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高歌三千追牦牛(1)緣起騎行 出發(fā)坎坷
一切的緣起-五月
五一小長假,彥臣和一眾小伙伴相約騎行位于北京密云的古北水鎮(zhèn),彥臣得到了貓貓的線路指導(dǎo),但是她因為時間不合適,并沒有參加這次騎行。
于是,在表達感謝之后,彥臣對貓貓說:“那國慶假期一起騎車去吧!”
“好啊,到時候聯(lián)系!”
自從那個時候開始,他便開始醞釀遙遠的十一騎行計劃了。
后來再次提起此事的時候,貓貓建議彥臣去青海湖環(huán)湖,于是星星之火在這里被點燃了。
六月
端午節(jié)假期,“媽媽,今年國慶不回家了!苯衲甑膰鴳c節(jié)和中秋節(jié)重合,彥臣早就料到過節(jié)不回家的話,就一定會遭到家里的反對。所以,自打六月的時候,彥臣就不停的給家里“打預(yù)防針”,以便求得順利放行。彥臣懷著忐忑和愧疚的心情做著自己的心理工作,終究不能算是完全的性情中人,畢竟很少有人會對一個七八天的騎行計劃做這么長久的準備工作。
七月
彥臣對今年剛?cè)腧T行坑的表妹和堂弟說起十一騎行計劃。還從未長途騎行的他們都表示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在聽說騎行強度很小而風(fēng)光甚好的時候,這個計劃就看起來愈加完美,小慧更是迫不及待。
八月
因為還在壩上草原和青海湖兩條線之間猶豫不決,彥臣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征求大家的看法,其實更重要的,是想再約幾個朋友。結(jié)果,青海湖的知名度獲得了更多的認可,但是并沒有很多人感興趣。于是,彥臣又找到貓貓,邀請她一起去青海湖環(huán)湖騎行,她回復(fù)說暫時還沒有其他安排。
此時,去年一起騎行草原天路的蝸牛也決定一起去青海湖,再加上彥臣的表妹小慧和堂弟小超,隊伍總共有五人了。
但彥臣轉(zhuǎn)念一想,雖然他一直沒有見過貓貓本人,但是也都算是曾經(jīng)認識的人,總覺得少了一點兒旅行的趣味。于是,彥臣便在行者和螞蜂窩上分別發(fā)了一條帖子,打算再召集三五個同行者。
九月
除了彥臣、貓貓、小慧、小超、蝸牛之外,隊伍果然又順利地壯大起來。保定的水哥、上海的小灰灰、北京的小星星在“行者”上看到彥臣的帖子之后,幾乎沒有猶豫就選擇加入了。不久,小灰灰又介紹了一個他的老同學(xué)——小明——一起加入隊伍。
另外,通過螞蜂窩加入隊伍的牙牙,在成功買到火車票之后,又拉來了她的好閨蜜小平。此時,彥臣看到隊伍已經(jīng)超過十人,便把兩個帖子關(guān)閉了報名。
但是,第二天就有一個叫風(fēng)雅的女孩兒還是在螞蜂窩上找到了彥臣,她說她聯(lián)系過一個隊伍,但都是男生,她想跟一個有女伴兒的隊伍……就這樣,彥臣的隊伍收編了最后一個女生。
再后來,最后一個加入隊伍的是經(jīng)由水哥介紹進來的坤哥,坤哥后來告訴彥臣,他苦于沒有找到合適的隊伍,差點兒放棄了青海湖一行。
定型
彥臣見隊伍已經(jīng)超出預(yù)期,便趕緊徹底刪掉了兩個約伴兒的帖子。沒有想到短短幾天的功夫,就迅速組成了十三人的隊伍,彥臣新建了一個微信群,取了一個霸氣的名字——“高歌三千追牦!。青海湖是三千多米的小高原,又盛產(chǎn)牦牛,故得此名。
巧合的是,這個臨時拉起來的隊伍集齊了來自華北、華中、華東和華南的小伙伴,他們的目的是齊聚大西北。作為隊長的彥臣一方面在擔(dān)心隊伍大了不好帶之外,卻另外還多了幾分自豪感——來自四地五市的小伙伴被自己聚攏到一起共赴一場騎行盛宴,這是難得的緣分,也是前世修得的功德。
從這一篇開始,陸續(xù)更新看起來不像故事的游記,也不像游記的故事。我寫游記不光記錄痕跡與故事,也不光記錄美麗聲色,更重要的是回憶和情緒,以及感受與思考。
以及最重要的態(tài)度——追求完整甚于追求簡要。
臨行的準備
他們的行程時值國慶節(jié)和中秋節(jié)假期,彥臣給北京的小伙伴們買車票的時候,終于也只買到了硬座。這意味著他們將要面對二十多個小時枯燥的長途火車旅程,但同行的貓貓和小星星聽說之后,都只是回復(fù):一切聽從安排,小明更只是簡單的說了聲:謝謝。
然而,越是聽到大家這么說,彥臣越是不禁聯(lián)想到一路的舟車勞頓,反而越是感覺愧疚。后來,還是貓貓的一句話讓他釋懷了:“最后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些快樂,而是一起經(jīng)歷的苦!币恢钡胶髞,對于彥臣做出的各種行程安排,大家從來沒有說過什么意見,彥臣也從來沒有感覺到壓力。
在9月1號開始的這場沒有硝煙的搶票之爭中,十三個人先后買到了并不算完美的車票,但不管怎么說,畢竟邁出了第一步,有了車票就已經(jīng)滿足旅途成行的基本條件了。
后來,進一步給所有人預(yù)訂住宿和租車的時候,彥臣聽到最多的兩句話是:“一切服從組織安排”和“我們都擁護你的決定”。
因為感受到這樣的信任,彥臣做每一個工作的時候,更是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從住宿地的位置、圖片和評價到車行的裝備、評價和車輛新舊,以及環(huán)湖行程、線路和景點等等,不一而足。先確定備選項之后,又征求了每個人的意見,才終于逐步敲定了前期的行程。
雖然彥臣起初并沒有想過隊長和隊員之分,但是這么一來二去就坐實了隊長的位置。他心中那份自豪感和榮譽感,慢慢超過了對隊伍渙散的擔(dān)心和對個人自由的向往。一向習(xí)慣獨來獨往的他,此時已經(jīng)完全改變了追求。
臨行的氣氛
假期慢慢臨近,萬事逐漸俱備,他們一邊各自準備自己的裝備,一邊偶爾在微信群里“侃大山”,只等時間的車輪碾過九月,然后用自己的車輪碾過青海湖。
在這十三個人中,除了貓貓之外,其他人完全沒有高原騎行的經(jīng)驗,經(jīng)常在討論臨行裝備的問題時,氣氛就顯得異常熱鬧。雖然很多隊員都不過是一只普通的騎行菜鳥,但是在群里七嘴八舌地討論中,每個人的準備工作也都逐漸完善起來。
在這個準備過程中,最痛苦的恐怕就是集糾結(jié)癥與拖延癥于一身的小平了。
“折騰一宿,什么都沒有做完!”
“要不要帶……?”
“啊,我已經(jīng)裝不下了!”
雖然小平進群比較晚,但她卻扛起了活躍氣氛的大旗,既能挑起話題,也能帶動節(jié)奏。每當其他人和她對話,就總能感覺到小平那極富跳躍性的對話節(jié)奏——省略顯而易見的結(jié)論,話里還隱含著各種暗示。
一向說話喜歡拐彎抹角的彥臣竟有一種棋逢對手的感覺。他覺得從小平這樣的說話方式來看,想必也是個性格伶俐的人,而這些自帶幽默感的情節(jié)也往往是集體旅行的潤滑劑。不過,后來的事實證明,她并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這是后話了。
公眾號:望月塵。人生是沒有終點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