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橫穿歐洲17國之德國:海德堡偷心之城
美騎編輯按:flyingwsh是一位崇尚“極簡單車旅行”理念的騎行愛好者,此前他參與了某珠寶品牌的文化體驗活動——騎行歐洲,本篇分享的是他此次騎行之旅經(jīng)過的第十四個國家。
德國的騎行路線
經(jīng)過捷克段的騎行,絲路任我行騎行文化之旅來到第十四個國家:德國。
德國段的路線為:霍爾紹夫斯基廷( 捷克 )-雷根斯堡-慕尼黑-奧格斯堡-烏爾姆-斯圖加特-海德堡-法蘭克福-美因茨-基恩-特里爾-盧森堡。
D59:霍爾紹夫斯基廷-雷根斯堡(入境德國)
德國邊境只是一個石柱顯示著地名,看不明白,于是爬了上去拍了張打卡照片后,正式開啟德國的旅程。
德國是這次穿行過程中最大的國家,也是停留時間最長的申根國,所以我申請的也是德國的申根簽證。
初到德國,風和日麗,騎得溫馨又從容,不過還來不及道一聲:“多多關照”,便被過往車輛的按的喇叭聲驚著了。
根據(jù)我這一路的經(jīng)驗,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情況下,很少有汽車會對自行車按喇叭,那么一定有原因,果不其然,剛進德國不到20km就被開著寶馬警車的兩位女交警攔了下來,告訴我這條路是高速路,自行車不能走,讓我在前面出口下高速,說完就開著警車離開了,慶幸的是并沒有對我罰款,后來有騎友告訴我,在德國高速路騎車是會被罰款20歐元的。
其實從捷克到德國的道路莫名其妙就變成了高速路也搞得我很懵逼,難怪我剛上20號公路的時候覺得德國人開車好虎啊,嗖嗖的……而且他們的高速很多不限速,而且竟然沒有應急車道。太可怕。
城與城之間專門規(guī)劃出的自行車道讓我非常驚喜。
但是缺點也是有的, 比如自行車道上的指路牌沒有大的地名,對于國外陌生騎友基本沒有參考意義,所以遇到路口會經(jīng)常停下來在手機上查看路線,另外道路連接的都是村與村之間,補給不大方便。
優(yōu)點是和機動車道完全隔離,非常安全,有時候離開大路拐到森林里,在大自然中騎行非常舒服。
于是一路沿著單車徑穿過漂亮的田野和鄉(xiāng)村來到今天的目的地— 雷根斯堡 。
雷根斯堡位于上巴伐利亞州,多瑙河與雷根河 的交匯處,是一座保存很好的中世紀古城。
其中位于古城區(qū)的 雷根斯堡 石橋是最為有名的建筑,也是雷根斯堡的象征,站在橋上或者河邊,看到的基本就是這座城市最美的一面。
古城區(qū)我沒什么要說的,一如既往的千篇一律,能說的話在前面幾個國家的游記里都說完了。
德國人非常喜歡騎車,自行車也被他們最大化的利用了, 比如在自行車前后面掛各種的拖車,遛娃買菜托東西非常方便。
在我看來,德國騎行者最大的福利便是整個國家對他們的尊重和提供的便利。
比如在火車站旁有專門停放自行車的場地,而火車上也提供專門停放自行車的車廂,這一定是讓國內騎友非常羨慕的一點。
D60:雷根斯堡-慕尼黑
路邊草坪的顏色層次感很強,一片綠一片白,走進一看,原來沒被太陽曬到的草坪上都是白霜。
昨天誤上高速沒被罰款已經(jīng)是幸運,今天還是老老實實的都按照自行車道走。
德國的自行車道也是有套路的,城市里路面平整度很好,到了鄉(xiāng)村,就開始斷斷續(xù)續(xù)的出現(xiàn)土路,沙石頭路。
利用在路邊吃漢堡曬太陽的時間,我也不忘做點研究(還是吃得太飽)。
根據(jù)我的觀察,在德國,出租車都是用奔馳,而警車都是用寶馬。
說起這兩個汽車品牌,不得不佩服當時翻譯者的神力。
Mercedes Benz直譯應為梅賽德斯 · 本茨,名字取創(chuàng)始人姓的部分,被譯為奔馳,感覺洋氣不少。
而BMW本是巴伐利亞發(fā)動機制造廠的德文首字母縮寫,也就是我現(xiàn)在騎行的這個州的名字,想當年如果翻譯城巴伐利亞牌汽車,檔次掉得不是一點半點的,給我感覺巴伐利亞牌更適合拖拉機吧,而翻譯成寶馬,堪稱神來之筆。
進慕尼黑前的一段自行車道環(huán)境極好,道路沿著河邊,穿梭在森林里,為了配合這種氣氛,道路面也是極其原始的。
安聯(lián)球場和拜仁,曾經(jīng)非常喜歡足球的我竟然感覺有點陌生,上次接觸足球還是在大學,畢業(yè)后再也找不到能一起踢球的伙伴,只能在實況游戲里縱橫足壇,再后來喜歡上騎車,多少是因為這個運動一個人也能做,而現(xiàn)在實況足球到多少代了我已經(jīng)不關心了,僅以次此打卡照祭奠曾經(jīng)的往事與歲月。
在慕尼黑眾多景點里,我主要篩選出三個我比較感興趣的,一個是安聯(lián)球場,一個是英國公園,還有就是特蕾西亞草坪。
安聯(lián)球場之后便到了這個英國公園,公園占地面積非常大,是歐洲最大的城市花園之一。
公園里自行車道縱橫,充滿各種元素,湖泊, 大樹 ,草坪,溪流,如果你騎車來一定要進去騎一騎感受一下。
瑪利亞廣場位于慕尼黑老城區(qū)的中心,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人群,熱鬧而擁擠。
在慕尼黑的壓軸大戲留給夜晚的特雷西亞草坪,草坪廣場本身并沒有什么特色,但是這次時間正好碰見慕尼黑著名的啤酒節(jié),于是被布置成巨大的游樂場,當?shù)厝藭泶┌头ダ麃唫鹘y(tǒng)服裝參加。
關于啤酒節(jié)的信息:1810年,巴伐利亞王儲路德維希一世和新娘特蕾西婭在此舉行婚禮,擺酒設宴,與民同樂。為紀念這場盛大婚禮,此后每年的9月至10月都在此舉辦大型慶;顒,也就是慕尼黑啤酒節(jié)的由來。
D61:慕尼黑-奧格斯堡
當慕尼黑十月節(jié)遇上國慶節(jié),最暴力最直接的表現(xiàn)便是將住宿費推到平時的三倍有多, 慕尼黑 不再適合多呆一天,雖然遇到下雨,我還是毅然決定逃離慕尼黑。
今天下雨,然后城外遇到逆風,風景被灰暗的天空奪走,于是沒得看沒得玩,一路騎得非常煩躁。
奧格斯堡城外的沿河自行車道基本都是砂石路,直到通過一個小型水電站之后,便是平整的道路直通城內。
奧格斯堡是計劃外的的目的地,因為慕尼黑的房價以及對歐洲城市的審美疲勞,我決定臨時變通一下,原本是計劃在慕尼黑,斯圖加特,法蘭克福各呆一天的,現(xiàn)在決定這些城市不用多呆了,將兩天的行程化為三天騎,可以每日一城的節(jié)奏慢慢體驗德國。
今天便是用來彌補原本在慕尼黑停留的一天,這也讓我遇到了一個很有顏值的小城——奧格斯堡。
市政廳前的馬克西米利安大街便是奧格斯堡最熱鬧的地方。
這里匯集了很多老式建筑,以及幾個小有名氣的噴泉, 比如大力士噴泉,奧古斯都噴泉,墨丘利噴泉。
雖然這里距離慕尼黑70多公里,但是住宿價格也有受到影響上浮,今天同屋的一位韓國女生,就是因為慕尼黑住宿太貴,逃到奧格斯堡,打算明天去慕尼黑逛一下啤酒節(jié)就離開……
看來這節(jié)日不僅拼酒量也拼錢包啊,可怕可怕!
當然因為對啤酒節(jié)沒有特別的執(zhí)念,我更加喜歡相對寧靜的奧格斯堡。
D62:奧格斯堡-烏爾姆
雨后迎來一個晴天,但是逆風的情況并沒有改善,感覺從捷克開始,風都是從西往東吹,而我大部分時候都是從東往西騎……。所以怪我咯。
風就這樣一只吹,有時候我就想靜靜的坐在自行車道上,不想說話不想動,就讓我在風中安靜的嚼會兒餅干……看看德國的黃土地。
在德國騎行,有一項事情你必須了解。
那就是你在超市每買的每一瓶飲料,都會對塑料瓶收0.25歐的押金,等你喝完將瓶子可以找到超市里的回收機器,將塑料瓶放進去后會給你一張紙條,購物的時候可以用來抵用現(xiàn)金,這時一種很環(huán)保的回收方式,只是有時候瓶子的押金比里面的水都貴。
在德國你要是看見街邊有人在垃圾桶里撿游客扔掉的瓶子就不用奇怪了,是我我也撿,一個2元錢。」
在德國騎行,還有另外一件事你需要了解的。
這就是我除了LIDL超市以外必須要安利的,德國的rewe超市,這個連鎖超市在德國非常普及,最大的亮點就是里面的熟食,貨真價實,物美價廉。
rewe里面的漢堡真的皮!實!食材事直接從一整塊肉上給你切下一片超厚的肉,夾著面包,擠上番茄醬,就這么簡單,很直接,很硬核,這肉有1.5cm厚我會亂說嗎?
而價格只要2歐,溫馨又感人,騎行途中補給利器。
多瑙河畔的烏爾姆第一印象,好似童話世界,很遠很遠就能看見一座高大的教堂矗立在城中。
這座教堂是烏爾姆的地標,也是烏爾姆人的驕傲,教堂主塔高達161.6米,超出舉世聞名的科隆大教堂4.6米,是德國最高的教堂。
相傳這座教堂修了600年才竣工,其中500年都處于爛尾階段,500年啊,悟空都從五指山出來了。
在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嘗試攀登烏爾姆教堂,居高臨下的欣賞這座城市,但是今天的這個天氣,我是放棄了。
烏爾姆另一個值得被提起的便是這里曾誕生了近代最近杰出的物理學家,被稱為人類最聰明大腦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感覺烏爾姆在這點上很低調,沒有怎么拿愛因斯坦做文章,因為我逛了很多地方,才在一個類似學校里的地方找到一座愛因斯坦的雕塑,很調皮的樣子。
如果要想找道這個愛因斯坦噴泉,可以嘗試在地圖上搜索:Einstein Brunnen
烏爾姆的標志是麻雀,如果細心你能發(fā)現(xiàn)很多的麻雀雕塑,散布在老城區(qū)街道的各個角落。
烏爾姆小鎮(zhèn)風情的精髓體現(xiàn)在靠近河岸的漁人區(qū),這里曾經(jīng)是漁民和制革工人聚居的地方。
整個小鎮(zhèn)沿著小河流而建,注入多瑙河的小河流在這組成水網(wǎng)將整個小鎮(zhèn)圍繞,你可以伴著小河行走,跨過小橋,慢慢體驗這座小鎮(zhèn)安靜祥和的韻味,我想住在這里的人真是享受。
烏爾姆這個很少出現(xiàn)在游客旅行清單里的城市曾經(jīng)非常輝煌,1500年左右發(fā)展到了巔峰,曾經(jīng)是僅次于紐倫堡的帝國第二 大城 市,當時有一首民謠這樣寫道:威尼斯的武力,奧格斯堡的繁華,紐倫堡的幽默,斯特拉斯堡的大炮,烏爾姆的錢,統(tǒng)治著這個世界!
D63:烏爾姆-斯圖加特
早上7點吃過酒店自帶的早餐后,從地下車庫取出自行車,踏上今天的征程。
早晨的烏爾姆非常陰冷,天色還處于黑暗和黎明之間。
穿出森林,來到一片廣袤的草地,空氣中彌漫著豬屎的味道,沿著氣溫的方向,我看見成群的豬在草地上奔跑,額,知道有放羊放牛的,今天算是看見放豬的了。
雨勢漸大,風在嚎叫,沒有手套的那只手很快就沒什么知覺了,我能怎么辦吶……我只能把包里多余的襪子套手上了……那畫面充滿無助與無奈啊!
淋了很久,襪子也打濕了,手繼續(xù)麻木,終于遇到了一個候車站,趕緊進去躲一躲,
自從進入德國以來,不是逆風就是下雨,我深深的感覺到德國不歡迎我。
等了半個小時也沒見雨有減小的趨勢,不能一直躲在候車站里瑟瑟發(fā)抖,只能選擇冒雨繼續(xù)前行,直到來到一個山坳里的小鎮(zhèn),雨終于是停下了,鞋子已經(jīng)完全打濕,發(fā)麻……
放坡下去冷成狗,然后又開始爬對面那個大坡,又熱出一身汗……
今天路上唯一只得懷念的是在一個小鎮(zhèn)上偶遇當?shù)厝说亩质袌觥?/p>
這種本地人的集市可遇不可求,于是我決定推車進去閑逛一下,看看當?shù)厝说纳睢?/p>
二手集市就圍繞著街區(qū)道路擺攤,大致是一個十字形狀,人來人往,規(guī)模還挺大。
然而就在我以為今天可以順利到達目的地的時候,終于還是出岔子了。
狗屁的大吉大利還沒完全結束,在自行車穿梭在田野間時,由于下過雨,在田里耕作的拖拉機將黏土帶到了自行車道上,然后我的車騎著騎著就感覺蹬不動了呀,下車一看剎車被土卡成這樣,德國的土啊,你為何這么粘?最后推都推不動,簡直是噩夢。
氣得我真是想罵日了狗。。〔恢烙芯鋗mp當講不當講。!
最后我也只能扯地里的白菜葉慢慢擦掉一些,勉強可以騎了,于是龜速般的來到被稱為速度之城的斯圖加特。
這座神奇的城市誕生了奔馳,保時捷,邁巴赫這些重量級的品牌,不過跟我沒啥關系,反正我也買不起 ,哈哈哈。
斯圖加特的市區(qū)也是坐落在山坳里的,所以最后一段路全程下坡,順便幫我把剎車邊上的泥土磨掉……輕輕的我來了,不帶走一絲泥土。
等我洗漱完畢出去刷街時,竟然開始出太陽了,真是小確幸!
還好這及時的陽光溫暖了我,今天遭遇差點讓心態(tài)崩了,不應該啊!
斯圖加特火車站,龐大而有氣勢的建筑,頂上還有奔馳的標志,看來這座城都以奔馳為傲。
其實我最想看的是被譽為全球最美圖書館之一的斯圖加特市立圖書館,一路沿著城區(qū)騎過去,卻無奈遇到放假關門,只能遺憾的看看它神似巨大魔方的外觀了。
位于王宮廣場一旁的業(yè)街和春熙路差不多,但是……周末這里除了賣吃的店鋪,其他商場全部關門歇業(yè)了,這真是奇景,要知道在中國,就算過年期間春熙路的商店都是不會關門的。
王宮廣場是斯圖加特無可爭議的中心,廣場上的噴泉、音樂廳和紀念碑,以及街道兩旁的栗子樹是廣場的標志。
在九月的最后一周,王宮廣場會舉行啤酒節(jié),非常熱鬧,當?shù)厝舜┲鴤鹘y(tǒng)服飾也非常帥氣和漂亮。
夕陽西下,咕咕叫的肚子才提醒我今天連午飯都還沒吃。
為了彌補今天大傷的元氣,慰藉一下被各種悲催遭遇摧殘的內心,我決定嘗試一下德國著名的烤肘子,結果端上來一看非常巨大,我使出騎完90公里并且沒有吃午飯的洪荒之力, 居然連一半都沒有吃完,于是只能打包,如果明天路上蹬車無力的時候,咬一口,定能夠功率滿滿!哼哼
這家餐廳的品質還是不錯了,如果你想嘗試豬肘可以考慮一下,不過一個豬肘足夠兩個人吃了。
店名叫:Restaurant Ochs-n Willi (Ochs'n Willi)。
D64:斯圖加特-海德堡
我到現(xiàn)在都不相信,在出斯圖加特的早晨,我竟然迷路了,在老城區(qū)繞了一圈,直到騎到席勒廣場,才找準位置,有點邪門了。
清晨,在斯圖加特的一處公園里,為了倡導綠色出行,有一群人為來往騎行的人們提供面包牛奶和咖啡,看見我騎車過去,招呼我去領蛋糕,于是我也不客氣的吃了一份。
每次進大城市或者出城都是最麻煩的事情,自行車道有時候會被堵或者改道,以至于和地圖上顯示完全不一樣。
路過保時捷博物館,這次到斯圖加特奔馳和保時捷博物館都沒有安排去參觀,的確對各種豪車提不起興趣。
順利到達海德堡,在超市補給,發(fā)現(xiàn)鎖在路邊的自行車慘狀,真是觸目驚心,它們一定有一段傷心的故事。
位于內卡湖畔的海德堡是嚴謹?shù)牡聡耸惆l(fā)浪漫情懷的最好寫照,被歌德譽為的偷心的城。
矗立在王座山之上的城堡是 海德堡 的標志,可以選擇攀登石梯而上,也而可以選擇乘坐電梯。
站在海德堡城堡上可以將海德堡全景收入鏡頭,遠遠望去,悠悠的青山,內卡河的綠水,錯落有致的老城,尖頂古老的教堂,就像一幅大畫卷。
穿過海德堡老橋來到對岸,沿著內卡河邊騎行,可以看見 海德堡 最美的風光組合,它們是內卡河,海德堡老橋,海德堡城堡,圣靈大教堂,以及沿岸的各色房屋。
海德堡是歐洲的文化重鎮(zhèn),海德堡大學也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從這所學府走不計其數(shù)的知名學者,其中包括哲學家黑格爾,這個人分量太重,哲學太高深,暫且不談,其中還有一名海德堡大學的學生,他的發(fā)明卻是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他就是世界上第一輛實用自行車的發(fā)明者卡爾·德雷斯,沒有他的發(fā)明,估計也沒有我現(xiàn)在這篇游記什么事兒了。
D65:海德堡-法蘭克福
路上風景平平,唯一的亮點就是逛超市看見大肉排,1.29歐的巴掌大的肉排骨,沒忍住,買了兩個背背上。
然后一路馱著兩個肉排骨來到繁華的法蘭克福。
似乎德國有幾個法蘭克福,這個法蘭克福加了后綴,指明是美茵河畔的法蘭克福。
這座城市是德國的金融和交通中心,全球會展城市,歐洲央行所在地,高樓大廈也一下多了起來,據(jù)說這里是歐洲少數(shù)有摩天樓的城市之一,歐洲最高的十座建筑有八座在法蘭克福,因此在法蘭克福能夠感受到不同的都市氛圍。
美茵河是萊茵河的一條支流,也是法蘭克福的母親河。
橫跨美因河的橋梁里,綠色鐵橋人氣最旺,和很多國家有名的橋梁一樣,被俗氣的掛滿了花花綠綠的同心鎖,這些鎖即鎖住了情侶們對愛情的祝愿,也鎖住了他們對愛情的不自信。
在歐洲央行大樓前,碩大的歐元標志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來打卡。
今天的主打注定是美茵塔。
美茵塔是歐洲第一棟全玻璃外墻的高層建筑,高約200米,門票7.5歐,電梯直通塔頂,樓頂天臺是鳥瞰法蘭克福夜景的最佳方式,你將看到法蘭克福商業(yè)與文化,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完美交融的一面。
我覺得傍晚時分登塔是最好的時機,你可以看到法蘭克福絢麗的日落和欣賞這座現(xiàn)代城市的絕美夜景。
隨著太陽慢慢墜入地平線,在夕陽的余輝中,城市的燈光漸漸亮了起來,360度照亮法蘭克福夜景的美,在美因塔上也可以看見遠處繁忙的法蘭克福機場,一架架飛機頻繁的起降,又漸漸的消失在天際。
法蘭克福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匯聚來自全世界的旅客,他們的歐洲之旅從這里開始或者結束。
D66:法蘭克福-美因茨
告別法蘭克福,一路沿著美茵河騎行,法蘭克福最有風情的便是美因河畔,對岸林立著高樓,河上架設的各種橋梁。
今天的目的地是美音河和林河交匯處的美因茨 ,它是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
在做計劃時,我對這個城市毫無了解,之所以選擇它,是因為我覺得這個地名很好聽。
周末,在美因茨的河邊,樹木遮蔽的林道上,當?shù)厝藬[起攤位組成一個二手交易市場,在德國二手交易好像很流行,這也是我第二次偶遇二手市場了,老規(guī)矩我會推車進去逛一逛。
這次二手市場的主題是各種收藏家當,衣服鞋帽,CD唱片,畫卷圖書,玩具擺件,相機鏡頭,都被零散的擺在了地上,許多當?shù)厝嗽谶@里尋找各種舊物古董!
這次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售賣自行車配件的攤位,很多自行車的零配件我都叫不上名字,應該有些年代了。
美因茨也擁有德國最華麗的教堂,在我看來,這個教堂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和其他教堂不一樣的畫風,更像一座城堡,富有童話色彩。
教堂的一側是菜市場,另外一側則比較有趣,教堂下方的廣場圍滿了各色年輕男女,對酒當歌,放在國內可能會覺得是大型相親現(xiàn)場,而在這我覺得應該是一個小型啤酒節(jié),因為在德國也只有啤酒節(jié)可以聚集這么多年輕氣盛的人氣。
教堂我已經(jīng)不感興趣了,啤酒節(jié)也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于是只能開啟刷街模式,到處走走停停拍拍。
今天最后的鏡頭交給一位騎著小布來賣唱的歌手,文藝范爆表。
從他旁邊停放的小布折疊車來說,我想他可能缺的不是錢……
D67:美因茨-基恩
現(xiàn)在開始的每一天,都是我離家最久的一天,上次記錄是 東南亞四國 的66天。早上一個人在民宿的廚房做飯,房東的兩只貓過來為我送行,它們送行的方式就是不斷的薅我的背包……
在美因河流域,有很多線路的觀光船可以選擇,其中比較吸引我的是沿河北上去科布倫茨,售票店就在河邊,船票大概58.8歐一個人,沿途可以欣賞沿岸的各種城堡,號稱中世紀城堡觀光之旅,但是不確定能不能帶自行車上船,昨天本想去問一下,結果周末全都放假了,無奈放棄坐船游覽的念頭,還是騎車吧。
這個時節(jié),沿途的草都已經(jīng)黃了,不過樹葉的顏色依然堅挺,不然路上的彩林會很好看。
沿路都是彎彎曲曲的上下坡,周圍是延綿不斷的葡萄種植園,這應該算是壯闊的德國農(nóng)村之旅了。
今天中途唯一一個大城市是巴特克羅伊茨納赫,雖然周日大家都放假了,但是麥當勞的員工還繼續(xù)堅守在崗位上,否則我今天又得餓肚子了,給麥記點贊。吃完了一份超值套餐之后,繼續(xù)騎進山里,與山坡斗法,其樂無窮。
沿著一條平坦的彩 林道 路來到基恩小鎮(zhèn),無奈天氣轉陰,空中開始飄著小雨,我沒有進鎮(zhèn)里逛便直奔今天的民宿去了。
周日的德國,在哪里呆著都是一樣冷清,今天預定的民宿坐落在基恩小鎮(zhèn)的出城口附近,不到20歐的價格承包一層樓,要知道這樣的價格在 德國 就跟做慈善一樣……
熱情的房東大姐告訴我今天我是買不到任何東西的,所以廚房里的水果,面包,咖啡和酒我都可以隨便吃,并且送了我一鍋土豆白菜燉肉……
其實我當然知道今天買不到東西,所以我是早有準備,昨天就在超市買好了面包,方便面和兩塊五花肉,今天背了一路,可以在廚房里煮肉吃啦!
下午雨勢漸大,屋外陰冷無比,所以整個下午我都呆在溫暖的屋里。
最后我是真的很懷戀國內各種口味加量不加價的方便面。
D68:基恩-特里爾
從基恩到特里爾的里程不遠,但是出門便是爬坡,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霧氣彌漫的田野里突然竄出幾只狗跟著我追,這也是我全程唯一一次被狗追,上坡路段是最無力面對這種情況的,加速爬坡很快心率就爆掉了,就在狗快追上我的時候,幸得后面開車的司機幫我長按了喇叭才嚇退了這些畜生,否則我只能祭出我的強光手電亮瞎它們的狗眼這個必殺技了~
一般大霧天散去后就是晴天,不過今天的霧有點特別。
據(jù)我不完全統(tǒng)計,只要海拔上300就會有霧,300以下便是晴天,于是今天就不停在霧里爬上爬下沖進沖出。
特里爾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位于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西南部,摩澤爾河岸,靠近盧森堡邊境。
這里曾經(jīng)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你可能想不到, 特里爾建城比羅馬還早。
進城最先看見的是特里爾的標志—大黑門,它就靜靜的矗立在大馬路旁,這個黑門是全世界保存最大的古羅馬城門之一,原來建造的沙石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產(chǎn)生了一層黑銹,所以就叫它大黑門,這里隨便找了個人幫我拍打卡照,的確不如我自拍得好,哈哈。
據(jù)說在德國,特里爾是中國人到訪最多的城市,因為這里是馬克思的故鄉(xiāng),眾多中國游客到馬克思故居參觀,以寄托共產(chǎn)主義的革命友情。
馬克思故居外觀并無特別,很樸素,站在外面觀察了一下,的確來這里參觀的游客以國人為主。
沿著特里爾的街道到處走走看看,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有意思的雕塑,這些也是特里爾的特色之一。
城里另一個看點便是皇家羅馬浴場,從外面看就是一個斷壁殘垣的露天大坑,目前正處于維修狀態(tài),搭滿了鋼架。
相比而言,羅馬浴場附近的公園更值得一逛。
公園噴泉旁一個享受日光浴的男人,他和我一樣也是騎單車來的。
D69:特里爾-盧森堡 (入境盧森堡)
今天是在德國的最后一天,出發(fā)前去特里爾的馬克思雕像打卡,這個雕塑是中國今年送給特里爾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在通往馬克思故居的街道上,今天才留意到這里的交通燈都是以馬克思造型的,告訴我們一定要拿著資本論才能安全過馬路。
出城之后沿著霧氣的河邊單車徑騎向德國和盧森堡的邊境。
而今天的天氣可以說非常奇特,在德國和盧森堡邊境處,兩個國家相隔一條河流,德國這邊彌漫著霧氣,而河對岸的盧森堡卻是晴天,感覺一條河一座橋隔著兩個世界。
當你看到這個盧森堡的路牌時,表示德國的行程結束了,我們盧森堡篇再見吧,感謝支持。
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蝦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