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西藏主要景點掠影(圖文)
1、 拉薩
拉薩長期以來就是西藏政治、經(jīng)濟、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輝煌、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是至高無上政教合一政權(quán)的象征。由于它的日照時間一年長達3,000多小時,所以被稱為“太陽城”、“日光城”。市內(nèi)和郊區(qū)名勝古跡眾多,布達拉宮、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等早以馳名中外。拉薩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具特色、最富魅力的城市。這不僅因為它海拔3700米的高度令初來者感到暈眩,還因為它1300年的歷史留下的文化遺跡以及宗教氛圍所帶給人們的震撼。
名勝景點-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八廓街
1.1 布達拉宮(Potala Palace)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qū)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布達拉”是梵文音譯,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故俗稱第二普陀羅山。布達拉宮海拔3700多米,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宮殿式建筑群。它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重建后,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宮中收藏無數(shù)珍寶。1961 年,布達拉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1.2 大昭寺是拉薩游客最多的景點之一,它位于拉薩老城中心,距今已有1350年歷史。是西藏最輝煌的一座吐蕃時期的建筑,殿宇雄偉,莊嚴絢麗,每日被轉(zhuǎn)經(jīng)的人流簇擁著。
1.3 羅布林卡藏語總稱為寶貝園林,建于18世紀40年代。全園占地36萬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guī)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跡最多的園林。
羅布林卡四面都有門,東面是正門。康松思輪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閣樓,它原是座漢式小木亭,后改修為觀戲樓,東邊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開闊場地,專供達賴喇嘛看戲用。它旁邊就是夏布甸拉康,是進行宗教禮儀的場所。它的北側(cè)設(shè)有噶廈的辦公室和會議室。每到夏日,布達拉宮內(nèi)的許多政府機構(gòu),都要隨著達賴喇嘛轉(zhuǎn)移到羅布林卡辦公。
1.4 八廓街又稱八角街,是旅行者到拉薩的必去之地。八角街是拉薩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它是拉薩的宗教、經(jīng)濟、文化、民族手工藝乃至西藏的風土人情的集結(jié)地。八角街的夜市更迷人,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照,各種店鋪依然開業(yè)。醉人的音樂伴之各種叫買聲,各種風味小吃的陣陣香味,使人留連忘返。
2、日喀則
日喀則藏語意為”最好的莊園”。14世紀初期,大司徒絳曲堅贊戰(zhàn)勝薩迦政權(quán),建立了帕竹政權(quán),日喀則為其屬地。以后仁布王管轄時,在此創(chuàng)建了”溪卡桑珠孜 “。
日喀則市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600年的歷史,占地面積8.92平方公里,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市內(nèi)道路規(guī)劃整齊,建筑形式獨特,名勝古跡眾多。扎什倫布寺是西藏黃教六大名寺之一,也是歷世班禪額爾德尼的主寺。寺內(nèi)有1989年底建成的五世至九世班禪合葬靈塔,該寺屬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貢覺林寺 ,為班禪消夏避暑和進行宗教活動的夏宮。德虔格桑頗章(又稱新宮),宮殿造型別致,帶有濃厚的西藏地方特色。夏魯寺 ,始建于公元998年,寺廟融藏漢風格于一體,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世班禪索朗木曲朗、三世班禪羅桑頓珠、四世班禪羅桑曲結(jié)、第二世達賴根敦嘉措均為日喀則市人。
名勝景點-扎什倫布寺、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qū)、絨布寺、洛子峰、卡若拉冰川 、江孜宗山抗英遺址
2.1 扎什倫布寺(藏語:bkra-shis lhun-po),意為“吉祥須彌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jié)勒南巴杰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是西藏日喀則地區(qū)最大的寺廟,位于日喀則市城西的尼瑪山東面山坡上。扎什倫布寺為四世之后歷代班禪喇嘛駐錫之地。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并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1961年3月4日,扎什倫布寺被國務(wù)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2 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qū),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境內(nèi)。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由結(jié)晶巖系構(gòu)成。海拔8844.43米,并以3.7厘米/年的速度增高。為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藏語意為女神第三。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皇輿全覽圖》上作朱母郎馬阿林。1855年印度測量局在英國人主持下,擅將該局局長S.G. 額菲爾士的姓氏命名此峰。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此峰正名為珠穆朗瑪峰。尼泊爾稱薩迦-瑪塔。
峰頂共有600多條冰川,面積1600平方千米,最長的26千米,每當旭日東升,巨大的山峰在紅光照耀下,絢麗多彩。此外,還常出現(xiàn)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吸引了大量國內(nèi)外游客。
2.3 絨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則地區(qū)定日縣巴松鄉(xiāng)南面珠穆朗瑪峰下絨布溝東西側(cè)的「卓瑪」(度母)山頂,距縣駐地九十公里,海拔五千八百米,地勢高峻寒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所以景觀絕妙。絨布寺由紅教喇嘛阿旺丹增羅布于1899年主持修建,距今已有一百余年歷史,信奉寧瑪派。絨布寺主殿正面供有釋迦牟尼、蓮花生等佛像。這里的壁畫值得仔細觀賞。絨布寺是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大本營。從這里向南眺望,可以看到珠峰山體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群峰之間,令人望而生畏。每當天氣睛朗,能夠見到山頂有一團乳白色的煙云,像一面白色的旗幟在珠峰上空飄揚,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旗云」,堪稱世界一大奇觀。
2.4 洛子峰,英文名Lhotse,海拔8516米,地理坐標為北緯27.96°,東經(jīng)86.93°,為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意為“南面的山峰”,就因為它地處珠穆朗瑪峰以南3公里處,兩峰之間隔著一條山坳,即通常所說的“南坳”。
洛子峰藏語稱之為“丁結(jié)協(xié)桑瑪”,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它們之間隔著一條山坳,即通常說的“南坳”。以山峰的北山脊與東南山肯為界,其東側(cè)在中國西藏自治區(qū)境內(nèi),其西側(cè)屬尼泊爾王國。
2.5 卡若拉冰川屬寧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后而形成的懸崖冰川,此處雪山高聳,周圍冰川地貌突出,巨大的冰川從山頂一直伸展到離公路只有幾百米的路邊,晶瑩幽藍的冰川寒氣迫人,加上山峰云霧飄緲,仿佛來到了生命絕跡的天界盡頭。
2.6江孜宗山抗英遺址位于日喀則地區(qū)江孜縣城區(qū),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西藏愛國人民抗擊英國侵略軍遺址。宗山地勢高峻,為抵御英軍,在半山前崖曾構(gòu)筑炮臺和其他防御設(shè)施,圍墻以石塊筑成,高5-8米,寬4米。當時英軍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進攻,西藏軍民誓死抵抗,重創(chuàng)侵略者;后彈盡援絕,與攻上宗山的英軍進行肉搏戰(zhàn),最后跳崖犧牲。炮臺和宗山遺址尚存。1961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林芝
林芝被稱為西藏的江南,以世界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著稱于世。林芝稱得上是世界僅存的絕少為人類所涉足的凈土之一,因此林芝一直是旅游考察、探險的圣地。
林芝莽莽林海,花之海洋,從高寒地帶生長的雪蓮花,盛產(chǎn)的香蕉、棕櫚,物產(chǎn)資源豐富,自然風貌保存完好,一派森林云海風光。藍天白云、冰川襯森林、碧湖映雪山、風景絕倫。這里的湖水清澈見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沙鷗、白鶴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見游魚如織,情趣盎然。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爛漫,雪峰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極。
名勝景點-雅魯藏布江、巨柏林、墨脫
3.1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長達496.3公里,險峻幽深,侵蝕下切達5382米,它的長度超過曾號稱世界之最的美國克羅拉多峽谷(長440公里),深度超過了曾號稱世界之最的秘魯科爾多峽谷(深3200米左右)。具有從高山冰雪帶到低河谷熱帶季內(nèi)雨林等九個垂直自然帶,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帶最齊全、完整的地方,這里麇集了許多生物資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種類的2/3,已知哺乳動物的1/2,已知昆蟲的4/5.以及中國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稱世界之最。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基本特點可以用十個字來概括:高、壯、深、潤、幽、長、險、低、奇、秀。它是中國幾代科學(xué)家經(jīng)過長期艱辛努力后驀然發(fā)現(xiàn)的。它令世界矚目和驚嘆,令中國為之自豪和驕傲。
3.2 巨柏林有“世界巨柏王”之稱巨柏林,位于雅魯藏布江和尼洋河下游海拔3000米一3400米的沿江河谷里。在巴結(jié)鄉(xiāng)境內(nèi)的巨柏自然保護區(qū),散布生長著數(shù)百棵千年古柏,塔形的樹冠以及挺撥的樹干十分惹眼,這即是西藏特有的古樹--巨柏(亦稱為雅魯藏布江柏木)。
巴結(jié)鄉(xiāng)境內(nèi)的巨柏自然保護區(qū),樹木分布集中,生長較好,是一片較完整的巨柏林。這些古柏平均高度約為44,胸徑為158厘米。在古柏林中央有一株十幾人都不能環(huán)抱的巨柏,它高達50多米,直徑近6米,樹冠投影面積達一畝有余。經(jīng)測算,這株巨柏的年齡已有2000-2500年之久,被當?shù)厝艘?ldquo;神樹”之尊加以保護。
林芝縣古柏林在當?shù)夭刈迦罕娦哪恐惺鞘サ,傳說苯教開山祖師辛饒米保的生命樹即是古柏,所以林中那些最大最古老的樹身上總是纏掛著風馬,樹林中還到處是瑪尼堆,常有信徒遠道前來朝拜。
3.3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位于拉薩到林芝的318國道(川藏公路)左側(cè)約40公里處,路面良好,僅需約半小時就可抵達。隨著從318國道至巴松措的高等級公路的完全通行,巴松措正在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西藏又一旅游明星,2000年被評為國家4A級風景區(qū),2002年又被林業(yè)部認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巴松措海撥高3500左右,湖水面積達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0多米,湖中又一小島,島上植物怪異,有一尼姑廟,廟小香火旺。
3.4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但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級山峰中的最高峰,有冰山之父的美譽。
南迦巴瓦在藏語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后一個名字來源于《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zhàn)”,在這段中將南迦巴瓦峰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由這些充滿陽剛的名字里,我們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剛烈與不可征服。南迦巴瓦峰山腳處溫泉眾多,植物異常繁密,是理想的探險登山及療養(yǎng)勝地。
南迦巴瓦以其勢逼藍天的雄姿,異峰突起,其雄險的山體和變幻莫測的氣候,使它直到1992年才被中日聯(lián)合登山隊征服,至今它仍是世界各國登山組織向往的目標。曾被《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之中國最美十大名山
3.5 墨脫遍地是寶,處處風光秀麗,植被覆蓋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西藏原始森林主要分布于此?梢哉f,墨脫這塊神奇的土地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動植物寶庫,是科普考察探險旅游的絕佳場所。
墨脫意為“花朵”,又名白馬崗,意為“隱秘的蓮花”。它所處之地山高谷深,交通極為不便。藏傳佛教中稱“佛之凈土白馬崗,圣地之中最殊勝。”歷史上這里曾為眾多的佛教徒所向往,信徒們均把一生中能去一次白馬崗視為最大幸事。
4、阿里
西藏高原人稱是“世界屋脊”,那么它西部雪峰林立、百川奔突于萬仞叢中的“阿里”,就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了。地球上最大、最雄偉、最著名的喜馬拉雅、岡底斯、昆侖、喀喇昆侖山山脈交錯橫亙在阿里境內(nèi),形成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的“高原”。由于山高路險,干旱缺氧、氣候惡劣、人跡罕見、加上“神山圣湖”,古格的“靈幻傳說”,使阿里顯得更加神秘莫測。自古以來,就成為全世界探險者向往的地方。而當代的阿里已成為人們旅游、探險。特別是攝影家們企盼的創(chuàng)作勝地。
名勝景點-岡仁波齊、瑪旁雍錯、古格王朝遺址、扎達土林
4.1 岡仁波齊-阿里的神山,位于東經(jīng)81.3°,北緯31°海拔6714米,“岡仁波齊”是藏語,意為“雪山之寶”。岡仁波齊峰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它坐落在阿里地區(qū)的普蘭縣境內(nèi),峰頂四季覆蓋冰雪,被稱為“冰山之母”,與“冰山之父”南迦巴瓦峰遙遙相望。山體上有清晰巨大的十字圖形,不同的宗教賦予它不同的含義。據(jù)佛經(jīng)記載:岡仁波齊腹中曾筑有金碧輝煌的宮殿和經(jīng)堂,所以被稱為佛教界的神山。迄今仍有印度教、耆那教、苯教和佛教的信徒尊奉它為世界中心而虔誠信仰。它是這些人心中的“麥加”,到神山朝拜成為他們一生的夢想,而朝拜后則成為他們一生的榮耀。
據(jù)傳西藏高僧米拉日巴曾在山中修行,與苯教首領(lǐng)那若苯瓊在此斗法獲勝,這給岡仁波齊增添了佛法的威力。據(jù)說在藏歷馬年轉(zhuǎn)山,效果最好。轉(zhuǎn)山一圈可贖盡一生罪孽,轉(zhuǎn)山十圈可在五百輪回中免下地獄,轉(zhuǎn)山百圈便可成佛升夭。轉(zhuǎn)山一圈約需3天,全長52公里,在這里佛教徒轉(zhuǎn)山走順時針,苯教徒則走逆時計。
印度將其稱為“凱拉斯”,國外根據(jù)音名譯為“Kailas”。
責任編輯:老倔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西藏旅游必去的10個地方(圖文)
下一篇:西藏交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