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國境之北,千里秋騎(1)誰言酒肉無兄弟,騎士杯盞有真義
車友“望月塵”去年國慶完成了“阿爾山-呼倫貝爾-滿洲里”的草原邊境千里騎行,回來之后,他把這趟旅程寫成了一篇非常詳實的騎行游記,美騎網(wǎng)將分期發(fā)布,歡迎轉發(fā)分享和留言評論。
誰言酒肉無兄弟,騎士杯盞有真義
這一天,哈爾濱陽光正好,氣溫宜人,中央大街婆娑的樹影下,游人如織。一家普通的飯館里傳來一聲清脆的碰杯聲。
“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來這里,還是用騎行的方式!鄙轿∨e杯說到。
草原上的糧食釀造酒并不烈,但是這么一口白酒猛然下肚,他的舉手投足逐漸有些恍惚。
“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連續(xù)騎這么多天!
咣的一聲,文武也舉起酒杯迎上山巍的酒杯,發(fā)出清脆的回響,接著山巍的話茬說到。
這瓶白酒是他在草原深處的貝爾蘇木小鎮(zhèn)買的,只在風雪滿洲里的路上喝了兩口,就帶到了哈爾濱,剛好在這個散伙慶功宴上被大家分掉了。
說起想不到,胡子哥覺得自己更有發(fā)言權,一口哈爾濱啤酒下肚,便接著說:
“哈哈,那我更沒想到了!臨行前大概七天,我才決定來這里,馬上就寄走了自行車!
彥臣作為發(fā)起人,此時也有些感慨:“其實,我知道這次騎行計劃并不完美,我原本以為會自己來呢。”
放下酒杯,彥臣看到自己的酒杯也只有半滿了,他有些微醺。但一想到這杯酒喝完,旅途就會徹底結束,他倒想不如直接喝醉吧。
趁著酒熱,回憶也是滾燙的,分別的氣氛最是濃重,也有喝酒的興致。若是人走了,酒涼了,回憶慢慢遠去,最后徒增懷念罷了。
酒,便再也不想碰了。
世上最美的東西并不眼中看到的美景,也不是即將迎來的計劃,而是那些永不復現(xiàn)的懷念。那些美好的經(jīng)歷,經(jīng)過時間篩網(wǎng)的過濾之后,剩下的只是愈加純粹的美好。
記憶并不那么真實,卻剛好令人滿足,就像微醺的旅人看到的夢幻世界一樣,多少夾雜著自己的想象。
這一幕,開始于兩月前。
8月,彥臣才開始仔細計劃國慶節(jié)的騎行,排除了很多交通不便和行程困難的選項之后,計劃了一條距離北京比較近,又相對簡單的線路:阿爾山-呼倫貝爾-滿洲里的草原邊境千里騎行(以下簡稱阿呼滿線)。
有了雛形之后,彥臣就發(fā)了一條朋友圈,準備約伴兒同往。
朋友圈發(fā)出之后很快就收到一條回復——“就問一下,租車可以一起去嗎?容我仔細考慮一下!
這條迅雷不及掩耳的回復,來自他去年因為跑步活動認識的一個朋友——山巍。在此之前,他們不過是有過幾面之緣而已。
接下來的第二天,他就向彥臣請教買二手自行車的事情了。當時的彥臣打死也不會想到,朋友圈這么多騎行的朋友,最后決定和他一起共赴阿呼滿線的竟是一個跑步的。
彥臣心有顧慮,便對山巍說道:“這次很有可能只有咱們兩個出發(fā)了,你真的確定要去嗎?”
他的回答倒也干脆:“只要你不嫌棄我,我就跟你去!”
最終,山巍從下定決心,到把二手自行車就弄到手,前前后后只用了48個小時。
彥臣見騎行計劃冷清得很,便把能想到的約伴渠道都發(fā)了帖子,但直到彥臣和山巍二人買好了去程的車票,參加這個計劃的仍然只有他們兩個人。
彥臣心想:看來今年的騎行,連微信群都不用拉了。
文武入伙兒
“小哥哥十一去騎行嗎?我也想去!
文武在剛開始的交流里還帶有一點兒試探性的意味。在得到彥臣的肯定回答之后,他沒有多問,便立刻去買票了。
于是,三個人的隊伍就這樣組成了。
彥臣覺得這樣很知足,大家看起來也志同道合,因為更巧合的是,他們?nèi)齻都是馬拉松的跑者,過些天就要一同跑北京馬拉松。
跑完北京馬拉松,彥臣分別和兩個新朋友見了面,相言甚歡。
時間也很快就到了月底,距離國慶假期只有十天的時間了,他們先后把自行車寄往阿爾山。
在此之前,也有很多朋友問彥臣關于阿呼滿線的計劃,但最后隊伍始終沒能擴大。
胡子哥臨時起意本以為隊伍就此確定的時候,臨行前不到一個星期,彥臣便收到了胡子哥的消息:“看到您國慶的騎行線路,想?yún)⒓印!?/span>
從胡子哥發(fā)來這條消息開始,不到24小時,他就買了車票,把自行車寄走了。
彥臣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思考了大概多半個月的阿呼滿線騎行計劃,三個同伴兒卻都只用了一兩天的時間就敲定了一起同行。
彥臣的確沒有想到,恐怕連他們?nèi)齻自己也沒有想到?墒腔剡^頭來再想,卻發(fā)現(xiàn)很多生活的驚喜,往往就孕育在這些意想不到的決定中。
一念之差,有時便是天地之別。
星夜初識北京站
9月30日,北京站燈火通明,他們順利集合。
在充滿拉桿箱滾輪聲音的候車大廳里,四個拎著馱包帶著頭盔的小伙子們顯得特別扎眼,相認也無需暗號,會心一笑便知是“同伙兒”了。
山巍此行之前幾乎沒有什么戶外經(jīng)歷,在準備行李的時候甚至還問到:“你們說的抓絨是什么衣服?”
不過,事情總有第一次,他的期待之情可想而知。
山巍在九月與彥臣騎過一次車之后,便稱彥臣為師傅,他總是說:“師傅,衣食住行啥的,你來安排就行,我都可以的!
雖然剛入騎行坑,他的準備工作倒也很利索。常年健身的他雖看起來時隔高大的威猛先生,臉上卻難掩初涉戶外的欣喜,是那種特別純粹的期待和開心,一開口都透露著臨行的激動之情。
文武在今年開始騎車之前,一直是徒步爬山的深度愛好者,也用腳走過不少路。
入坑騎行之后,還沒有連日騎過中長途的線路,雖然也充滿期待,但他大多時候顯得很平靜,常說的便是:“都行啊!
他雖生得一副瘦瘦高高的個子,笑起來總是給人很近人的感覺。
雖然彥臣的提議總是收到“都行”的回復,他還是不放心,一再跟大家確定行程。
胡子哥在四個人當中年齡最大,雖然近來騎得少了,可也是征戰(zhàn)過318和海南島的前輩,話語間都透露著沉穩(wěn)的氣質。
甚至彥臣絲毫看不出他有何期待之情,好像接下來的旅行都被劇透了一樣。不過,因為有大哥這樣沉穩(wěn)的人在隊伍中,彥臣反倒覺得多了一些安心。
大概經(jīng)歷就是有這種能力,它不一定會化成風霜寫在人的臉上,也不一定會練成文字寫在紙上,卻一定會呈現(xiàn)在一個人的言語神色中。
歸來仍是少年?或許只是一個難以企及的期許罷了。
總之,四個人簡單交流之后,就算初次相識了。
雖然初識總是有些生澀,可唯有這樣,故事才顯得令人期待。就這樣,隨著鐵軌在黑夜里向北方延展,他們的旅途終于開始了。
艷陽傾滿沈陽城,朝陽灑遍阿爾山
北京到阿爾山不到一千公里,卻沒有直達火車。為了抵達騎行線路的起點——阿爾山——這個偏居一隅的小城,他們四個人不得不在沈陽中轉,并逗留一天。
于是,騎行主計劃之外的沈陽,就像是大餐之前的開胃菜一樣,說不上是美味,卻讓人適應了旅途的開始。
畢竟當人們身處異地,總是會感覺到一些新鮮的東西,便也值得細細地看上幾眼。
旅行之根本,雖在于“行走”,但說到底,卻都是心境。只要可以旁觀那些不曾經(jīng)歷的生活和事情,欣賞那不曾見過城市或田野,便都是一番風景。
然而,深得這句話奧義的,并不是當初決定在沈陽中轉逗留一整天的彥臣。
自由活動日
十月一號,國慶節(jié)的當天,空氣像是剛剛被凈化了一樣,通透得很。下了火車存好包,吃了早飯之后,彥臣提議去沈陽故宮附近的標志性景點兒轉一轉。
他本以為選擇這樣的大眾路線,大家就可以一起在沈陽逛逛,也像個團隊。然而,這個建議卻沒有得到預想的回應。
胡子哥說想去找一家舊書店,文武打算就地在沈陽的老街道逛逛。
這兩個人令人意外的小眾口味,讓彥臣在還沒有正式開始旅途之前,就第一次犯了“線路錯誤”。于是,大家便只好自由活動,彥臣和山巍二人準備按原計劃,打卡沈陽的一系列旅游名片。
這個隨性編纂的沈陽一日游劇本,似乎并沒有按照既定的情節(jié)繼續(xù)發(fā)展:胡子哥最后去了一個商場體驗攀巖;文武走過沈陽的街道,最后逛起了集市和菜市場。
而彥臣和山巍二人,先是來到沈陽故宮和帥府,見排隊如龍和游人如織的場景,便沒了興致,扭頭就走了。最后,倒是一路走到一個教堂里,坐了很久。
一直坐到困意來襲,已是午后,漫天的白云逐漸散去。慵懶的教堂氣氛讓他們有些懶散下來,便決定去渾河河邊,跑跑步。
節(jié)日的沈陽
陽光直曬著大地,冷熱不均的秋天里,風力總是不小的。街道卻大多空空蕩蕩,沒有一絲節(jié)日的氣氛。
趕在節(jié)日里進城的北風,呼呼地灌進沈陽那錯綜復雜的大街小巷,游走在商業(yè)樓宇之間,卻沒有遇到節(jié)日氣球,沒有遇到活動拱門,更沒有遇到車水馬龍和人潮涌動。
假如這風是冬天的信使,恐怕也會迷失在沈陽錯綜復雜的路口和信號燈里,不知道該去什么地方尋找收信人。
他們閑逛著走過了幾條街道,行人寥寥,年輕人也不多見。節(jié)日里的沈陽竟有幾分養(yǎng)老城市的氣氛,似乎只有名片景點和購物市場這樣的地方才會聚攏起人氣。
對于將要去遠方的騎行者來說,等待上車之前的行走,更像是為了消磨時間。再加上,對于一個不太懂歷史又和這座城市毫無關系的普通游客來說,很難對一座城市產(chǎn)生什么復雜的情愫。
行走的過程雖然都是在路上,可終究還是源于觀者的生活和思想。
彥臣不禁想,如若自己知識淺薄,看這些味同嚼蠟的歷史文物,倒不如沿著公路一路騎行,去看看自然風景吧。因為,對于欣賞自然界的大美來說,不論什么人,總是有著同樣的追求。
靜靜的渾河從沈陽穿城而過,一條長長的棧道在河畔延伸出去,沿著渾河兩岸修建的濕地公園則格外清幽。清幽到那些住在鋼筋水泥格子里的人,好像只需多走一步,就可以置身世外一樣。
彥臣和山巍也沿著河邊棧道一路慢跑,融入了沈陽的假日午后——這里有人跑步,有人騎行,有人釣魚,有人看娃,有夫妻攜手遛彎……
初秋的陽光不算熱烈,灑在秋波蕩漾的河面上,折射出波光粼粼的光斑,又平添幾分暖色金秋之意。
初秋的林木在河邊列著隊,在艷陽下折射出深深的綠色,冷色系的高樓大廈們在對岸的更遠處也挺拔林立著,映襯著這片城市森林,一起構成了綠色和諧的城市圖景。
一座城市,因人氣與金錢而富有生機活力,卻因山水的綠意盎然而飽含靈動。
再見,沈陽
五公里跑步結束,彥臣先找到一個網(wǎng)吧,處理完一些臨時的任務。便和山巍商量著,叫上就在附近的文武,去嘗試一下在沈陽似乎隨處可見的“老飯盒”。
但三個人找了幾家店之后,卻都閉門謝客。向人打聽之后,才聽說原來沈陽的服務業(yè)在長假期間也大多都會放假,令人不勝唏噓。
沈陽行程的最后,他們都感慨到:幾處歷史遺跡和并不十分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或許沈陽這樣的城市以后也不會特地再來了。
隨意吃了晚飯,又去超市買了足夠三五天騎行的路餐,方才從對前路補給的擔憂中釋放出來,踏上繼續(xù)北上的列車。
火車啟動時,彥臣才突然想起,從阿爾山向滿洲里騎行的路,將一路向西北方向行進,盛行西北風的秋冬季節(jié),對他們來說,或許并不是什么好事兒。
不過,大家似乎都覺得這不是重點,就像山巍說的:“不要想這么多,去了就是干!”
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Syl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