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親子騎游海南島4]騎友們錯過了的巨石海灘
美騎小編(微信號:meiqichuanmei):最近我們推出了環(huán)海南島騎行攻略,游記稍微推遲了更新,各位騎友久等了。上一篇說到當天未能趕到海南島的最北角——海南角,于是乎今天騎友haiyao333一家三口再次出發(fā)騎到海南角去看日出......
單車轍痕——海南篇·東線(四)
1月24日,林梧村 - 木欄頭 - 林梧村 - 龍樓鎮(zhèn),騎行101公里
由于頭一天傍晚沒能抵達木欄頭,使我對原計劃產(chǎn)生了新的想法,如果可能,爭取在海南角看一次日出。顧慮主要來自于媳婦兒和孩子,想看日出就得起早摸黑,但是出發(fā)前根本沒有作騎夜路的計劃,因此安全問題最揪心。好在為了應急,攜帶了便攜手電筒,我還是決定試一試,畢竟機會難得。
旅店的床只有床墊和床單,沒有褥子,躺在上面很不舒服,雖說是雙人床,卻是一床“捉襟見肘”的小被,我只得和衣蓋件衣服對付睡。早晨四點多鐘,我就起床了。招呼媳婦兒起床,她嫌太早,不太情愿,我只得先到街上去看看。正是農(nóng)歷的月初,沒有月光,漆黑一片,一時我也有些猶豫。不過街中心逐漸傳來了嘈雜的人聲、摩托聲,走過去一看,早茶店已開門營業(yè)。
磨蹭到五點多鐘,媳婦兒和孩子也都起來了,心想不管能不能看上日出,先去喝早茶吧,總比躺在這張連把棉絮也不鋪的床上舒服。
早茶店人很多,大都是將要下田或出海干活的村民,每人一個大杯,或紅茶、或奶茶、或咖啡……再加上新出爐的各式茶點,新的一天就在這非常舒心愜意的早茶中開始了。我們一家也像當?shù)厝艘粯,圍著圓桌坐下來,要了奶茶、面包、披薩餅,喝著、吃著,等著天光放亮。媳婦兒卻著急起來,催促趕緊出發(fā),要不真就看不到日出了,我反而冷靜下來,等逐漸看清了馬路白色的影子才動身,心想能不能看到日出就憑運氣了,全家安全出行才更重要。此時,旁邊一個小商店的老人走了過來,對孩子坐的拖車很感興趣,聽說我們一家要去看日出,還熱心地囑咐一番,并從商店里拿一瓶兒童奶送給了孩子。
沿著昨天傍晚走過的路,一直往北騎了過去,天空如不停兌入水的墨一般,漸漸地變淡。臨近木欄灣時,已是天光大亮,總以為看日出的愿望已泡湯了,沒想到氣喘吁吁地爬上木欄頭附近虎威嶺的大坡,太陽正好從霧靄中露出半邊橘紅的臉。當媳婦兒從坡底推車上來時,太陽已跳出了霧靄,非常遺憾,她只看到了日出的一半兒。
在坡頂小憩一會兒,繼續(xù)往前,下一道坡可直抵木欄頭燈塔門口。這里并不對外開放,但在門口有一塊石雕的“海南角”地名標志牌,明確地告訴來者——這已是海南島的最北端。從搜集來的資料可知:“木欄頭燈塔塔身為白色圓柱形鋼筋混凝土結構,塔高72.12米,燈高88.42米,射程25海里,是中國沿海第一高燈塔,在亞洲居第二位!迸c這些枯燥的數(shù)據(jù)相比,我想“木欄頭”這個名稱的由來更生動一些。
這個地方的海岸是一個像海豚頭一樣伸入海峽的岬角,岬角處海水流速湍急,被稱為世界第二急水門(僅次于英吉利海峽第一急水門),且岬角周邊暗礁密布,海況極其復雜,如果沒有航標,船只一旦誤入,定然有來無回。因此,以前總有老木船遇險,船板被海浪推積岸邊腐爛,“木爛頭”因此而得名。
1954年,政府在木欄頭建起兩座高二十多米,相距約一公里的前后導標。有了導標,海難事故不再發(fā)生。“木爛頭”也因此而改為“木欄頭”。2005年,位于木欄頭的前導標拆除后,在原址上修建了現(xiàn)在的鋼筋混凝土燈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