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經典路線丨環(huán)臺灣的行前準備攻略
對熱愛美食美景美人的廣大騎游黨來說,臺灣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那里盛產青春偶像,還有漂亮軟妹子、太平洋的風、好吃到停不下來的美食,以及一點點似曾相識卻又相當陌生的異域風情。行走中國大地卻沒有去過臺灣,總覺得這輩子都缺少了點什么。
好了不扯了,我們還是聊聊去臺灣騎車要做什么準備工作先。
什么季節(jié)去臺灣比較好?
臺灣島橫跨北回歸線,一半在溫帶,一半在熱帶,一年四季都可以去騎車。但是,要注意臺風和討厭的雨!
6-10月是臺灣的臺風季節(jié),騎行前一定要留意看天氣預報。
臺灣全年多雨,5-6月梅雨季節(jié)的雨水斷斷續(xù)續(xù)的,7-9月就比較多伴隨臺風天氣而來的暴雨。不過臺灣的豪雨一般猛烈而短暫,遇到了還是先停下來躲雨比較明智。
12月-次年4月的冬春季氣溫略低,白天10℃左右,要注意防風保暖。
6-11月的夏秋季節(jié)陽光較猛,要注意防曬防暑。
7月的清水斷崖
環(huán)臺灣大概要多少錢?
不含前期機票購買、辦理簽證等費用在內,環(huán)臺灣預算5000-10000元,豐儉由人。
可以騎什么車環(huán)臺灣?
理論上騎什么車都可以環(huán)臺灣,但細節(jié)上仍有很大差別。
公路車 臺灣的道路設施比較完好,平坦寬闊的柏油路面非常適合細胎輕量化的公路車騎行。但因為公路車一般不能裝貨架和擋泥板,行李比較多的話不建議使用。另外公路車價格門檻較高,即便不是用于競技,也要五六千元以上價格才能保證良好的騎行體驗。
旅行車 對于行李比較多(超過30斤)的車友,旅行車是最好的環(huán)臺小伙伴。它可以前后掛置駝包,皮實耐操、體驗舒適,能夠應對多種復雜路況。
折疊車 攜帶方便、托運便捷,但負重能力相對有限,而且上坡很累,下坡容易偏擺。
山地車 結實耐用,價格門檻低,是環(huán)臺路上最常見的車型。但是山地車車胎比較寬,限制了速度的發(fā)揮。
死飛車 沒有剎車的死飛(固齒)車,或者哪怕是裝了單邊剎車的“活飛”,都不建議用于環(huán)島。除非你真的功力雄厚不怕死。
如何讓自己更像當地人?
這個標題不是說要像臺灣人一樣操一口軟軟的臺灣腔(相信美騎君,你學不來的),只是,至少得聽得懂別人在講什么啦(此處模仿電影里的臺灣腔)。
兩地常用語對比
例如,當你對熱情的當地人說“謝謝”,對方會回答說“不會”,不要誤會哦,他的意思就是“不用謝”啦。
山地車環(huán)臺灣(水手供圖)
簽證/證件
首先你要確認自己的戶口是否支持臺灣自由行,F在臺灣開放自由行的城市總共達到了47個,詳列如下。
2015年新開放城市(4月15日啟動)
海口、呼和浩特、蘭州、銀川、常州、舟山、惠州、威海、龍巖、桂林、徐州
往年已開放城市
北京、上海、廈門、重慶、南京、天津、成都、廣州、深圳、杭州、福州、濟南、西安、蘇州、武漢、寧波、
青島、鄭州、沈陽、長春、長沙、石家莊、昆明、南寧、合肥、泉州。哈爾濱、大連、南昌、太原、貴陽、無錫、煙臺、溫州、漳州、中山。
在確認自己有赴臺自由行的資格后,就要辦理臺灣的“身份證”了,就是俗稱的“兩證一簽”:
1)《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俗稱“大通證”,是大陸方面認可你能夠赴臺的資格證明,同時要申請自由行簽注,以英文字母標記,俗稱“G簽”。以上說道的大通證和G簽都可以在當地的出入境中心辦理,只需要填寫表格,復印一些諸如身份證,戶口本等證明戶籍的材料即可,辦理還算便捷,一般15個工作日出證。大通證辦理完畢后即可預訂飛機票。
2)入臺證。是臺灣方面認可你能夠赴臺的資格證明,且目前大陸只有有資質的旅行者如中青旅、攜程、浙江國旅等能夠辦理。辦理入臺證所需要的證明材料及其繁復,簡單的說是要填寫固定格式的申請表、提供赴臺具體行程(為了上保險用,可隨意填寫,只需要頭尾時間無出入即可)、提供戶口本身份證掃描件、提供財力證明等等。如果是想和機票一起購買的話,推薦到攜程網上購買機票和大通證的套餐,有時候能夠搶到價格優(yōu)惠的套餐。
申請入臺證,除了需要符合擁有開放城市戶籍、年齡等條件外,除了學生,都需要提供財力證明。
根據臺灣移民署即將于2014年底出爐的新規(guī)定,如移民署對于金卡證明或薪資證明有任何疑慮,可以退回要求申請人準備財力證明公證文件后再提交,公證方式包含提交;鶗C。即使發(fā)放了入臺證,在入境臺灣時,如海關對于入臺證有任何疑慮(如財力證明資料不符合等),海關可以拒絕游客入境,將旅客原機遣返大陸,請大家在準備財力證明時,要謹記誠實提交。
*財力證明的必備條件為(以下三項滿足任何一項即可):
1.相當于人民幣5萬元(新臺幣20萬元)以上的銀行或金融機構的存滿期限達30天的存款證明。
注:銀行開具存滿30天證明后即可申請入臺證;如銀行開具的是凍結30天證明則30天后可以申請入臺證。
2.在當前工作單位工作已滿1年,在三個月內所開立的年工資所得相當于人民幣12.5萬元(新臺幣50萬元)以上的薪資證明文件(如:公司開立并加蓋公司章戳之薪資證明)。
3.大陸銀行或金融機構的金卡等級以上的信用卡,如金卡(Gold)、白金卡(Platinum)、無限卡(Infinite)的銀行證明文件。
注:借記卡、理財卡不算;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或銀聯(lián)發(fā)的信用卡都可;單幣、雙幣都可;必需銀行開具金卡以上證明;信用卡反面的安全驗證碼無需提供;信用卡上必需是申請人的名字;信用卡沒有額度要求;金卡的副卡可以。
關于學生、夫妻等不同身份辦理入臺證的更多信息,可以查閱自由行網http://www.go2tw.cn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過境香港、澳門乘機前往臺灣,不需要大通證也沒有問題。
如果機票能夠在其他渠道搶到價格更低的,則推薦在淘寶網上搜索入臺證辦理,找評論數最多的幾家辦理,價格都差不多。最不推薦的就是傻乎乎地去當地旅行社實體店辦理,價格比網上翻了3倍不止。具體辦理的材料清單和樣本網上都會說明,需要詳細研讀,反復核對后提交,可提高辦理效率。如果在淘寶上辦理,3天后PDF文檔就能發(fā)到你郵箱,高質量彩打即可。
通行證與出入境許可證
入臺簽注
如何到達臺灣
1、內地直飛
從大陸飛往臺灣的飛機,大多降落在桃園和高雄機場,只有很少會飛往松山機場,因此多數車友的環(huán)島起點也都選擇在桃園或高雄。具體的環(huán)島方向,本書以逆時針為例進行介紹,若某位車友想以反方向環(huán)島,只需把路程反過來即可,路線方面不會出現什么問題。
2、港澳直飛
從香港/澳門直飛臺灣的機票價格要比內地直飛便宜得多,所以特別推薦給生活在福建、廣東地區(qū)的朋友。
過關香港或澳門時,注意不需要用到護照或港澳通行證,使用“往來臺灣通行證”那本紫色證件和“入臺證”即可。
【注意】
①從大陸飛往臺灣的飛機,大多降落在桃園和高雄機場,只有很少會飛往松山機場,因此多數車友的環(huán)島起點也都選擇在桃園或高雄。
②松山機場就在臺北市區(qū),去哪里都很方便,客流量相對較少。如果想先到臺北游玩或組車的話,可以選擇飛往松山機場的班次。另一方面,順時針從松山機場騎到淡水非常近,不需要穿越繁雜的臺北市區(qū),而且還可以騎行20多公里到基隆,所以順時針環(huán)臺騎行的話,坐飛機到松山機場比較合適。
3、坐船抵達
福建省的平潭港可以乘坐“海峽號”直航臺北港、臺中港,單程票價640元(標準艙),自行車可以直接推上船,但港口方面收取50元/輛通行費。
小貼士:持學生證購票可享87折優(yōu)惠;如果你會暈船,最好買船尾的票,臺灣海峽的大風大浪不是鬧著玩兒的。
訂票官網:http://www.haixiahao.com/ 海峽號官網:http://www.chinacsf.com/
海峽號
打包托運
無論大陸或臺灣,幾乎所有的捷安特、美利達車店都提供打包服務,即幫你把自行車拆開并裝箱,便可以托運上飛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航空公司一次只能托運一件行李,所以一定要把所有工具、軍刀等鐵制品也裝到這個紙箱里,不然上飛機的時候全部都要被沒收。
另外不同航空公司對于托運行李的尺寸及重量規(guī)定可能不一樣,超額或要額外收費,購買機票后建議向航空公司咨詢詳情。
自行車打包托運詳細教程:http://www.1gmeiykl.com/edge/knowledge/136253570412302.html
注意:輪胎一定要完全放氣!
如何規(guī)劃路線?
在規(guī)劃路線前,先了解一下臺灣的地貌: 臺灣島整體呈狹長型,中心地帶是一座橫貫南北的中央山脈,西部有較為廣闊的平原,地勢平坦,人口稠密,人文風情濃厚。東部則多為山區(qū),人口密度小,坡度起伏大,自然風光賞心悅目。
臺灣本地的單車愛好者們大多將環(huán)島的路線歸類為兩種:山線和海線。
山線:指騎行在島嶼腹地,更加靠近中央山脈的環(huán)島路線,途中需翻越中央山脈的余脈,總里程900km左右。這條路線的優(yōu)點是路程更短和安全系數更高,且途經鬧市區(qū),旅行起來不僅方便很多,還可以了解更多的民俗風情和品嘗各地美食,但缺點在于山路騎行比較辛苦。
海線:指沿著海岸線邊的濱海公路進行環(huán)島騎行,總里程約1200km。它屬于更加傳統(tǒng)的一條路線,也是絕大多數騎友的選擇。其優(yōu)點是更符合傳統(tǒng)意義上的環(huán)島概念,風景也更美。缺點就是路途更長,受天氣影響也更大。
不過,環(huán)臺灣島的概念非常寬泛,并沒有規(guī)定說必須要走哪條路,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隨意選擇路線。例如,少數車友還會選擇8字形騎行路線。
8字形路線:如下圖,在環(huán)臺基礎上再增加中橫公路騎行,橫穿臺灣腹地中央山脈,途經武嶺這個知名爬坡圣地,享受連續(xù)上坡和91km下坡的快感。此路線比較冷門。
騎行臺灣的8字形路線(“小馬騎行故事”供圖)
在臺灣當地,所有公路都會以數字命名,單數為南北向,偶數則為東西向,這是車友們需要掌握的一個小竅門。山線和海線的大概軌跡為:
山線:臺1線、臺17線、臺9線
海線:臺2線、臺15線、臺61線、臺17線、臺26線、臺11線、臺9線
順時針還是逆時針?
臺灣島受東北季風的影響較大,逆風騎行容易損耗體力,尤其在島嶼東北角最受影響。為了順風騎行,夏季建議采用逆時針方向的路線環(huán)島,冬季則建議采用順時針。
逆時針騎行時更靠近位于公路右邊的大海,尤其在危險與美貌并存的蘇花公路更可享受到無敵海景。
分享一些制定行程的經驗
1)可以先在臺灣地圖上把所有想去的景點標記出來,然后通過把這些景點串聯(lián)起來來規(guī)劃路線,這樣就更有針對性;
2)在大陸做臺灣騎行路書最方便的仍舊是google地圖,支持街景,一些地方如果吃不準單車能不能通行,只需看一下街景即可。上google.tw的地圖,語言設置為繁體中文即可顯示臺灣國道標號的小盾牌標記,但是google.tw的速度實在不穩(wěn)定,其實可以上google.hk,查到臺灣區(qū)域后,右上角路況這里把簡體中文的勾選取消掉,同樣可以看到小盾牌,但速度實在是快多了。
裝備
頭盔手套什么的常規(guī)裝備我們就不說了,最詳細的資料詳見《單車旅行》一書。下面僅列出針對臺灣當地要特別留意的一些裝備。
帳篷 因為臺灣地處熱帶邊緣,因此即使想露營,也只需準備普通的三季帳即可。
睡袋 夏季騎行的話,可以只攜帶抓絨睡袋。若在冬季騎行,建議選擇舒適溫標在0℃-零下10℃之間的睡袋。冬季臺灣的北部較冷,而且多雨水,很潮濕,并不建議露營。
冬季騎行時也需做好防雨準備,最好有速干衣物。
如果選擇一路住民宿(即家庭旅館)的話,裝備可以進一步精簡,只需要帶一些換洗的衣服即可。
食物方面,更不需要準備太多,環(huán)島沿途的任何城鎮(zhèn)(甚至是鄉(xiāng)村)中都能找到非常正規(guī)的連鎖超市,而且臺灣小吃聞名海內外,完全不需要自己帶烹飪裝備。
一趟標準的長途騎游所需裝備(不死騎BOSKEY供圖),當然出于輕量化考慮,環(huán)臺灣其實并不太需要這么齊全的裝備
在臺灣租車
臺灣的安特和美利達兩大品牌的門店都可以提供租車服務。
捷安特租車:http://www.giantcyclingworld.com/web/store_bykeyword.php
http://www.giantcyclingworld.com/web/qa.php
美利達租車: http://www.merida.tw/dealer.php?type=3#dealerCon
此外,新北市的八里有“蛙單車環(huán)島贊助計劃”,可以瀏覽http://www.eyetaiwan.com.tw/365/booking.html 了解詳情。
最大規(guī)模的免費WIFI——Taipei Free
TPE-Free是臺北市政府提供的免費無線上網(free Wi-Fi)服務,來臺的游客只要提供《大通證》等簡單的信息,就可以在這里直接申請個人獨享的賬號,在來臺之前先取得賬號、密碼,到了臺灣立即激活,享受免費無線上網的服務。
TPE-Free的Wi-Fi信號覆蓋全臺北市4500個熱點,而且TPE-Free的賬號同時可以使用新北市的NewTaipei的無線上網(無須另外申請),以及范圍包括全臺灣各縣市與外島地區(qū)的iTaiwan無線上網服務。也就是,只要擁有一個TPE-Free的賬號,就可使用全臺TPE-Free、NewTaipei、iTaiwan蹭網全臺灣。
TPE-Free熱點在哪里?
•TPE-Free:臺北捷運車站、市政府大樓、市府所屬機構(圖書館、博物館、戶政事務所等)、臺北主要馬路路口、部份公交車、主要住商區(qū)域等公共場所。
•NewTaipei:新北市府所屬機構、醫(yī)院與圖書館等。
•iTaiwan:全臺灣與外島地區(qū)共有超過三千個熱點,主要在風景區(qū)的旅游中心、郵局、火車站、機場、碼頭以及政府單位等地方。
如何申請?
•在這個網址申請:http://www.go2tw.cn/article/show/34.html
申請成功后會有確認函發(fā)到你的郵箱,用戶名是你的大通證號碼,密碼就是你的生日。
•可在全臺各地主要機場、火車站及捷運站的旅游服務中心,備妥本人護照或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并向服務中心人員告知您的E-mail,即可由服務人員代為申請帳號之后,在臺灣的主要室內公共場所免費無線上網。
【補充】臺灣超過4800家7-11便利店曾經提供限時免費wifi服務,只要使用新浪微博賬號登錄即可,但最近經美騎編輯證實,臺灣7-11官網上已經沒有該項服務,所以未列入本篇。
通話
在臺灣打電話,最劃算的是在臺灣買一張當地的電話卡,因為無論是臺灣大哥大還是中華電信,都提供7日、15日、30日不等的計日無限量3G套餐,同時網內用戶互通電話相對便宜(臺灣通信費比大陸貴的多)。手機制式方面,中華電信和臺灣大哥大都是WCDMA制式,也就是說和大陸的聯(lián)通是同一個制式。
一般儲值至少要臺幣300元,接收來電免費,打出本地每秒大概NT$0.06-$0.2(視乎是繁忙/非繁忙,網內/網外),建議同行旅伴選擇同一電信商的預付卡,因為網內的通話費一般比網外便宜約一半。如果都沒有儲值,最長可以使用180天,如果持續(xù)儲值,就可以永久使用那個門號,這一點和大陸的手機制度是類似的
臺灣手機卡的購買:
一般在臺灣機場或市區(qū)里的電信商直營商店就可以買到,大陸游客需要攜帶護照正本+第二證件正本(第二證件可以是:臺灣移民署發(fā)行之到港證 (入臺證)、簽證、觀光證、居留證、國際學生證),可能要等數小時才能啟動。所以我比較建議大家在機場便購買,那么在到達目的地后一會兒便可以使用,另外,該處的店員也應該比較熟悉外地人購買預付卡登記的程序,在購買時也可以順帶詢問如何致電回大陸等問題。
臺灣手機卡的儲值:
如果臺幣三百元不夠用,可以到7-11、全家、OK、萊爾富等各大便利商店購買儲值卡,只要告訴店員,要買手機預付卡的儲值卡就可以了,店員會協(xié)助你進行,儲值卡面額至少要臺幣三百元。
臺灣手機卡如何申請手機上網:
如果你要用手機上網,購買預付卡時,記得要選擇3G預付卡,這樣才可以上網,費用各家不同,多種方案你可以到現場參考,一般是0.04元 / 1KB (臺幣),會從儲值中扣除。而當中臺灣大哥大和遠傳電信的儲值卡更提供按日收費的3G上網服務,費用也不過是每天港幣二十到二十五元,價錢非常實惠。
取錢
人民幣兌換臺幣的匯率每天都在變,通常會在4.7-4.9之間浮動,建議大家到了臺灣再換臺幣會比較好。在機場兌換的話要收NT$30(約合人民幣¥7元)的手續(xù)費。
大家可以辦理一張華夏卡,因為華夏卡可以每卡每天全球異地ATM取款前三筆免手續(xù)費(查詢也算一筆),只要在有“銀聯(lián)”標志的ATM上拿錢就可以了,直接可以按照當天匯率進行轉換提取臺幣現金。
相關鏈接(點擊標題瀏覽詳細內容)
1、特別鳴謝來自上海的美騎車友黃邃真,為本攻略貢獻了大量資料。
2、因為政策年年變化,本攻略可能有需要更新的地方。歡迎各位讀者留言分享你所知道的最新消息,如有采納,美騎編輯將有小禮物送給你。
3、即便你沒有什么建議,但是寫評論的話美騎編編也會隨機抽選一位來贈送小禮物哦!
責任編輯 BAMB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