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除了水平上管之外,公路車架尺寸還要了解什么
很多山地轉(zhuǎn)公路的車友都覺得公路車的設定一件很嚴謹?shù)氖拢驗檐囀忠诠奋嚿祥L時間保持同樣的姿勢,所以公路車設定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UCI規(guī)則的原因,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公路車架的造型都由前后兩個三角組成,一共8根管。通過每根管長度的改變,組成不同尺寸的車架,適應不同身高的車手。
在以前水平架鋼架時代,廠商需要生產(chǎn)十幾個尺寸的車架,在90年代捷安特推出壓縮架后,每個尺碼的兼容范圍變大,廠商可以減少一半的車架模具,所以各家紛紛跟進。車手只需要購買最接近的車架尺寸,然后對座墊位置和把組進行調(diào)整即可。
雖然現(xiàn)在選擇車架比幾十年前更簡單了,但選擇車架尺寸依然是不少人煩惱的一個問題。每個品牌的車架幾何都不一樣,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一般消費者在沒有深入研究的情況下更換一個不同品牌的車架會有踩坑的危險。
▲不同F(xiàn)itting體系對位點的測量可能有所不同
車手與自行車接觸的有三個地方:手、臀、足,分別對應車把手變位、坐墊、腳踏。這三個接觸點的位置是由車手的身材比例、肌肉強度、柔韌性決定的。專業(yè)Fitting是資金相對充裕的車手尋找合適幾何的一個捷徑。(對于“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王者”的“自然Fitting法”,如果有長期時間和精力的話,某種意義上可以通過不斷試錯來實現(xiàn),前提是自己的感受與理念是正確的)
對于某本書中提出的兩個理念:“宏觀適應者”、“微觀調(diào)整者”。“宏觀適應者”適應能力較高,對每個設定的不同感受不是很明顯,而“微觀調(diào)整者”在使用不合適設定的情況下則更容易受傷。
▲接觸點位置不變的情況下,車架幾何變化
當以上所述的幾個身體接觸點確定之后,車架就確定了嗎?并不,車架尺寸只是基礎,可以通過不同座管、把組的調(diào)節(jié)來達到相同的接觸點設定。當車架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nèi)時,就可以通過一定的配件選擇來組成一輛合適的公路車。
車架高度
車架的高度對于車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會關系到座高和彎把的最高高度和最低高度。很多品牌的車架碼數(shù)都是以立管長度來計算(即五通中心到立管頂部的直線距離),在水平上管的鋼架時代,立管長度往往和水平上管長度聯(lián)系在一起,在壓縮架普及化之后,概念被打破,憑借立管長度和水平上管長度選擇車架變得不那么靠譜。
值得注意的是,Stack大部分是不包括上碗組錐形圈的,可以通過更換碗組錐蓋提升車架的堆高值,但如今空氣動力學車架越來越多,部分整合了碗組設計,比如BMC Roadmachine 01的Stack計算就已經(jīng)包含了碗組在內(nèi),所以這點在選擇車架時需要注意。
一般來說,車架的Stack是有指定前叉的,因為一旦更換前叉,不同車架的前叉長度并不一樣,會對頭管角度、Stack等等產(chǎn)生影響。這個問題在定制金屬車架上比較常見。
對于落差比較大的車手,如果座高與車架立管長度相差過多,則可能出現(xiàn)座管長度不夠的情況。部分異形座管的車架,對于最低座高也有要求,下降到一定高度后無法繼續(xù)下降或者會卡住。一般情況下,建議車手選擇座高長于立管長度14-20cm左右的車架。
車架長度
在壓縮架普及之前,上管長度是衡量水平車架前伸的一個重要數(shù)值,相對來說比較固定。而壓縮架面世之后,上管長度其實是短于水平上管長度的,部分廠商的幾何圖把兩種長度都給出來了。
雖然水平上管長度為車架整體的長度提供了一個概念,但是隨著立管角度的變得更直,水平上管長度就會變小,但是車架的長度其實并沒有改變。反過來,立管角度變得越斜,水平上管長度就會變得更長,但車架的前端其實也沒有改變。(典型例子:老一代閃電tarmac的xs碼和s碼)所以水平上管長度在一定程度上會讓人對車架的長度產(chǎn)生誤解。(國內(nèi)還是有不少車友在用水平上管長度選車架,而且總是來問我xx身高該選多少水平上管長度的車架,我是很絕望的,我不會隔空fitting也不會隔空看病)
如果像cervelo、BMC之流,所有碼數(shù)的車架都統(tǒng)一立管角度,那么水平上管長度還是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而Reach(前伸值)是以五通中心到頭管頂部中心的水平距離計算,與Stack為一同引入的新一代幾何概念,將車架分為前后兩部分單獨計算,可以直接得出一個直觀的車架長度。比較遺憾的部分國內(nèi)外廠商依然沒有引入這個概念,需要自行計算。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市面上把立的選擇范圍很廣(60-140mm)但是各家廠商的長度計算方式可能有所不同,部分大角度把立會增加更大的前伸值。把立長度需要配合車架幾何來選擇,過長或者過短的把立都不太建議普通愛好者使用,過短的把立會使轉(zhuǎn)向過于靈活,在高速騎行時容易轉(zhuǎn)向過度從而發(fā)生事故,而過長的把立則可能發(fā)生轉(zhuǎn)向不足的情況,對于經(jīng)常處于高速集團騎行的職業(yè)車手,則更青睞長把立。對于普通車友,建議使用的把立長度為90-120mm。
坐墊后移值
坐墊前后位置對于踩踏來說至關重要,所以大部分坐墊的坐弓上都標示了非常精細的數(shù)值以供調(diào)節(jié)。但是坐弓的調(diào)整范圍始終有限,當調(diào)整范圍不足時,可以通過更換一根后飄值不同的座管來進一步調(diào)節(jié)。通過不同后飄值的座管,可以讓不同立管角的車架獲得一個相同的坐墊位置。(如圖)
亞洲人的四肢比例相對歐洲人較短,一般來說需要比較大的立管角,即比較直的立管來獲得一個比較靠前的坐墊后移值,或者使用直頭座管。但由于國內(nèi)公路車圈受到嚴重的買小不買大思想的影響,大量車友選擇的車架過小,立管角度無法匹配,在使用后飄座管后還要將坐墊推到很后。
車架站立高度
車架站立高度關系到的是什么呢?車手的跨高如果不足的話會產(chǎn)生的一件事就是,卡蛋。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車手會希望在更換一個新車架之后,習慣性地往前三角一站結(jié)果把蛋卡了。水平上管車架往往具有一個比較高的車架站立高度,也是不少車友更換近兩年較為流行的空氣動力學車架后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壓縮架在這一點上則顯得友好很多。
前軸距
前軸距指的是五通中心到前輪中心的直線距離,這對于評估一個車架前輪是否容易打腳很重要。前軸距主要取決于車架前伸值、前叉角度、前叉偏移量。前軸距一般來說,大于560mm是一個比較保險的范圍,這在大尺碼車架上一般不需要擔心,部分使用寬胎或者腳比較大、曲柄比較長的車手才會出現(xiàn)打腳的情況。
▲Shimano Fitting System報告
以Shimano Fitting系統(tǒng)來說,如果知道自己所需的幾何數(shù)據(jù)的話,只需輸入4項基本的XY軸數(shù)值,就可以在shimano龐大的數(shù)據(jù)庫中選擇一款車架,系統(tǒng)會推薦一個較為適合的尺寸,并給出所需的配件規(guī)格。但shimano系統(tǒng)不是每個城市的門店都有,這時候如果有一份自己的Fitting報告,在挑選車架時,除了可以在谷歌或者官網(wǎng)上查詢車架幾何,還可以前往https://geometrygeeks.bike/(感謝陳主任推薦),該網(wǎng)站有大量不同品牌的車架幾何數(shù)據(jù),搭配把立計算器,可以計算出把立的抬升與前伸值,確定所需車架和把立尺寸。
▲車架尺寸過大
壓縮架可以提供更多的座管外露長度和可調(diào)節(jié)性,但是如果超出調(diào)節(jié)范圍的情況下,車輛設定就會顯得不協(xié)調(diào),如上圖,就是一個車架碼數(shù)偏大的例子,少量的座管外露、過短的把立,不僅對外觀,對操控也會有影響。
▲車架尺寸過小
那么國內(nèi)廣外流傳的買大不買小就正確嗎?小車架固然可以通過長座管和長把立來獲得長度補足,但是過長的座管露出長度和墊圈高度則會影響強度,涉及到的是一個安全性問題,可能會有斷裂的風險,不建議上碗組錐形蓋加上墊圈超過50mm的高度。小尺寸車架如果要強行降墊圈,有可能會使腰部肌肉疲勞加快,在騎行過程中出現(xiàn)腰背部酸痛的情況,而大量墊圈不僅對強度有影響,也不美觀,相信每一個公路車友都不想當一個spacer man(墊圈俠)。
希望車友不要再受寧小勿大,不要再只看車架水平上管和立管選車,看官網(wǎng)推薦的身高區(qū)間選擇可能還靠譜點,少走彎路,少遇見不靠譜的商家。
責任編輯:Avalon
上一篇:公路車謎案:什么樣的公路車操控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UCI認證技師、Bike Fitter、器材黨、醫(yī)科狗、醫(yī)科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