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單車城游記】一輛童車游版納(1)
寫上一篇“單車城游記”應該是年初的事,眨眼已是年底了,因工作的原因來到了祖國的西南邊陲——西雙版納,如夏天般熱烈的天氣,再次激起了我騎車游城的欲望。很可惜,在景洪市(西雙版納州政府駐地)的大街上,全是共享電單車,并沒有共享單車可騎。
▲景洪市街頭的電動自行車流
因為,在景洪市的駐留時間也就十天半月的樣子,租車找不到地方,只得在閑魚上翻找,總算是相中了一輛(主要是價格誘人),賣家只放了一張圖,一輛白色的折疊小車,目測自己可以將就著騎。和賣家約好時間,在西雙版納著名的湄公河星光夜市附近交易。車和我預期的差不多,車架偏小,是一輛適合少年騎行的小車,轱轆、車閘、傳動系統(tǒng)沒啥大問題,前叉里的鋼珠可能已經散花,曠量有點大,上路沒問題,舒適性、操控性要打點折扣。不過就80元的交易價格,還能要啥自行車?!
▲身價不高,背景還不錯
出了星光夜市,我便騎車直奔市區(qū)西北部的融創(chuàng)樂園辦事。雖說只是20吋的轱轆,也不能變速,但騎起來還算輕快。事后返回酒店途中,才算是倒出工夫仔細看看沿途的風景。
景洪市的城市規(guī)劃有些隨意,或者說也沒有什么嚴謹的規(guī)劃,道路的走向與銜接給人的感覺也很隨機,這可能與市區(qū)散亂分布的寨子有很大關系,再加上機場和高鐵站對通行道路的分割,雖說是一座小城,卻總能看到擁堵的場景。
▲流沙河大橋,站在橋頭可以看飛機降落
▲即將降落嘎灑機場的飛機
今天,我沿著機場西部的道路,由北向南騎行,一路上參觀了好幾個寨子。
過了流沙河大橋,道邊一塊略顯滄桑的大石頭上勒刻著“曼景傣”三個漢字及對應的傣族文字,同時還對村寨的歷史進行了簡要介紹。這是一座始建于764年的寨子,對應的是中原王朝的唐,哪怕是盛產古村落的江浙皖,也沒有幾個村落有如此久遠的歷史可以追溯,忍不住騎車拐了進去。不過也不能太當真,有歷史并不代表有歷史久遠的遺存。
距寨門口不遠便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傣陶小院”,院墻上鑲嵌了許多帶有花紋的碎陶片,以及一些圓形的裝飾性陶器,窗臺上擺滿了植有多肉的花盆。此時,正好有寨子里的居民騎車經過,笑著問了我一句:“好看吧?!”我也大聲回了一句:“好看!”
▲傣族陶器
繼續(xù)沿著寨子里的主路向前騎行,走到頭便是曼景傣佛寺,隨說佛殿屋頂以及金塔都一些脫色,但氣韻猶存。尤其是大殿后院有一尊立于睡蓮池中的女性人物造像,將女性的美刻畫的淋漓盡致。
離開曼景傣寨子繼續(xù)向南騎行,也就五六百米,便是非常熱鬧的曼邁村農貿市場,進去逛了一圈,吃了一根地道的傣族烤竹筒飯。無論是剝掉竹皮的過程,還是裹著竹膜的糯米飯,整個食用過程有點像吃香蕉。既然是竹筒飯,靈魂當然在竹筒,嚴格來說應該是竹膜,也正是這層薄薄的竹膜賦予了竹筒飯?zhí)赜械那逑阄。曾經在好多城市看到有攤販在用兩塊老竹子合在一起重復做竹筒飯,其意義可能也就!坝弥裢沧龅娘垺边@一層了,至于靈魂,沒有!
除了竹筒飯,市場里還有人在賣云南特產的牛肝菌、酸角,以及一些我從沒見過的果實。
▲酸角
▲牛肝菌
▲叫不上名的果實
離開市場,剛要踩踏著車子快速南行,突然又看到了曼邁龍的寨門。順勢拐了進去,一直騎到頭,是一段略陡的小坡,爬上去便是曼邁龍佛寺。佛寺、佛塔是傣族村寨核心的建筑,每個村寨至少會有一座。所以說,無論進入哪個傣族村寨都會看到佛寺、佛塔。曼邁龍佛寺應該是剛剛修繕過,佛寺、佛塔的裝飾金光閃閃,幾乎沒有一點瑕疵。傣族人民對金色可以說情有獨鐘,在公共建筑中,金色可以說無處不在。
其實,我最開始的導航設定是“景洪市曼廣龍”佛寺,因為這座佛寺已被列入景洪市文保單位名錄。這座佛寺的地理位置比較高,需要爬數十級臺階才能抵達,佛寺大殿前的空間有限,拍不出佛殿的全景,但是站在佛殿的欄桿前,卻能眺望整個景洪市,嘎灑機場的跑道就在眼前,可以清晰地看飛機不停的起飛、降落,雖說聲音有點吵,但絕對是一個發(fā)呆的好地方。
▲曼廣龍佛寺晾曬的僧服
▲曼廣龍佛寺的铓鑼
▲曼廣龍佛寺的鼓
今天就啰嗦這么多吧。
責任編輯:Ting
上一篇:走四方(12):敦煌冷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