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向高山致敬 川藏線14個埡口大盤點
美騎小編(微信號:meiqichuanmei):川藏線,去的人越來越多,但在那里,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畢生難忘的回憶。川藏線,14座高山,14個高海拔埡口,每一個都值得尊敬和銘記!
如果給出一個固定的關(guān)門時間,或者更進一步,把這個關(guān)門時間的計時鐘表撥到十六天或者少于十六天的位置,那么從成都到拉薩的2200公里川藏南線318國道,也就是所謂“中國最美景觀大道”上的自行車旅程,就不僅僅是一趟旅行,而是變得似乎有那么一點兒自我挑戰(zhàn)的意味了。想了一想,作為旅行與作為一種自我挑戰(zhàn)項目到底有啥區(qū)別呢?
作為旅行,假設(shè)某天天氣不好,大可以把這天作為休整日,可以洗洗衣服洗洗車,有條件的還可以泡泡溫泉放松一下;而作為挑戰(zhàn),寒雨中從清早出門一直澆到到晚上天黑,不要說下雨下冰雹,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得硬著頭皮推車出門。
作為旅行,面對無窮無盡的爛泥漿路,大可以放棄這段搭車而過;而作為挑戰(zhàn),厚厚的泥漿、車輛壓出的深溝,那些讓后輪打滑的翻漿路陡坡,你只能默默在心里為克服一個個困難而自已給自已喝采。
在四千米以上的高山埡口,雙手一整天浸泡在吸飽了雪水的手套中,十指痛如刀割......狂風(fēng)夾帶雨雪如萬千利箭向你射來,下坡時冷風(fēng)帶走你全身的熱量,哆嗦得像一片寒風(fēng)中的樹葉......
作為旅行,只要20塊錢,就可以擺脫所有這些苦楚,像大部分騎友一樣,坐在車?yán)、吹著暖風(fēng)、喝著熱飲,再美美地抽上一口煙;而作為挑戰(zhàn),既使前面還會遇到更多的痛苦,既使這路上所有人都放棄,只剩下你一人,你仍然會一路向前,你決不會放棄!
回想起在路上的每一天,一個很深的感受就是,川藏線每天都會變換著法子來考驗?zāi),要是這天沒變出新花樣,你反倒心里會發(fā)慌,因為你搞不清它今天又會變出啥花樣來。記得那天無視一切艱險、信心百倍地穿過通麥天險的次日早晨,我騎在通往魯朗的色季拉國家森林公園里,正享受著滿目綠蔭和光滑柏油馬路呢,想著一路以來318該出的難題都快出光了吧?我看你還能玩出啥花樣來,猛然就發(fā)現(xiàn)后輪輻條斷了兩根,哇靠!我就知道川藏線又給老子玩出新花樣來了:看你怎么在后輪斷了兩根輻條,輪子騎起來象“滾鼓龍”的情況下翻越4556米的色季拉山到林芝。
比起土石爛路顛得你渾身散了架、雨雪冰雹打得你無處藏身、爛泥翻漿騎得你腰酸腿軟等等特殊課目,騎行川藏線幾乎每天都必須面對的困難就是翻越一座座高海拔的高山埡口。幾乎每晚入睡前,我都會從包里翻出川藏線的高程表,長時間地注視次日要翻的高山埡口,默默地計算海拔上升距離,比照前面已經(jīng)翻過的山口,估算困難程度,為自已次日的騎行作好心理準(zhǔn)備。
我自認為經(jīng)過多年的練習(xí),對于爬坡,自已不算高手至少也算老手了。10公里爬坡,海拔上升600米,平時獨自騎行是42分鐘到頂,比賽時可以跑到37分左右;騎小環(huán)線76公里全程上下坡,只需要跑3個半小時;而長途平路騎行,心里也有個譜,比如到麗水來回320公里,騎了15小時;青田來回176公里,5小時45分。所以剛開始騎行川藏時,根本就沒把每日的行程放在眼里,就算是每天高程爬升1000米,充其量就是個小環(huán)線,當(dāng)然也考慮到影響體力的各方面因素,但實際騎行時還是發(fā)現(xiàn)有些低估了困難。第一是負重的增加,長途旅行的車子自重比平時騎的賽車要重得多,還有馱包,空重是10公斤,加了登山鞋以及水瓶后會更重一些;第二是在家是偶而騎一次狀態(tài)良好,而川藏線上每天從出門開始騎,早點收工是5點40分,晚點收工就是晚上8點,幾天下來疲勞就會堆積起來;第三是吃、住條件根本無法與在家相比,飲食習(xí)慣被破壞,營養(yǎng)狀況也很一般;第四是高海拔帶來的體力嚴(yán)重下降,海拔3000米以上、尤其在4000米以上時,體力下降更為嚴(yán)重,劇烈運動時自我感覺心率很高,平時在家時爬坡只要降低一點強度,常自夸可以連續(xù)爬上一整天也不累,但318國道上所有4000米以上的埡口還是讓人倍受折磨;第五是所有因素綜合下來,爬坡的速度大減,在家爬坡可以13-17碼,在川藏線上就是7-10碼,在4000米以上爬坡,常常不得不騎10-20分鐘就下來休息2-5分鐘,讓心率降下來一點再接著騎,這讓整個過程更顯漫長難耐了。
正因為爬長坡整個過程所經(jīng)歷的漫長煎熬,也讓你在勝利到頂時內(nèi)心充滿一種難以言表的愉悅之情。這種愉悅不是因為你征服了這個高山埡口,而是你在心里又一次征服了內(nèi)心的自我。也正因為此,對一路經(jīng)過的每個高山埡口都充滿了尊敬,騎完了川藏線,最深的感受就是,這一路沒有一個4000米以上的高山埡口是容易的。是的,這一路所經(jīng)過的每一個高山埡口都值得讓你尊敬!
1、二郎山
二郎山是川藏景觀大道由成都出發(fā)后所過的第一個埡口,翻過二郎山,就進入由六江流域所組成的大橫斷山區(qū)。2001年修通的二郎山隧道,替代了原來翻越埡口的盤山公路,隧道口海拔2130米。當(dāng)年讓范春歌流淚的二郎山埡,如今也因為隧道,二千多米海拔翻越起來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二郎山屬于邛崍山系,這是在回程的飛機上所拍,可以看到由二郎山、牛背山等所組成的川西第一列大山如同大壩般,將盆地上空如潮水般的云霧攔阻在高原以東。左側(cè)群山之上、直指云天的金字塔尖形山峰,就是蜀山之王——貢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