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大橫斷騎行日記1】走經(jīng)典徒步路線 坎坷沿路推車
MJ和朋友一起跑“野路”,秉著面前從不會有康莊大道,所謂越野越快樂,大橫斷一路騎行。每周五美騎網(wǎng)固定更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騎妙之旅吧。歡迎點贊、評論和轉(zhuǎn)發(fā)。
作者簡介:黎孟君(MJ),環(huán)球騎行的逐夢者,狂熱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廣東攀巖運動發(fā)起人,資深戶外導師(探洞、峽谷溪降、徒步、獨木舟旅行等)。
2019年8月14日,星期三,晴
卓尼縣城-大峪溝色拉唐卡牧民家,51.2km。
卓尼縣城-12km-木耳鎮(zhèn)-33km-三角石直溝-6km-色拉唐卡牧民家
昨晚到超市采購了一些食品,被超市的規(guī)模和檔次驚到了(驚喜的驚),因為一路走來除了省府蘭州,各地市縣都沒有如此高檔的大型超市,而這里僅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下面的一個縣城—卓尼縣。
不管怎樣,大家有機會來卓尼玩,且需要采購食品的話可以來這家超市(佳美超市)。
我們將要從卓尼的大峪溝翻山越嶺穿越到迭部的扎尕那,這是一條經(jīng)典的徒步路線。從網(wǎng)上的攻略圖片上看有部分的山溝里牧場是可以騎行的,但也有很多路段估計要hike-a-bike(說白了就是推車)。我希望在能騎的路段把推車耗的時間補回來,爭取跟重裝徒步(雖然我不喜歡重裝這個說法,能輕量化裝備何苦要變成挑夫一樣苦逼?)者一樣3天走完。
所以我們買了:
4個白餅、4個雞蛋餅、4包榨菜、1盒三合一咖啡(30包)、2包葡萄干。
顯然這只夠吃兩天,但我們Bikepacking的行李空間非常有限且重量必須嚴格控制好,另外我們其實還有大概5天左右的凍干即食(Trek n’ Eat和山之廚),所以只能買這么多了。
離開卓尼已近早上10點,我一路狂奔,因為今天也算到3天的穿越時間里,但我們得先騎12公里到大峪溝入口處的木耳鎮(zhèn),再順著大峪溝深入33公里才抵達大峪溝直溝(四驅(qū)路的開始),所以我急了!大峪溝是個景區(qū),原本是要收門票的,但由于修路的原因,一再延后。這對于我們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一路過關斬將,一個收費大門,3個林業(yè)局的檢查站都無人問津。一直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三角石,那是徒步攻略中提到最后離開徒步路線的地方。到了那里除了認出這三個字,抬頭一看,哦!原來有一座突兀的石頭山頂上長出三個尖角。三角石不是三角形的石頭,而是三個尖角的石頭山!逆光中忙亂的拍了幾張繼續(xù)趕路,穿過三角石下的一開山劈石的狹道,原來三角石是一座,不對,是兩座薄薄的錯疊在一起的石頭山,所以在三角石背面不遠處又立了一塊石碑“姊妹峰”。這就是宣傳資料所說的一峰兩景,一座雙峰石山加背后一座石峰,一個方向看是三角石,另一個方向則成姊妹峰。
再往前來到一個三岔口,左繼續(xù)公路指向一線天,右離開公路拐進土路名為三角石直溝。正在查看地圖和猶豫中,一輛三腳雞(普通話“三蹦子”)正從溝里開出來。問是否從這能去扎尕那,那人說是的,但自行車過不去,沒路,山上有大石頭。我們倔強地堅持著,說我們可以推過去。于是簡短的對話結(jié)束了。土路或者說四驅(qū)路(4WD road)使我們興奮,終于逃離鋪裝的公路,開始我們的Bikepacking野路騎行。
開始還能見到路兩旁疏落有幾戶牧民,越往里越少。騎到一處路被曾經(jīng)發(fā)過的洪水沖斷的小溝前被迫下車推過去。此時路徑由4WD變成了Single Track(單一路徑痕跡,是步行、摩托車或牛馬等牲畜走出來的痕跡),野趣盎然,我們的疲憊被專注力打散了,車子在石頭上蹦來蹦去,趟過小溪,扛過小木橋(幾根圓木搭起來的簡易小橋)。
時間無聲地流逝,不過我提醒自己要在下午5點開始找營地,想在天還亮著(這邊要下午8點左右才天黑)看清楚營地周圍環(huán)境,平坦、近水源、向陽、背風……還有能在夕陽余溫下搭建帳篷、準備晚餐、擦洗一下布滿灰塵的身子……經(jīng)過一處坡地不甚滿意,放下車叫阿威看著,我沿著小路往上走,遠處看到一個晾牧草的大木架子,估計有牧場在前面,走近傳來狗叫聲,肯定有人家。有兩個房子在對面的山坡上,還有白色炊煙升起。我加快腳步想找牧民投宿,那今晚的食宿就都有著落了。這時我走的這邊的路旁有頂小帳篷,里面鉆出了三個小朋友,兩個女生一個小男孩。我問他們是否住這里的牧民,其中一個漂亮的小姑娘說是的。我問她家里可有吃的,她說有的。我再問可否在她家借宿一晚?另一個小男孩說可以。我再問需要給多少錢比較合適?小男孩說二十。我問那吃飯呢?他說吃飯不用錢。我說好,且回去拿上自行車和叫上朋友一起再來。小男孩在我準備往回走時再補上一句:“我們的房子是上面的那家,不要走錯了!”原來山坡上有兩個房子,看來小朋友是擔心這單到嘴的生意溜走了,已不是深山里未見過世面的小屁孩。
此時有輛摩托車從山坡的房子那邊下來,一個相貌俊朗的眼鏡男帶著另一個男的(沒留意那男的),在我身邊停下。正好我問一下這條路是否真的可以前往扎尕那,眼鏡男說可以的,重裝徒步大概3天時間可以翻到扎尕那。我指指頭上的頭盔說我們是騎自行車的,想去那邊。他的第一反應跟在溝口問的牧民出奇的一致,搖著頭說不行。我也一樣努力地解釋著我們可以推,甚至扛著自行車都想試一下走過去。他見我這么說就不再堅持,說那可能要4天吧!當人聽到自己想聽的話時會特別開心,哼著小曲蹦蹦跳跳地回去找阿威。摩托車比我早經(jīng)過阿威等我的地方。遠遠看到他們也聊了一會兒。后來從阿威口中得知眼鏡男是當?shù)叵驅(qū),帶人走過扎尕那,看到我們的自行車后說估計要4-5天才能走到扎尕那,有大部分路都得推,沒什么路可以騎,也從來沒見過有人騎車過去!
跟著小男孩、迎著狂吠聲來到他們家,里面還有一個漂亮的媽媽,加上之前的小姐妹,家里現(xiàn)在有4個婦孺。我們兩個陌生的大男人今晚要借宿在此,大姐(其中一個女孩)跑到山頂給爸爸(剛開摩托離開的眼鏡男)打了個電話,叫他回來。防人之心不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