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高歌三千追牦牛(1)緣起騎行 出發(fā)坎坷
作者望月塵的青海湖騎行《高歌三千追牦!芬粡埵掷L地圖+四萬余字游記+五千字完全攻略,在美騎網每周二固定更新,歡迎轉發(fā)評論!
地鐵緩緩駛進站臺,彥臣此時希望它還能再慢一點兒。
他們剛剛告別了小星星,現在都面向車門,低著頭,沉默著。貓貓也許真的很困了,彥臣還沒有一點兒困意,想到從昨天早餐的十三個人開始,就一直在告別,到這里終于只剩下他一個人了。
“拜拜!”
彥臣站在貓貓的身后,對她輕聲道別,又輕輕伸出手摸了摸貓貓的頭。
“拜拜!”
貓貓微微地扭動了一下頭,也輕聲回應。車門開了。走出車門后,貓貓忽然又轉身站穩(wěn),對彥臣笑笑,擺了擺手。
好像只有正式的告別,才可以真的擁有再見。
彥臣也舉起手微笑著,卻自覺有點兒僵硬,誰又能說所有的笑容都是在表達開心呢?直到這一刻,彥臣才真實地意識到——旅途結束了。而此時的微笑,似乎只不過是為了給旅途畫上一個不那么完美卻不得不畫上的句號罷了。
如果生命像是一條長河,一段故事就像是生命長河中一朵浪花,不管浪花多么美麗,終將被淹沒在下一個平淡的生活波浪當中。但是,這朵浪花已經融入你的生命長河,永遠不會磨滅。
送別后,當回憶
列車重新啟動,搖晃著駛離站臺。
彥臣的眼神有些恍惚,他不由得回想起騎行計劃的由來,騎行隊伍的組織,準備過程的激動,臨行前的曲折,騎行過程的精彩,腳下力量的凝聚,直到騎行之旅的尾聲。每一幀畫面都在腦海中翻滾了一遍之后,他忽然覺得這一切恍若一場夢。
▲全程共計360公里的環(huán)青海湖線路
在夢里面,十三個人騎行四天沒有扎一次胎,卻一路高歌歡笑;在夢里面,他們手挽手唱著歌,短暫地甩開了所有的羈絆;在夢里面,他們相互幫助,每一步都是掌聲和笑聲;夢里的主角好像并不是十三個人,而是一個人的十三個分身。
當人們覺得一段回憶像是一場夢的時候,往往是因為這段回憶和眼下的生活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有著天壤之別。
但是這樣的夢又如此真真切切,當你發(fā)現有這么一場夢可以攀附在很多物件上面,比如一首歌,一件衣服,一個飾物,一張照片,一個名字……而且,夢里的畫面都那么清晰而陽光,那場夢的名字大概就叫:真情。
為了保護這場美麗難忘的夢,彥臣曾想要把那個臨時組建的微信群解散,把它永遠留在那八天里。因為他們這群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終究要回到各自的世界,情緒平復,回憶漸遠,無論多么高亢的感情都會淡化,而他恰恰不忍心看到人情冷漠,更不想面對以后無言以對的尷尬。
但是,聽到彥臣這么說,北京的幾個小伙伴都勸他沒有必要,順其自然就好;又見大家仍然偶爾會拉扯幾句,他終究還是不忍心,便放棄了那個“感情懦夫式”的想法。或許用冷水淬火,不一定會浴火重生,卻很有可能弄巧成拙。
但念曾經擁有,隨它以后沉浮。
一切的緣起-五月
五一小長假,彥臣和一眾小伙伴相約騎行位于北京密云的古北水鎮(zhèn),彥臣得到了貓貓的線路指導,但是她因為時間不合適,并沒有參加這次騎行。
于是,在表達感謝之后,彥臣對貓貓說:“那國慶假期一起騎車去吧!”
“好啊,到時候聯(lián)系!”
自從那個時候開始,他便開始醞釀遙遠的十一騎行計劃了。
后來再次提起此事的時候,貓貓建議彥臣去青海湖環(huán)湖,于是星星之火在這里被點燃了。
六月
端午節(jié)假期,“媽媽,今年國慶不回家了。”今年的國慶節(jié)和中秋節(jié)重合,彥臣早就料到過節(jié)不回家的話,就一定會遭到家里的反對。所以,自打六月的時候,彥臣就不停的給家里“打預防針”,以便求得順利放行。彥臣懷著忐忑和愧疚的心情做著自己的心理工作,終究不能算是完全的性情中人,畢竟很少有人會對一個七八天的騎行計劃做這么長久的準備工作。
七月
彥臣對今年剛入騎行坑的表妹和堂弟說起十一騎行計劃。還從未長途騎行的他們都表示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在聽說騎行強度很小而風光甚好的時候,這個計劃就看起來愈加完美,小慧更是迫不及待。
八月
因為還在壩上草原和青海湖兩條線之間猶豫不決,彥臣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征求大家的看法,其實更重要的,是想再約幾個朋友。結果,青海湖的知名度獲得了更多的認可,但是并沒有很多人感興趣。于是,彥臣又找到貓貓,邀請她一起去青海湖環(huán)湖騎行,她回復說暫時還沒有其他安排。
此時,去年一起騎行草原天路的蝸牛也決定一起去青海湖,再加上彥臣的表妹小慧和堂弟小超,隊伍總共有五人了。
但彥臣轉念一想,雖然他一直沒有見過貓貓本人,但是也都算是曾經認識的人,總覺得少了一點兒旅行的趣味。于是,彥臣便在行者和螞蜂窩上分別發(fā)了一條帖子,打算再召集三五個同行者。
九月
除了彥臣、貓貓、小慧、小超、蝸牛之外,隊伍果然又順利地壯大起來。保定的水哥、上海的小灰灰、北京的小星星在“行者”上看到彥臣的帖子之后,幾乎沒有猶豫就選擇加入了。不久,小灰灰又介紹了一個他的老同學——小明——一起加入隊伍。
另外,通過螞蜂窩加入隊伍的牙牙,在成功買到火車票之后,又拉來了她的好閨蜜小平。此時,彥臣看到隊伍已經超過十人,便把兩個帖子關閉了報名。
但是,第二天就有一個叫風雅的女孩兒還是在螞蜂窩上找到了彥臣,她說她聯(lián)系過一個隊伍,但都是男生,她想跟一個有女伴兒的隊伍……就這樣,彥臣的隊伍收編了最后一個女生。
再后來,最后一個加入隊伍的是經由水哥介紹進來的坤哥,坤哥后來告訴彥臣,他苦于沒有找到合適的隊伍,差點兒放棄了青海湖一行。
定型
彥臣見隊伍已經超出預期,便趕緊徹底刪掉了兩個約伴兒的帖子。沒有想到短短幾天的功夫,就迅速組成了十三人的隊伍,彥臣新建了一個微信群,取了一個霸氣的名字——“高歌三千追牦!薄G嗪:侨Ф嗝椎男「咴,又盛產牦牛,故得此名。
巧合的是,這個臨時拉起來的隊伍集齊了來自華北、華中、華東和華南的小伙伴,他們的目的是齊聚大西北。作為隊長的彥臣一方面在擔心隊伍大了不好帶之外,卻另外還多了幾分自豪感——來自四地五市的小伙伴被自己聚攏到一起共赴一場騎行盛宴,這是難得的緣分,也是前世修得的功德。
從這一篇開始,陸續(xù)更新看起來不像故事的游記,也不像游記的故事。我寫游記不光記錄痕跡與故事,也不光記錄美麗聲色,更重要的是回憶和情緒,以及感受與思考。
以及最重要的態(tài)度——追求完整甚于追求簡要。
臨行的準備
他們的行程時值國慶節(jié)和中秋節(jié)假期,彥臣給北京的小伙伴們買車票的時候,終于也只買到了硬座。這意味著他們將要面對二十多個小時枯燥的長途火車旅程,但同行的貓貓和小星星聽說之后,都只是回復:一切聽從安排,小明更只是簡單的說了聲:謝謝。
然而,越是聽到大家這么說,彥臣越是不禁聯(lián)想到一路的舟車勞頓,反而越是感覺愧疚。后來,還是貓貓的一句話讓他釋懷了:“最后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些快樂,而是一起經歷的苦!币恢钡胶髞,對于彥臣做出的各種行程安排,大家從來沒有說過什么意見,彥臣也從來沒有感覺到壓力。
在9月1號開始的這場沒有硝煙的搶票之爭中,十三個人先后買到了并不算完美的車票,但不管怎么說,畢竟邁出了第一步,有了車票就已經滿足旅途成行的基本條件了。
后來,進一步給所有人預訂住宿和租車的時候,彥臣聽到最多的兩句話是:“一切服從組織安排”和“我們都擁護你的決定”。
因為感受到這樣的信任,彥臣做每一個工作的時候,更是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從住宿地的位置、圖片和評價到車行的裝備、評價和車輛新舊,以及環(huán)湖行程、線路和景點等等,不一而足。先確定備選項之后,又征求了每個人的意見,才終于逐步敲定了前期的行程。
雖然彥臣起初并沒有想過隊長和隊員之分,但是這么一來二去就坐實了隊長的位置。他心中那份自豪感和榮譽感,慢慢超過了對隊伍渙散的擔心和對個人自由的向往。一向習慣獨來獨往的他,此時已經完全改變了追求。
臨行的氣氛
假期慢慢臨近,萬事逐漸俱備,他們一邊各自準備自己的裝備,一邊偶爾在微信群里“侃大山”,只等時間的車輪碾過九月,然后用自己的車輪碾過青海湖。
在這十三個人中,除了貓貓之外,其他人完全沒有高原騎行的經驗,經常在討論臨行裝備的問題時,氣氛就顯得異常熱鬧。雖然很多隊員都不過是一只普通的騎行菜鳥,但是在群里七嘴八舌地討論中,每個人的準備工作也都逐漸完善起來。
在這個準備過程中,最痛苦的恐怕就是集糾結癥與拖延癥于一身的小平了。
“折騰一宿,什么都沒有做完!”
“要不要帶……?”
“啊,我已經裝不下了!”
雖然小平進群比較晚,但她卻扛起了活躍氣氛的大旗,既能挑起話題,也能帶動節(jié)奏。每當其他人和她對話,就總能感覺到小平那極富跳躍性的對話節(jié)奏——省略顯而易見的結論,話里還隱含著各種暗示。
一向說話喜歡拐彎抹角的彥臣竟有一種棋逢對手的感覺。他覺得從小平這樣的說話方式來看,想必也是個性格伶俐的人,而這些自帶幽默感的情節(jié)也往往是集體旅行的潤滑劑。不過,后來的事實證明,她并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這是后話了。
除了和旅途相關的話題之外,小平最喜歡的話題無非一個“吃”字。她不僅準備了很多長沙的特產打算帶去西寧,也十分懷念北京的糖葫蘆,要群主一定帶給她再嘗一嘗。彥臣本來覺得是個玩笑,在小平的三令五申下,他才最終當了真。
被大家發(fā)現自己的吃貨身份之后,她便把群名從“高歌三千追牦!敝苯痈某闪恕案吒枞С裕£笈!保笥幸源嗣髦局。
后來,也沒有人再改回去,這個群名便一直保留下來,倒也顯得多了幾分詼諧和俏皮,與一板一眼的古董雞湯式的群名相比,新群名有著和大家的愉快心情更加搭調的默契。
在微信群里冷清下來的時候,水哥總是發(fā)上兩個夸張的表情第一個跳出來,拉幾個人吹吹牛,他似乎有著用不完的精力。聊到興起,他便像小學生作文一樣,承上啟下地說到:“這一定是一個難忘的旅行!”
在侃天談地的群聊氣氛里說出這句話,真的不好接話。但是,彥臣卻忽然覺得自己的努力是有價值的。
其實,在九月準備行程期間,微信群里的大部分時間都很沉默,彥臣也有一點兒擔心——這樣臨時組成的隊伍,一點兒感情基礎都沒有,沒準到時候就會松松散散的。
擔心畢竟只是想想,不管怎么說,彥臣還是覺得既然大家有緣分“同上一條船”,那就抱著最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可能發(fā)生的一切。
此時,正值騎行圈熱議的“落坡嶺案”二審改判,終審結果是:組織者和同行者需要對由于死亡騎友自身造成的單方面意外事故承擔一定的責任。小平看到這個新聞之后,發(fā)給彥臣一個鏈接,問他:“群主,你怕不怕?”
彥臣其實早就在第一時間知道這個案子了,但是對他來說,一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二來,他相信做好自己,公道自在人心;三來,凡事都是有風險的,但這不代表我們需要因噎廢食。
但是,他沒有解釋那么多,只是回復小平道:“我早就聽說了,根本沒有想這么多!
小平回復了兩個大笑的表情,說到:“既然群主都不在乎,那我就買裝備去了!”
臨行前,彥臣在群公告里說了一句話:因為隊伍人數比較多,路上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意見,這次出門大家就是一起玩兒,我也不是什么領隊隊長,只是希望大家玩得開心。所以有人想要分開,只要開心也無妨,但是也請放心,我反正是收隊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彥臣早就想好的,也是所有準備工作中最后一個步驟。這么說是為了防止出現意見分歧,從而導致不愉快的狀況,一來是為了消除部分人的擔心被束手束腳的顧慮,二來也為了打消擔心自己跟不上隊伍的那部分人的顧慮。
就如同貓貓對彥臣提醒的那樣:“從經驗來看,因為人太多而帶來的麻煩可能會超出預期!闭f到底,他們所做的包括心理準備在內的所有準備工作,不過就是為了在出發(fā)前給他們自己一顆定心丸,即使難免有幾句多此一舉的話。
在最后的群內公告中,彥臣還進一步詳細地確定了一下行程和攻略,包括逆時針環(huán)湖、爬南山遠眺青海湖、環(huán)湖西路看日出、如何避免在當地掉坑等等。但是,他此時并不知道當事到眼前的時候,這一切的預期都變得很快,他自以為的完美計劃不過是他自以為的而已。
但還得把話說回來,臨時改變計劃也往往不過就是順其自然的行為罷了,這其中的得失也根本無法評論。而這一切的不確定性,恰恰就是旅途的魅力所在,也是一個團隊成長的時候。
坎坷出發(fā)時
9月30日,蝸牛和坤哥作為排頭兵,已經提前坐上前往西寧的火車了。
假期前一天,彥臣也請了假,打算辦完自己的事情之后再坐火車回北京,然后直接換乘去西寧的火車。在前一天黑夜中行駛的汽車上,彥臣恰好看到了車窗外一路隨行的彎月,他想到:當月圓之時,他就已經在青海湖邊了。
此情此景忽然讓他回想起那年坐車去漠河北極村的夜晚,當時的心情和現在一樣,都對未來的幾天充滿了想象。
換乘去西寧的火車之前,彥臣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這期間,他還有件事情需要做:給小平和大家?guī)б恍┍本┨呛J,再買一些在火車上吃的東西。
然而,當彥臣出站的時候,北京同行的另外四人——貓貓、小星星、小超、小明——都已經快要到了。彥臣便不由得加快了尋找糖葫蘆的腳步,而他此時并沒有意識到他那個裝身份證和火車票的褲袋拉鏈并沒有拉上。
就在彥臣尋找現做糖葫蘆的時候,“高歌三千吃!牦!钡奈⑿湃簭棾隽艘粋消息,來自從保定獨自出發(fā)的水哥:
“兄弟們,我沒趕上火車,錢包也丟了,這次去不成了!”
未完待續(xù),每周二固定更新......
責任編輯:Sylvia
公眾號:望月塵。人生是沒有終點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