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行車市場的新趨勢可謂花樣繁多,無論是山地車還是公路車,各種新車型、新規(guī)格不斷涌現(xiàn)。山地車方面,很多玩家甚至都表示“沒錢跟上新潮流”,公路車方面如是。即將迎來的2016年,公路車將會有哪些車型會成為新趨勢?
請跟隨筆者的文字一覽究竟:
氣動公路車
氣動無疑是2015年公路自行車最大的熱點話題,尤其SPECIALIZED和TREK推出“技師殺手”級別的最新款氣動車型,再次把空氣動力學公路車推到了最高點。
為什么說“再次”?因為空氣動力學公路車并不是什么新話題。最近幾年,在國內(nèi)影響力巨大的GIANT、SPECIALIZED、TREK等品牌都一直在力推各自的空氣動力學車型。而今年的全內(nèi)走線設計的SPECIALIZED Venge ViAS和TREK Madone 9,將空氣動力學的故事講到了極致,讓大多數(shù)人對這輛款“極致車型”過目難忘,當然其安裝和維護難度相信也難倒了一片技師。
Specialized Venge ViAS,完全看不到線管,表達Specialized對空氣動力學的極致追求
TREK Madone 9,一樣是看不到線管的設計,當然,還有很多黑科技技術
另外,《破風》電影的上映,也讓很多人對自行車與風阻的關系有了一定的認識,甚至把空氣動力學的重要性給普羅大眾也來了一番精彩的演繹。隨著“破風”的概念深入人心,以及空氣動力學公路車“霸氣到?jīng)]朋友”的外觀,氣動公路車終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趨勢之一,縱使由于其管型關系,一般與舒適性搭不太上關系。
Scott Foil 氣動版公路車
碟剎公路車
2015年,UCI在賽場上部分開放碟剎公路車參賽,這讓碟剎公路車火熱了一把。今年也是碟剎公路車在國內(nèi)爆發(fā)亮相的一年,幾乎所有大品牌都在國內(nèi)亮出碟剎公路車。不過據(jù)了解,國內(nèi)的碟剎公路車今年的銷量目前還并不樂觀,消費者仍然處于觀望狀態(tài)。
當然,碟剎公路車有非常多的優(yōu)勢,這也是業(yè)內(nèi)以及眾多玩家都是深知的。例如,良好的制動手感以及制動性能;能應對各種惡劣的條件;不存在燒框隱患等。只是由于規(guī)格與以往的車型不同,玩碟剎公路車,幾乎要整車更換,形成了一定的門檻。
Norco碟剎公路車
針對碟剎公路,在賽場上的使用,早已經(jīng)眾說紛紜,也早就有人展開過深入的討論。在筆者的角度看,基于碟剎更換的時間問題,筆者并不看好在職業(yè)賽場的大組公路賽,碟剎公路的市場。反倒對于古典賽、業(yè)余賽場以及個人用途,對碟剎公路的市場較為看好。畢竟,古典賽的環(huán)境惡劣,碟剎公路車能夠提供更好的性能支持;業(yè)余賽場以及個人用途,因為沒有后勤車的存在,基本上并不存在爭分奪秒換輪組那一幕,在業(yè)余賽中爆胎或者什么的就意味著退賽,所以碟剎與否的影響與職業(yè)賽的重點也不太一樣。
碟剎氣動公路車
BH今年結合空氣動力學以及碟剎兩個在公路車上的熱點,推出了碟剎版的氣動公路車G7,讓碟剎和氣動這兩個看起來并不搭邊的概念走在了一起,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在追求極致氣動的路子上,大部分人都會拋棄外露在車架之外的碟剎,恨不得將細小的公路C夾或V剎隱藏起來,或者扔掉。不過,BH不走尋常路,將碟剎融入到了氣動車架上,并通過測試表示碟剎并不會帶來太多的擾流。
BH G7 碟剎氣動公路車
BH作為碟剎氣動公路車“第一個吃螃蟹”的品牌,必然點醒了不少人,將碟剎與氣動兩個非常熱的點結合確實非常吸引人眼球,相信只要沒有人推翻BH的理論。很快就會有其他品牌也會考慮碟剎氣動公路的可行性,或者已經(jīng)在行動了。
超輕公路車
自行車輕量化是個永恒的話題,此前不少品牌都有在宣揚自己的超輕且超強剛性的公路車,超輕公路車也可以說是一個品牌實力的表現(xiàn)。隨著碳纖維技術以及變速套件的發(fā)展,各品牌的公路車輕松達到UCI 6.8kg的參賽車輛限制以下已經(jīng)不是什么問題。關鍵在于在低于6.8kg之后,量產(chǎn)車能夠達到的最低重量可以輕到多少?
超輕公路車,說什么6點幾kg,5點幾kg都是“耍流氓”。FUJI今年在歐展展示的SL超輕公路車為4.96kg,詳情點擊:歐展第一現(xiàn)場:FUJI SL頂級超輕公路車。 而美利達更是把4.5kg的車拖到了現(xiàn)場,詳情點擊:歐展第一現(xiàn)場:羽量級美利達SCULTURA公路車。 不過,最近國外又有人在網(wǎng)上散布了幾乎無法超越的更輕的公路車,重量低達2.7kg,詳情點擊:可能是世上最輕的自行車,當然這輛不屬于量產(chǎn)車。
FUJI SL超輕公路車
Merida 超輕公路車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的車子太輕,隨著技術的進步,公路車最近幾年的重量已經(jīng)越來越輕,深有體會的是在2年前,你花2萬能買到的公路車可能重量級在8kg左右,目前起碼可以接近7kg甚至低于7kg。未來,超輕量公路車必將會越來越多,車友們也能夠體驗到越來越輕,越來越強的公路車。
公路越野車(CX)
公路越野車簡稱“CX”,顧名思義為針對越野地形的綜合用途公路車。公路越野在國內(nèi)并不算流行,在歐洲卻已經(jīng)是比較流行的一種玩法。這兩年在國內(nèi)有看到的CX比賽是北京的“千森杯”UCI公路越野延慶站。
公路越野車采用齒胎,更小的牙盤和更大的飛輪,應對輕度越野的路面,既有公路車的快感,又有山地車的刺激。能夠應對很多日常的路面,屬于一種非常好玩的車型。在今年的歐展上,看到的公路越野車型還不少,并且在DEMO DAY上有試騎車,而在國內(nèi)的展會上,公路越野車型目前的曝光率非常低。公路越野車因其特殊的屬性,未來必然會是趨勢之一,不過,至少2015年不太可能,2016年如何,值得觀望。
鐵三公路車
2015年8月27日,萬達集團以6.5億美元并購美國世界鐵人公司(World Triathlon Corp)100%股權,在國內(nèi)引起了轟動。繼跑步這兩年在國內(nèi),引發(fā)爆炸式發(fā)展之后,萬達集團對World Triathlon Corp的收購勢必推動國內(nèi)鐵三運動的快速發(fā)展。鐵三運動在國內(nèi)參與人員增加,必然增加器材的訴求,鐵三公路車以及周邊裝備的需求自然而然也將會隨之增長。
綜合型公路車
綜合型公路車是我們最常見的公路車,亦即大組公路車中的一種,因為氣動公路車也屬于大組公路車,故不用大組車稱謂。
縱觀國際三大環(huán)賽,得山者得天下,總成績選手一定是頂級爬坡手。像《破風》電影里面沖刺手也能橫掃高山賽場的場面在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除非爬坡手們都放假了,或者都收了沖刺手很多很多錢。爬坡車手大多數(shù)使用的都是綜合型公路車,因為現(xiàn)在的賽場上幾乎不存在單純的爬坡,大多數(shù)品牌對于公路車的研發(fā),都以綜合性能為指標去研發(fā),對這類型公路車采用綜合型公路車更為合適。
綜合型公路車綜合考慮輕量化、驅動性能、舒適性、耐久性,甚至是破風性能等,是用途最為廣泛的公路車型,也是目前市場上銷量最廣的車型。這類車型成為趨勢已經(jīng)無需細述。
2015年,大家都在紛紛推極致的氣動公路車之時,GIANT面對全球發(fā)布了最新的綜合型公路車TCR,具有非常不錯的驅動剛性以及舒適性。未來綜合型公路車,在舒適性、踩踏剛性等綜合性能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GIANT TCR
客制化公路車
隨著公路車業(yè)務的發(fā)展,根據(jù)客戶的喜好需求,客制化涂裝的公路車成為可能。早在幾年前TREK就已經(jīng)在全球范圍內(nèi)開始客制化涂裝服務,而目前SPECIALIZED、ORBEA等國際品牌以及Missile等國內(nèi)品牌都早已經(jīng)開始提供客制化服務。未來,各種客制化的服務也將會越來越多。
ORBEA的 myo(My orbea)客制化涂裝服務
“隱形”公路車
隱形公路車,是什么鬼?是黑科技產(chǎn)品嗎?其實不然,只是筆者想不到其他的名字。根據(jù)其設計者的理念臨時寫的一個名字。當然也歡迎大家為其命名。
這輛是筆者今年在歐洲展期間拍到的SCOTT展示的一輛公路車,迷彩的涂裝在特定環(huán)境中能夠起到“隱形”的作用。假如你在特定的樹林中看到一個人以騎行姿勢在漂浮穿梭,可以不用太害怕了,可能TA在騎著一輛SCOTT“隱形公路車”。這會不會是一種趨勢,就由大家說吧!!
可能有人會說,根據(jù)以上所述,所有車型都是趨勢呀!其實不然,公路車還有諸如古典賽車,場地車、復古車……一大串一大串。
接下來,我們還將會繼續(xù)盤點未來公路車的零配件趨勢,敬請關注!
責任編輯:Dran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