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她在北京的7個夜晚(3):!感覺身體被掏空
美騎編輯按:本文作者為勞拉·溫伯里(Laura Winberry),于2017年夏季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千森杯”國際自盟公路越野職業(yè)一級賽,并在博客上記錄了這次經(jīng)歷,原文標題為《7 NIGHTS IN BEIJING》,共7部分,以下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她在北京的7個夜晚(1):醒不來的夢
第二部分>>>她在北京的7個夜晚(2):老外眼中的中國單車
第一次到達北京機場時,透過厚厚的“霧”我看到了月亮。然而這些“霧”一直在那里,并不會消散,提醒著我們注意消耗能源和排放污染的方式。飛機上的塑料餐具、一次性杯和濕紙巾我都沒有用,這大概就是我唯一能做的吧。一分鐘后,我睜開充滿血絲的眼睛拖著行李走出機場。還沒緩過神,我就到了北京的郊區(qū),不過依舊悶熱得讓人透不過氣。
比賽場地十分崎嶇,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到處都是相機,鏡頭不斷地拉進推遠,攝影師們忙于擺弄取景器、光圈和ISO,在一次次的對焦與快門中記錄比賽的精彩瞬間。選手們在賽道上一圈又一圈的沖刺,在一次次地跨越終點線和一次次快門中,比賽在不同人的眼中以各自的方式結(jié)束了。
如果要找一個詞來概括這場比賽,那么這個詞就是“有趣”。有時我們在這,有時我們在那兒,或者在場外看著他們追逐。天氣也很熱,甚至熱到我們無法專心比賽,但是比賽始終是比賽。無論我們怎么舒展身體、調(diào)整心態(tài),咸澀的汗水依舊不停地滴在上管。老實說比賽的過程并不輕松,但是我們依舊在尋找那些讓人堅持下來的理由。
回到旅館,我穿過放滿了單車包和紙箱的走廊,雖然我的身體很想睡覺,但是好奇心卻很渴望了解身邊的一切人和事物。為了能在7天內(nèi)好好了解這個城市,我甚至都不想睡覺了,真想每天都浪到通宵,小伙伴們也是這么想的。
在北京的這段時間,我們產(chǎn)生了很多不同的觀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適應方式,每個人的改變也都個性分明。這有點像在賽場上,只有在這里我才會以旁觀者和參與者兩種視角去解析一切。
在早餐和晚餐的餐桌上,在開往長城的巴士上,在電梯里的談話中,在紫禁城的小巷子里,在地鐵里,疲憊無時無刻不在侵襲著我們,感覺身體被掏空。
一個接著一個,無論是第一天還是第六天,還是第42個小時,我們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北京。這座城市很精彩,但是我們都太累了,眼睛已經(jīng)瞇成一條縫了,人群漸漸淡出視野。飯后,我們拖著疲憊的身體一言不發(fā)地躺到床上,很累但是睡不著,只能望著虛無的遠處發(fā)呆。
第四部分>>>她在北京的7個夜晚(4):有故事的女孩們
責任編輯:Fun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