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親子騎游海南島3]近在咫尺 海南島的最北角
其實,紅樹林與“紅”沒有一點關(guān)系,它是指由紅樹植物,例如:紅樹、秋茄樹、海蓮和木欖等常綠灌木或喬木,組成的潮灘濕地木本生物群落。漲潮時,樹干被潮水淹沒,樹冠如朵朵生菜漂浮在水面上;退潮后,樹干及錯綜復雜的根須則裸露在外面。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作為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類型的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其意義自不必我贅言。作為旅行者,身處紅樹林所得到的全新體驗應該更真實一些。從觀賞的角度來講,紅樹林并不能像北方秋日的森林,可以給人帶來色彩斑斕的視覺沖擊,但是紅樹型植物獨特的繁衍方式,令人大開眼界。
行走在紅樹林保護區(qū)的木棧道上,一直想發(fā)現(xiàn)紅樹植物除了生長在潮起潮落的海水中這一人人皆知的特點外,還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樹下泥潭中,如竹筍一樣密集矗立的東西吸引了我,詢問當?shù)厝,他們說紅樹就是從這上面長出來的。我為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不恥下問”很是自得,更是自以為,紅樹也像棗樹之類的樹木一樣通過分根(我把那竹筍樣的東西當做紅樹分出的根莖)的方式繁育新的樹苗。后來,仔細查閱了資料,讓我大吃一驚。原來,生長在潮灘上的這些紅樹竟是胎生植物,大家都知道動物多為胎生,植物也有胎生,我是第一次知道。這些紅樹型植物的種子在果實中就已經(jīng)萌發(fā),長出長5cm-15cm的胚胎,到成熟期胚軸與果實分離自行脫落,插入淤泥中再生長出根及葉,這就是我所看到的如密集的竹筍一樣的樹下景象。
與看的相比,吃的可能對孩子更具吸引力。在紅樹林保護區(qū),有不少攤點都在賣鴨蛋,而且咸的(生的)、淡的(熟的)都有。在北方,鴨蛋大都腌咸了吃,很少像雞蛋一樣直接水煮食用(腥味太濃)。這里的鴨蛋卻可以直接煮了食用,不僅沒有腥味,還非常好吃,主要原因就是,鴨子生活在港灣的海水中,與淡水池塘及圈養(yǎng)的鴨子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下的蛋自然與眾不同(被當?shù)厝朔Q為咸水鴨蛋)。五元錢買了三個,一家三口一人一個,可惜誰都沒過癮,于是又買三個,皆大歡喜。
離開東寨港紅樹林景區(qū),沿著臨近港灣附近的一條鄉(xiāng)間小路向北騎行,途中多岔路,勤問路可少走彎路。也就五六公里的路程,即可抵達曲口渡口。這是一個非常簡陋的渡口,只有通往文昌市鋪前港的一條航線,僅兩艘36馬力的老舊木質(zhì)機船兩地對開。除過行人和自行車等一些人力可搬運的行李物品能上船擺渡外,其他東西則無法隨船載運。(美騎小編注:對于想更“徹底”地環(huán)島的騎友,或許你們需要這個來這個渡口搭船,我們的環(huán)海南島騎行攻略也有提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