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百里畫廊,秋短路長 (上)北京山里的秋
北京的秋天很短,就像回眸一笑的少女的臉頰,北京山里的秋天就更短了,就像驚鴻一瞥的明眸。
于是趁著秋未盡,我們再次出發(fā),去騎早就計劃好的延慶百里山水畫廊。計劃往往做得越早,成行的概率也就越大,大概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出發(fā)
我去接了表妹的行李,來到枯柳樹集合點的時候,八點剛過,大家已經各自騎了三十多公里。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想到接下來二百多公里的未知,一邊是惶恐一邊是期待,當然期待總是占據(jù)上風的。
山巍從學校食堂帶來的燒餅還有余溫,幾口吃掉之后,甚是滿足。自從和他開始騎車,才發(fā)現(xiàn)燒餅竟然是不錯的路餐,香而不膩。
大概是久疏戰(zhàn)陣,再加上集合之前的路上就耗費了不少力氣,還沒有到懷柔,表妹就有點兒體力不支,便第一次路邊休息,吃些東西補充一下能量。
小伙伴兒們好食,我也沾了不少光,這次騎行還沒有正式拉開帷幕,我們回憶著上次的旅途。
騎車運動比徒步爬山要機械得多,動作始終如一沒有什么花樣,如果是在平路上,身體功率也很少會忽上忽下的。這肚子的饑餓感和飽腹感,甚至是肉眼可見,如山巍所說,讓他一直有東西可以吃的話,他就可以一直騎。
面對如此簡單的有氧運動,底氣是可以有的。
意外的雁棲湖
繼續(xù)出發(fā),雖說速度減緩了不少,計劃的行程也不得不被拖延著,但是當我們看到雁棲湖的路牌的時候,還是突然興奮起來。
表妹先開口了:“原來咱們還可以路過雁棲湖啊?”
表妹力氣恢復了不少,我便回答:“咱們最多是擦肩而過,不一定能看到,你想去嗎?”
“都行!
我查看了一下地圖,簡單思考了一下,問山巍和文武:“咱們耽誤半個小時,去看看雁棲湖,怎么樣?”
“可以啊!”他們兩個像是二重奏一樣默契地回答到。
話音未落,大家就都笑了起來,于是我到前面帶路。
北平之秋,灰霾未散,北風不興,畫面顯現(xiàn)出成年人那般沉穩(wěn)的安靜感。
騎行自帶360度全景天窗,它不那么快,你不用緊盯著路面和車流,也不用看儀表盤。你很難錯過路上的風景,每一個細節(jié)總是不經意地引起你的注意,甚至改變你的行程和路線。
改變了那又如何?誰敢說前方一定就比眼下的美麗?
況且,騎行的路上,總是數(shù)不清細節(jié)刺激著你的五官六感,既然終點不是目標,又怎么有偏離的說法呢。
有去有回就好,過程都是景。
早上的霧氣稍稍散開了一些,雁棲湖的大眼睛遠遠地就可以看到了。只是陽光依然黯淡,山水并不明媚,就像一副水墨山水畫一樣。
逗留十數(shù)分鐘后,心滿意足,重新開始了專心的趕路。
車輪與秋葉合奏
剛出懷柔縣城,路面突然就有了一些起伏。路邊的景觀樹似乎是剛剛栽種的,大概根基還不夠扎實,這才入秋不久,樹葉便紛紛地簌簌而落了。
前幾日的北風一吹,就像一把掃帚一樣,把干枯的落葉堆積在路邊,擁擠在馬路牙子旁邊。
脫離樹干的秋葉在日光下逐漸脫水,呈現(xiàn)出深褐色,也變得干燥脆弱。
當我們的車輪飛速碾過路邊的一片落葉時,只聽那秋葉發(fā)出一聲清脆的“刺啦”聲,好像是發(fā)出了生命的最后一聲吶喊,然后就瞬間粉身碎骨。車輪繼續(xù)向前,每碾過一片落葉,就發(fā)出一聲清脆的破碎聲。
車速越快,那聲音就越清脆利落,然后那聲音就會連成一串,節(jié)奏單一卻又悅耳動聽。好像是一曲以車輪為弦,以秋天為譜演奏的秋日交響樂。
自然界的生離死別,可比我們這些愚蠢的人類,痛快多了。
河防口長城在路邊銀杏樹和紅葉的襯托下,顯得高大巍峨,曾經的防御邊塞,如今騎著自行車就輕松通關了?粗巾?shù)姆榛鹋_,隨著車輪向前移步換景,我找到一個不錯的角度,停下來給長城留影。
如今,它的巍峨早已沒有了功能性,只剩下觀賞性。原來,風景這東西,換個歷史的角度,或者近景的角度,往往反而顯得有些猙獰。
美麗,也是一種想象罷了。
超預期的起伏
出懷柔的老國道是兩條單行線,留出了一半的路寬作為非機動車道,騎車不必局限在車道的角落里,感覺甚好。
隨著逐漸進入山區(qū),兩邊的山峰越來越高,路面起伏也越來越大。雖然是起伏路面,但是整體上仍然逐漸爬升的,我們四人先后感覺到了疲憊和痛苦。
隨著坡度超出意料之外,騎行的難度也慢慢超出了體力,計劃的行程也不得不一再調整,不斷推遲。
騎行速度之慢,讓湯河口的午飯,顯得愈加遙遠。氣溫在上升,時間在流逝,時速在下降,路途似乎變得越來越遠。登頂?shù)倪^程遇到這種身心俱疲的困難,幾乎是騎行的標配了。
但是我們并非有意尋求痛苦,只不過痛苦往往是快樂的前奏。就像,從來沒有一支生活的歌,總是快樂的。
而且,往往是愈加痛苦的過程,才能襯托著快樂更加令人陶醉。人生正反的道理,誠不欺我。
上坡時,沉重的呼吸伴隨著汗涔涔的臉頰,勾畫著努力的原始模樣。騎行者就像其他運動者一樣,都會時不時地感謝自己的身體,也切實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這是借助非人力的輔助工具,難以企及的效果。
爬上坡頂,迎來一段3.5公里的隧道,這是我們騎過的最長隧道?粗淼篱L度的提示路牌,一邊是迫不及待想去體驗想去穿越,一邊是有些擔憂。
本來就是一條單調的隧道公路,再加上它緩上的坡度、昏暗的燈光,還有車輛駛過的時候留下的嘈雜噪音,讓這段路顯得愈加漫長。
有些東西值得體驗,卻并不舒服。
痛苦與快樂
出了隧道,時間早就過了正午,我們便決定提前在琉璃廟吃午飯。沒想到很快迎接我們的就是一段長長的下坡路。
付出總有回報,上坡總會下坡,這一點,騎行和生活并不一樣。
而且生活的快感往往來自于短暫的回報過程,高潮則是在回報的結尾;騎行的快感則始終如一,高潮往往在坡頂?shù)倪^渡點上,回報剛開始的時候。
下坡的時候,霧氣又散了一些。隨著車速加快,耳邊的風“呼啦啦”地咆哮著,臉頰的風并不刺骨,而是很明顯地可以感受到風撫過皮膚,就像激流遇上礁石一樣,繞過身體又急忙在身后匯合。而此時的騎士就是一艘迎風破浪的船一樣,隨著車輪的滾動刺入空氣。
車回山轉,彎曲的山路像是綢帶一樣順滑,路邊略顯稀疏的秋色在速度的加持下,竟然也有了幾分深秋意味。
心中方才爬坡的惆悵,此時也一筆勾銷,只顧著享受速度。
路邊的景色紛紛一閃而過,速度之下的時間和空間,似乎并不像慣常認識的那樣凝滯,而是帶著一閃而過,既往不戀的快感。
想來,若是恩仇也如此快意,又何不快哉?
邊走邊看的擔憂
在琉璃廟鎮(zhèn)狂掃午飯之后,比預計的時候晚了將近兩個小時,接下來的路只剩下緩慢地爬坡。轉過湯河口,正式進入白河河谷地段。
下午的時光已經過半,但我們距離百里畫廊仍然有一段距離。對于意外的遲到,我們還不知道怎么應對。
嗯,不過,有時候也不必應對,大家只是說著:“邊走邊看……”
我見到幾棵大白楊挺立路邊,便想著趕去前面也許有更漂亮的路段,不如找個好機位等大家吧。
不曾想,趕路幾公里才發(fā)現(xiàn),楊樹要么稀稀拉拉,要么凋零殆盡,這里的風景已經談不上是盛秋,似乎已經入冬了。
日頭西斜,我們對風景的期待慢慢回調,偶爾停下來拍拍照片,也算當成是難得的休息。
一路的看不出坡度的緩上坡著實痛苦,漫漫長長不見終點,我們甚至開始打算著夜騎計劃。
但當我們發(fā)現(xiàn)河邊的木棧道的時候,依然一起興奮起來:
“咱們能不能下去騎?”
“要不要下去看看?”
多番猶豫,終于還是選了一處入口,推車入谷地,天空變得陰沉,天色也開始顯得有點兒黯淡。
只是這里一邊是秋林剛好,一邊是小溪潺潺,只管趁天色還未黯,停車又嬉戲,美景配美食,這人兒心里自然也美麗起來。
又流連一陣,拍了些照片,我們便紛紛決定放棄今晚的目標營地,只顧著邊走邊看吧。邊走邊看?天不遂人愿,我扎胎了。
換好車胎繼續(xù)向前,終于來到滴水湖景區(qū)——百里畫廊起點——的時候,剛好是日落時分。沒想到邊玩邊騎,趕路到百里畫廊,竟剛好是日落時分。
夜騎
山谷的夜色來得快,車輛也逐漸稀疏,在河谷逆流而上,速度很難快起來。不大一會兒,眼睛里除了一片漆黑,只有燈光照亮的路面,耳邊也只剩下白河那嘩啦啦的流水聲,還有飛輪偶爾空轉的清脆響聲。
無人小路的夜騎,感官變得單一,騎行開始變得純粹,大腿有節(jié)奏的發(fā)力和腦海中的冥想交織著。原來,忘記風景和雜念,放棄目標的騎行,竟是這樣一種空空蕩蕩、沒著沒落的輕松感覺。
夜騎真正的享受不在城市的燈光下,而是野外無人小路上。
前路?就在車輪的前面而已。
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Sylvia
木錯,那條國道
+1
22用手機修過部分圖片,不是濾鏡哦
+1
22你們這山地大軍可以!我公路都不想去,雖然說也就兩百多,但還是感覺平時從東五溜達到戒臺寺,潭王路,東風紅,再原路返回,這一天就挺帶勁了,你們這個還夜騎
,注意安全。
哈哈哈,騎就行了,什么車不重要。山地車不矯情,隨便造。
+1
22恕我直言,牛仔褲,電腦包,籃球鞋,不帶頭盔,山里夜騎。你們對騎行是真愛還是無知啊
+1
23文筆真好,拍攝真棒,好像自己也漸漸進入了畫中……
+1
22風景不錯,不過天真的好灰啊~~
+1
22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