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端午舟山尋景記
轉眼間就來到了濱海大道的精華處,引入眼簾的是連接舟山本島和浙江海洋大學的“新城大橋”,這座小島雖然沒有名字,但是被海大占據了三分之一的位置。順著濱海大道的步道一直走,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小港口,港口下停留著四五艘漁船,漁船上或是晾曬著漁網,或是漁民在洗漱身子,亦或是在喝茶飲水,好不愜意。
整個步道非常寬闊,偶爾會看見爺爺奶奶帶著孫子孫女在步道上玩耍,還有釣魚的,雖說岸邊那么噪雜那么臟亂,卻還有不少愿意等待魚兒上鉤的釣者。因為舟山本島周邊有無數個小島,小島和其它小島之間又連接得很近,兩處地方之間的淺灘就成為了鳥類的繁衍地,好多白色的海鳥(推測應該是。。。白鷺?),那種一邊騎車在海邊,吹著海風,海鳥陪伴著的感覺真的是太棒了!
整個濱海大道的南邊會有很多小島,但我隔岸觀察這些小島都沒有什么特別的,而且還因為離本島特別近,導致上面并沒有什么額外的建筑物或者道路,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比如供卸貨用的吊機或者平臺,而且個別較為大一些的島嶼是有橋梁相連的,其它更小的島嶼想要過去只能委托漁民幫忙了,
浙江海大
在濱海大道的三座大橋中,其中車流量最多的那一座“新城大橋”可以連接去到浙江海洋大學,其實我對這所學校沒啥印象,也不知深淺,但覺得其非常厲害的一點是整個小島的三分之一都是它的,而且還有一個伸出海面 500 米的漫步道,這我就十分喜歡了!
在漫步道上還有一座燈塔,推測估計是供返程的漁船做定位用的。那天下午正值晚飯飯點,路過海大門口很多學生正在等公交車或者是滴滴,看著他們這些青春陽光的面龐,確實好想回到學校,不過一想到自己的大學生活,好像也沒有什么值得念想的,假期不是去實習就是在找實習的路上,現在越想越郁悶,為什么要把自己最后無憂無慮的青春時光白白浪費。
海大的附近全是一些舟山本地的海洋監(jiān)測局或者氣象站疑惑海關之類的政府部門,雖然整個舟山人口不多,但是這些配套的政府機關可是一個不少,小小的島上居然能夠塞下這么多的機關,而且另外的三分之一還是高檔小區(qū),果然江浙滬一帶的有錢人會玩。
氣象臺爬坡
第二天出門時先去了氣象臺賽段,是環(huán)舟山本島半圈的第一個賽段。進入這個賽段需要先從南到北穿越整個定海區(qū),最終從兩旁都是鐵皮防護欄的小路上去,一開始我還擔心走錯看了幾次地圖,后來發(fā)現前面有騎友才安心。
整個氣象臺賽段其實就是一座山道,你可以理解為跟北京譚王路差不多,放坡下去就會到達白泉鎮(zhèn),補給不用擔心。賽段上沒有多少車,坡度適中,最陡處應該在 11% 左右,整體平均坡度在 5% 左右,因為剛下完雨,路面上還是有水,天氣整體也比較濕熱,剛開爬一會就覺得比較難受,路上也沒有很特別的景色,就正常吧~不過我沒騎完完整的氣象臺爬坡,因為該賽段有后半程會騎進一個岔路,岔路的下面是海葬紀念碑,剛開始我還沒理解到位什么是海葬,還下去看了一眼,這一看可把我嚇得夠嗆,這玩意就是死去的當地人選擇了海葬,最后弄了個紀念碑在這里統(tǒng)一紀念,看碑上還有一半的位置,而且過世時間基本上都這兩年的時間,前面還放著沒有完全凋零的鮮花。
當時周圍沒有一個人沒有一輛車,只有我這個不知道海葬是啥的小朋友獨自一人站在紀念碑前,想想就后怕,趕緊推車走人。當時我越騎越感覺奇怪,為啥這個賽段要設置在紀念碑附近,而且這紀念碑并不是紀念什么古人,而是就近的居民過世后選擇海葬的統(tǒng)一墓碑,這相當于進公墓里騎車啊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