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零部件 經驗技巧 維修保養(yǎng) 新手入門 公路車 山地車
純干貨:拆卸自行車零件軸承的藝術
我的工具柜中甚至有一個專門的抽屜,里面擺滿了用于拆卸軸承的精密工具。我之所以如此癡迷于這個話題,是因為我發(fā)現(xiàn)許多行業(yè)內的主導品牌在軸承的安裝設計上通?紤]得非常周全,使得安裝過程相對簡單。然而,當軸承磨損需要更換時,這些品牌卻往往沒有提供同樣周到的拆卸方案。這就造成了一個昂貴的市場空白,催生了一系列專業(yè)的拆卸工具。通常情況下,最實用的解決方案往往就是最好的答案。也正因為這種普遍的困惑,關于軸承拆卸工具的話題總是被我頻繁地提及。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您深入了解我的滾珠軸承拆卸思路。我會分享一些常見問題、解釋我為何盡量避免使用簡單的滑錘,并介紹一些我所鐘愛的軸承拆卸工具。必須承認的是,這些工具確實需要相當大的投資(即使對于能享受優(yōu)惠價格的專業(yè)人士來說也不例外)。因此,請把這篇文章看作是一個融合了個人興趣與專業(yè)見解的分享,而不是一份詳盡的DIY操作手冊。
在探討軸承拆卸的過程中,我會盡量為您分享各種情況下的最佳解決方案。但請注意,每輛自行車及其裝配的軸承部件都有其獨特性,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情況、建議、技巧和所需工具。如果您對自己的操作能力不夠自信,我強烈建議您尋求制造商或專業(yè)人士的幫助。在很多情況下,將這類維修工作交給專業(yè)人員可能是最明智的選擇。
在現(xiàn)代自行車中,滾珠軸承的應用已無處不在。這些軸承被精心設計為獨立且易于更換的單元,通常由內圈、外圈、滾珠以及滾珠保持器和密封件等組件構成。盡管一些部件和車架設計為軸承提供了良好的保護,有效隔離了外部元素和不必要的負載,但仍有一些設計可能會導致軸承過早損壞,進而需要更換新的軸承。
▲盡管我不擅長繪圖,但幸運的是,Alt-Alt Bike為我們分享了他們的作品,這對我來說真是幫了大忙
現(xiàn)代自行車上使用的軸承尺寸種類繁多,且包含大量非標準規(guī)格,這使得情況變得異常復雜。單個后花鼓內往往裝有兩個甚至三個不同尺寸的軸承,同時后避震樞軸的每個樞軸位置也可能采用不同尺寸的軸承。此外,五通和車頭碗組的規(guī)格也各不相同。更加復雜的是,軸承的使用方式多種多樣,加上一些未充分考慮更換便利性的安裝方式,這些因素都進一步加劇了問題的復雜性。
在大多數(shù)自行車應用中,軸承的外圈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安裝,以確保滾珠能夠穩(wěn)定地保持在適當?shù)奈恢。在安裝過程中,軸承會被壓入與其配合的部分中。然而,這種安裝方式也意味著在拆卸軸承時無法采用同樣的方法。相反,拆卸時通常需要通過推或拉軸承的內圈來將其取出。
拆卸軸承時,一種常見且成本效益較高的方法是使用錘子和長的平行滑錘。操作時,對著軸承的內圈輕輕敲擊,然后小心地將滑錘移動到大約90°的另一個區(qū)域再次敲擊,并重復此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使軸承盡可能平穩(wěn)且垂直地從其固定的表面上移出。這個過程需要耐心和精確的操作,以確保軸承能夠安全有效地被拆卸下來。
▲滑錘是拆卸軸承的常用工具。
然而,這種方法存在兩個顯著的問題。首先,由于滑錘的敲擊通常只能使軸承的一小部分發(fā)生移動,這種不均勻的移出方式極有可能會損壞那些精確制造且材質較軟的鋁制軸承座。其次,如果僅對軸承內圈的某一部分進行敲擊,可能會導致內圈從軸承組件中被撬出,進而引發(fā)更大的問題。具體來說,有時可能只成功拆下了外圈,而這個外圈又常常會被其緊密壓合的物體所遮蔽,從而使得后續(xù)的取出工作變得異常棘手。此外,軸承的磨損和/或腐蝕程度越嚴重,出現(xiàn)這類問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盡管使用滑錘需要一定的技巧,但它們在某些情況下確實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它們的多功能性也使其在其他各種任務中都能發(fā)揮作用。在選購滑錘時,你應該尋找那些具有不同直徑選擇、長度足夠以伸入后花鼓內部,并且錘面邊緣沒有倒角的滑錘,以確保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盡管如此,我更傾向于使用專業(yè)工具來推、敲或拉軸承,以確保其能夠平穩(wěn)且垂直地移出。保持軸承的平穩(wěn)移動對軸承座最為有利,能夠大大降低軸承損壞的風險,而且操作過程中所需的力氣也更小。理想情況下,我們總是希望滾珠軸承能夠保持平穩(wěn)。如果以一定的角度將其移除,很可能會損壞軸承本身,但更為嚴重的是,這也可能破壞無法修復的軸承座,從而導致更大的損失。
理想情況下,我們總是希望滾珠軸承能夠保持平穩(wěn)且垂直地移出。如果以一定角度移除軸承,不僅可能會損壞軸承本身,更糟糕的是,還可能破壞那些無法修復的軸承座,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的問題。
拉拔器與錘子就在幾年前,使用錘子拆除自行車軸承還是一種普遍的做法。盡管對許多人來說這種方法仍然可行,但現(xiàn)在市面上已經出現(xiàn)了許多專業(yè)工具,它們旨在以更安全、更精確的方式完成軸承拆卸工作,避免了使用錘子可能帶來的誤擊風險。我今天仍然會使用錘子,但如果我無法正確且安全地支撐住相應的部件,我更愿意選擇使用那些更專業(yè)的軸承拆卸工具。這些工具通常需要配合軸承靜壓設備或類似的螺紋桿來使用,從而確保拆卸過程既安全又有效。
▲我擁有許多基于拉拔器的軸承拆卸工具,但相比之下,需要揮動錘子的工具在我的工具庫中占據(jù)了更大的比例
無論是家用的膠錘、木槌還是其他類似物品,都需要我們用力揮動才能發(fā)揮其功效(關于如何使用錘子,這甚至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盡管錘子在很多場合下都是得力助手,但在拆卸軸承時,我們卻常常面臨一個難題:如何穩(wěn)固地支撐住軸承周圍的部件,以確保敲擊力不會誤傳至其他不應移動的部位。此外,市面上還有一種被稱為滑動錘子的工具,它們可以通過旋入特制的夾頭,并利用錘擊動作來實現(xiàn)拉拔的效果。然而,我個人的使用體驗是,這類工具在產生足夠拉拔力方面表現(xiàn)并不理想,而且操作起來也可能感覺相對笨拙。
不使用錘子的軸承工具通常采用一種獨特的設計思路,即配備一個尺寸大于待拆卸軸承的承托杯,該承托杯在拆卸過程中充當杠桿的角色。使用時,操作人員會將一個板、擴展夾頭或類似部件附著在軸承的內圈上。接著,通過旋轉帶螺紋的工具,使夾頭/板與承托杯緊密地拉合在一起。在這一拉合過程中,位于兩者之間的封閉式滾珠軸承會被順利地移除。盡管這種工具設計在使用上可能非常便捷,但操作人員仍需注意一些關鍵的操作要點,以確保拆卸過程既安全又順利。
▲基于拉拔器的軸承工具在使用上可能非常便捷,但它們的使用方法和兼容性卻存在許多細微的差別。以BBB品牌的中軸軸承拉拔器為例,它在設計和使用上就有著獨特的特點和注意事項
首先,這些軸承拉拔器需要一個平面作為支撐點,以便在軸承外部施加杠桿力。然而,有時軸承周圍的材料厚度可能不足,或者表面不平整,這會導致工具與軸承之間發(fā)生錯位(這在一些后避震轉點軸承中尤為常見)。在這些情況下,基于錘子的拆卸工具往往成為唯一可行的選擇。
這些拉拔式工具還需要一種方式來附著在軸承上,但有時候,內部預緊的墊圈或過小的間隙可能會阻礙這一點。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市面上有許多種類的軸承拆卸工具,但并不存在一種適用于所有拆卸場景的萬能工具。
以下是五種常見的滾珠軸承拆卸情況:
里面夾了根軸心的軸承
內置軸心的軸承在后花鼓中尤為常見(例如DT Swiss品牌),這種特殊設計使得帶肩的軸被緊密地夾在一對滾珠軸承之間。在拆卸這種配置時,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使用不會留下痕跡的錘子,輕輕地敲擊軸的一側,這樣可以使另一端的軸承逐漸漂移出來。然后,將軸重新放回原位,再對第二個軸承進行相同的操作,以使其順利推移出位。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在沒有卡環(huán)、鎖環(huán)或傳動環(huán)等阻擋物的前提下進行。
▲這是一根來自DT Swiss Star Ratchet桶軸后花鼓的軸心。請注意,軸的肩部巧妙地定位并夾緊在兩個軸承之間。這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內置軸心設計。
這種設計的軸承相對來說最容易拆卸,但在操作過程中必須格外小心,以免損壞通常較薄且較軟的鋁制軸端。為了安全有效地進行拆卸,我推薦使用一些專門設計的小工具來保護軸端,例如DT Swiss花鼓服務套件中附帶的工具,或者由英國BSC Tools提供的售后版本工具。
在進行花鼓或車輪的維修工作時,我習慣將其墊高并穩(wěn)固地支撐起來,通常我會選擇放置在不會留下痕跡的花鼓架上。我特別推薦Hope公司提供的一款實用工具,它的價格公道,非常受歡迎。當然,如果你喜歡自己動手制作,也可以嘗試在一小塊膠合板上打孔來制作一個簡易的支撐架。如果你有三維打印機,你甚至可以打印出一個專用的花鼓架來,這樣既方便又經濟。
▲在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根內置軸心,其輕質的鋁制軸端被BSC軸心保護器妥善地保護著。同時,花鼓被安全地放置在Hope花鼓車輪支撐套上,確保了維修工作的穩(wěn)定進行。
如果你希望在拆卸軸承時避免吵醒家人、狗狗或鄰居,那么有一種巧妙的方法可以將軸壓制出來。CeramicSpeed的Wheel Press工具包是我所知的首個提供這種功能的工具。此后,加拿大的Alt-Alt也以更親民的價格推出了類似功能的產品。當然,如果你擁有3D打印機,加上你選擇的螺紋壓機,同樣可以實現(xiàn)類似的效果。雖然我有這些基于壓制的選項,但我通常更傾向于使用錘子、花鼓支架和軸心保護器的組合,因為它們操作起來更快捷,并且能提供更多的觸覺反饋,讓我更好地掌控整個拆卸過程。
開放式設計
開放式設計是指你可以無阻礙地從另一面取出軸承——這種情況通常是在你拆下花鼓或后避震轉點軸承的第一個軸承后出現(xiàn)的。我將回來講解如何拆卸那個更棘手的首個軸承,但現(xiàn)在,我們假設你可以從軸承的另一面無阻礙地取出。
▲開放式設計的軸承配置是指你可以通過直接從前面或后面拆卸軸承。有些后花鼓通過使用不同大小的軸承來實現(xiàn)這一點,但它更常見于后避震轉點軸承中。
在較為簡單的拆卸場景中,我們可以選擇使用各種形式的軸承拆卸工具或技術。對于花鼓的拆卸,我特別推薦法國工具制造商VAR生產的一款專業(yè)工具。這款工具設計精巧,使用了一個簡單的開槽金屬夾頭,當插入提供的沖頭時,夾頭能夠在軸承后方穩(wěn)妥地擴展到位。它不僅操作迅速,適用于半封閉設計的軸承,還能有效地保護軸承座,確保拆卸過程的順利進行。
除了真正的開放式設計外,Enduro的BRT-030不銹鋼軸承滑錘也因其專注的用途而深受我喜愛。它們的尺寸恰到好處,可以放置在內圈的中間,從而實現(xiàn)快速且規(guī)整的拆卸。然而,對于這種專用工具來說,其價格確實偏高。
對于后避震轉點軸承,其開放式設計允許我們直接接觸到軸承后部,這時我強烈推薦使用Enduro的BRT-051套裝。這款產品配備了雙面內壓適配器和外接收器杯,能夠適應多種常見的軸承尺寸。你可以將其與緊湊型軸承靜壓設備(8mm桿或更。┙M合使用,將兩者緊密地壓合在一起,從而以非常簡單的方式將軸承壓出。這種操作感覺就像作弊一樣輕松。與其他市場上的選項相比,Enduro的緊湊版本令人印象深刻,其接收器杯上的小切割窗口可以清除許多全懸掛車架上常見的外部不規(guī)則表面。最近,Enduro還更新了其模塊化靜壓設備套件(BRT-060),其中包括了實用且令人印象深刻的BRT-051。
另一個為不平表面設計的選項來自Real World Cycling(RWC),他們提供了一些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案。當然,如果你擁有三維打印機,你也可以打印出類似概念的工具。此外,如果你需要拉動的表面是平的且與軸承成直角(垂直),那么市場上還有其他基于拉拔器的套件可供選擇,例如Alt-Alt(物超所值且經過深思熟慮的選項)、Rapid Racer Products(RRP)、Session USA、CeramicSpeed等等。這些套件提供了多種選擇,以滿足不同的拆卸需求。
▲這些小巧而不起眼的工具多年來一直是我的首選,它們的實用性和價值被嚴重低估了。特別是那款靜壓設備,真的令人印象深刻,即使在狹小的空間內,也能輕松地使用15mm扳手進行轉動操作。
當然,你還可以采用更傳統(tǒng)的方法,使用一套帶G形夾或臺鉗的套筒。在這種方法中,你將一個小套筒放置在軸承后面,然后將其對準一個比軸承更大的套筒進行擠壓。這種方法雖然較為原始,但在某些情況下仍然非常有效。
半封閉設計半封閉設計是軸承拆卸中經常遇到的情況,其中組件或車架的相對側上的第二個軸承阻礙了對需要拆卸的軸承的訪問。這種設計通常出現(xiàn)在壓入式中軸、花鼓以及后避震轉點軸承等部位。
▲半封閉設計通常意味著你只能尷尬地接觸到軸承的其中一面
處理半封閉設計軸承的常見方法之一是使用滑錘,這需要在小心謹慎和避免挫敗感之間找到一種微妙的平衡。然而,正如我之前所解釋的,我盡量避免使用這種方法。相反,我更傾向于使用專門設計的專業(yè)工具,這些工具旨在使軸承的拆卸過程像安裝時一樣順暢和精準。
前面所提及的VAR花鼓軸承拔出器套件對于花鼓以及某些后避震轉點軸承來說,是一個極佳的選擇。其擴展夾頭設計能夠迅速應對半封閉式的軸承,實現(xiàn)快速而有效的拆卸。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當軸承后面存在間隔管或者軸承座具有顯著的后壁時,這種方法可能會受到限制,無法有效應用。
▲VAR軸承拔出器設計簡單,但效果很好
▲Wheels Manufacturing的軸承拆卸工具先頂住軸承的中心,然后提供一個發(fā)力點以供拆卸
市面上還有一些更為復雜的、基于錘子的擴展夾頭選項可供選擇。其中,最常見的是那些包含在盲孔軸承拆卸套件中的工具(詳見后文的盲孔訪問部分)。不過,如前所述,我并不喜歡使用滑動錘子時產生的那種不穩(wěn)定的力。因此,一個更好的選擇是使用軸承擴展器,這種工具可以堵住軸承的中心孔,使您能夠使用滑錘和錘子將軸承平穩(wěn)且筆直地拆卸下來。
我個人比較常用Wheels Manufacturing出品的工具,他們的軸承擴展器工具為滑錘提供了一個導向孔,可以確保拆卸過程的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當然,如果您在尋找一個更經濟實惠(盡管可能不那么精致)的替代品,英國的Bearing Pro Tools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們的產品同樣能夠滿足基本的拆卸需求,只是在某些細節(jié)方面可能略有欠缺。
接下來,我們將介紹一些適用于半封閉設計軸承的巧妙拉拔器式工具。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這些工具的使用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軸承周圍必須有足夠、平坦且垂直的材料以供拉拔。如果缺少這樣的條件,您可能不得不再次求助于錘子。
在這里,我想特別提到Alt-Alt的Alt Drift工具,它采用了偏心設計,能夠巧妙地滑入軸承,并在內圈后面偏移幾毫米。這種設計非常獨特,可能需要觀看一段解釋視頻才能完全理解其工作原理。此外,我還想提一下Noble Wheels的拉拔器,它堪稱夢幻般的工具,徹底改變了游戲規(guī)則。然而,隨著該公司結業(yè),這些工具已經變得非常難買到。
▲這是Alt-Alt的Alt Drift工具。您注意到那個偏心形狀的部分了嗎?這個獨特的設計正是它的巧妙之處
▲其設計使得它能夠順暢地滑入軸承內部,并緊密地貼合在軸承后端。通過旋轉工具,可以將其杠桿作用施加在組件的前端面上,從而有效地將軸承拉出。
到目前為止,所推薦的工具主要是針對花鼓和后避震轉點的小型軸承。但是,如果您需要處理的是中軸或可能已經生銹的較大軸承,又該如何選擇工具呢?這些軸承雖然也會遇到類似的拆卸問題,但由于它們的尺寸較大,通常需要采用不同的工具。因此,這個問題值得單獨探討。
在處理這類大型軸承時,我個人特別推薦Enduro Bearings的基于螺紋的壓入式中軸工具。這款工具在設計和功能上都非常出色,能夠輕松應對大尺寸軸承的拆卸需求。
除了Enduro的工具外,BSC Tools的中軸拉拔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與Enduro的工具相比,它在某些方面可能稍遜一籌,比如間隙限制更大、設置時間更長、拉拔力相對較小。但盡管如此,它仍然優(yōu)于許多基于錘子的拆卸方案。
軸承被襯套阻礙襯套是許多機械師感到頭疼的源頭。襯套作為一種常見的特性設計,在機械結構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它用于控制軸承的預緊力,連接遠距離軸承以實現(xiàn)轉動,加固內圈以抵抗角力,以及在缺少軸承座的情況下確保軸承的正確安裝。然而,襯套的存在往往給維修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有時甚至讓經驗豐富的機械師也感到束手無策。
在自由花鼓體、全懸掛車架的座管支點和前花鼓等部位,你經常會發(fā)現(xiàn)隱藏的襯套。這些襯套不僅難以察覺,而且通常由相對較軟的鋁材制成,這使得它們在拆卸過程中極易受損。更令人沮喪的是,備用襯套往往難以尋找。因此,在處理涉及襯套的維修工作時,機械師需要格外小心謹慎,并準備好應對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挑戰(zhàn)。
▲襯套通常被緊密地夾在兩個軸承之間,這種緊密的配合有時會導致軸承拆卸變得異常困難。由于襯套與軸承之間的摩擦力,以及可能的過盈配合,使得拆卸過程需要額外的耐心和技巧。
▲在這個塔基中,隱藏著一個襯套,當拆卸軸承時,它便會在軸承后面顯露出來
在處理被襯套阻擋的軸承拆卸問題時,滑錘確實是一種常用的方法。盡管我承認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方法可能是無法避免的,但我仍然更傾向于尋找能夠保持軸承平整(或盡可能接近平整)的解決方案。
過去,我經常使用Wheels Manufacturing的擴展夾頭,并通常將其與支撐組件的方式相結合。這些工具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能完成任務,但偶爾會遇到夾頭設計過于鈍化,無法緊密地抓住軸承的情況——尤其是在襯套配合非常緊密的時候。此外,擴展式的設計有時反而會讓已經緊密的軸承變得更加難以拆卸——這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除了Wheels Manufacturing的工具外,Bearing Pro Tools的擴展器或盲孔軸承工具也是可選的方案。
當使用這類擴展式工具時,需要格外注意確保夾爪不會與軸承后方的襯套接觸。有些襯套和軸承的組合具有斜邊設計,允許使用這種類型的工具進行安全拆卸,但并非所有組合都如此。因此,在選擇工具和方法時需要謹慎考慮。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工具,如Alt-Alt的Alt Drift和Noble的拉拔器,它們的設計初衷就是解決襯套帶來的拆卸問題。Alt-Alt的工具設計非常巧妙,但只有在襯套能夠至少偏移1毫米的情況下才有效——雖然這在很多情況下是可行的,但并不總是如此。與此同時,Noble的工具則采用了另一種獨特的設計思路,但遺憾的是,現(xiàn)在已經無法購買到這款工具了。
▲這款已經停產的Noble提取器在設計上借鑒了Chris King花鼓工具的技巧,它采用分體式擴展器,可以根據(jù)軸承的寬度進行靈活調整
即使擁有了所有可用的工具,被襯套阻擋的軸承有時仍然會成為現(xiàn)代自行車維修中的一大難題。盡管我嘗試了各種花哨的工具和方法,但這種類型的軸承拆卸仍然讓我比預期更多地使用了錘子和滑錘。這確實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拆卸盲孔軸承
盲孔軸承拆卸是一個相對特殊的任務,它指的是在無法從軸承后方將其推出的情況下,需要從軸承最初被推入的方向將其拉出。這種拆卸方式在某些后避震轉點軸承上較為常見,為了應對這一問題,盲孔軸承拆卸器與滑錘的組合成為了理想的解決方案。此外,當軸承損壞且僅需拆除外圈時,盲孔軸承拆卸方法同樣適用。
我個人擁有一款表現(xiàn)出色的Enduro盲孔軸承工具,它的使用體驗極佳,能夠穩(wěn)固地抓住軸承,并具備顯著的卡扣設計,以便在緊密空間中實現(xiàn)精確定位。這款工具不僅功能強大,而且非常耐用。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用戶而言,它的價格確實偏高。
▲在處理卡住的壓入式花鼓軸端蓋時,我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是盲孔軸承拉拔器。經過多次嘗試和比較,我發(fā)現(xiàn)這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款拉拔器能夠牢固地抓住軸承,并輕松將其從盲孔中拉出,大大簡化了拆卸過程。
相比之下,市面上也有一些價格更為親民的通用盲孔軸承工具,這些工具在各大網購平臺上都可以找到。我使用過其中的幾款產品,而我最喜歡的是一款包含16件套的汽車工具包,其尺寸范圍從8到58毫米不等,包括拉拔器和滑錘。雖然這款工具的價格不是最便宜的,但其更長的夾頭和更寬的尺寸范圍使其在拆除爆炸式頭管軸承和深入自由花鼓體內的軸承時表現(xiàn)出色。無論選擇哪種工具,都需要注意不要過度擴展夾頭,以避免其斷裂的風險。
▲只需在網上搜索“十六件套盲孔軸承拉拔器”,你便可以找到與這款相似的工具包。這款工具包設計精良,適用于多種盲孔軸承的拆卸工作,既方便又實用。
總的來說,選擇合適的盲孔軸承拆卸工具對于完成這項任務至關重要。無論是高端的專業(yè)工具還是親民的通用產品,都有其各自的優(yōu)勢和適用場景。在選擇時需要根據(jù)實際需求和預算進行權衡。
總結
好吧,首先,我明白這些工具建議可能會被很多人忽視。如果你是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工具庫,那么我強烈建議你先購買一把不會留下痕跡的錘子,這種錘子既適合初學者使用,也能滿足專業(yè)人士的需求。
接下來,你可能需要一套基本的長平行銷沖頭,直徑大約在4-10毫米之間。這套沖頭將幫助你處理各種尺寸的軸承拆卸任務。
此外,一塊舊的木制砧板或類似的小木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你可以將其改造成一個不會留下痕跡的支撐面,理想情況下,可以在上面切出一個合適的凸起孔,以便更好地固定軸承。雖然這并不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案,但對于許多常見的軸承拆卸情況來說,它已經足夠應對了。
▲這個簡單且經濟實惠的設置,只要操作得當,就能展現(xiàn)出令人滿意的效果。圖中展示的中密度纖維板(MDF)邊角料,已經伴隨我多年,成為我拆卸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如果你渴望更深入地探索軸承拆卸這一領域的知識,我強烈推薦你訪問Alt-Alt的網站。盡管我并未因此獲得任何廣告費用,但我仍然要強調,他們網站上所展示的專業(yè)技術圖紙以及關于這個常被忽視的主題的詳盡指導,確實令人印象深刻。Alt-Alt的專業(yè)見解和對細節(jié)的極致追求,無疑將為你的軸承拆卸工作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持和指導。
責任編輯:Av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