輪同樣為Force 1直裝式夾器,輪組中鎖蓋也是3T標的,猜猜這輛車一共有多少個3T標?
▲3T自產(chǎn)碳纖維輪組,搭配了WTB NANO 700X40C外胎,胎邊上的XC字樣讓小編后背一涼,這是輛山馬嗎?
更多南京展整車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注BIKETO美騎網(wǎng)產(chǎn)品頻道,我是小編臘梅花,下輛車與你不見不散。
圖片:KENT
責任編輯:LMH
作者:李明灝
職務:撰稿人
簡介:08年與自行車結緣,自此一發(fā)不可收拾,腿菜心野,人送外號半天郎。自行車修裝補改吹拉彈唱精通,最喜折騰零件,希望通過Biketo美騎網(wǎng)為與車友一起見證自行車行業(yè)的發(fā)展,不止于觀海聽濤,更要勇作弄潮兒。玩車信條:人生在世,可以騎不快,不能騎不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