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下一站,川藏北(八)蓮花寶地
第二天早上,確切的說,我們是被凍醒的。從帳篷里鉆出來,猶如進了一個巨大的冷藏室,到處是濕漉漉的,草木和帳篷上都結(jié)了一層薄薄的霜。大家陸續(xù)起來了,對面山坡高處也亮堂起來,清晨的陽光已經(jīng)開始灑在山谷上。
我們跑到林子里的河邊,用冰涼的河水洗漱完畢,胡亂塞了幾口餅干。天冷得厲害,我和胖子決定活動活動身子。正好看見薩賓娜從帳篷里鉆出來,我們就裝模作樣地打起了太極拳,向她炫耀起我們中國的絕技來。可惜我們學(xué)藝不精,才起了個式,抱了個球就不知如何接下去。妞在一旁出點子:“快,第八套廣播體操,現(xiàn)在開始!第一節(jié)……”一聽到這口號,我們條件反射般地抬起手、踢起腿來,動作嫻熟,一氣呵成,一邊做一邊忍不住大笑。要說這套操,咱可是練了十多年啊。無他,但手熟爾!薩賓娜被我們煞有介事的動作逗笑了,驚訝地說了聲:“啊,是體操啊!
才走了幾百米,就發(fā)現(xiàn)路邊崖壁上涌著有幾處泉水,過來一看,熱氣騰騰,一股硫磺味!坝袦厝!”我們興奮地喊了起來。試試水溫,竟然十分燙手。我們拿出毛巾,小心翼翼地在水中浸浸,洗了個充滿怪味的熱水臉。
兩公里后,我們看到了山間一塊平坦的草地,搭了帳篷,掛著經(jīng)幡,一條寬闊的土路從草地穿過,伸向遠(yuǎn)方的山谷。山谷盡頭,一座高聳的雪山直插云霄。原來這亞拉雪山的入口離我們昨天的宿營地如此之近,早知道,我們就應(yīng)該到里來搭帳篷的。
雪山氣勢十足,路邊停了好幾輛自駕的車,游客們貪婪著拍照留影。一位摩托騎友從山上下來,和我們聊了幾句。他說:“現(xiàn)在山上的樹葉都開始變黃了,要是晚來半個月,這地方就漂亮了!
往山上走,茂密的樹林越來越矮,顏色也開始變得斑駁,有墨綠、有淺黃、有暗紅,看起來這大山已經(jīng)感知到秋天的來臨。路邊一位穿著藏服的老鄉(xiāng)正在等車,我向他喊了聲“扎西德勒”,他一臉茫然的看著我,沒有任何表示。還沒有進入地道的藏區(qū)的么?我心里疑惑著。
事實上,丹巴的人,不管是藏族還是漢族,都稱八美、爐霍一帶為“關(guān)外”。這個“關(guān)”,大概就是指疙瘩梁子。以疙瘩梁子為界,東、西兩個方向的藏族民俗風(fēng)情差異很大:東面的藏民由于身處漢藏雜居地帶,其生活方式已經(jīng)比較現(xiàn)代;而西面的藏民至今還完整地保留著古樸的藏民族習(xí)慣。也就是說,只有翻過了疙瘩梁子,才算從文化上進入藏區(qū)。
靠近山頂?shù)臅r候,植被已經(jīng)由灌木變成了矮草。坡上牦牛點點,悠閑地低頭吃草,有幾頭不安分的,踱著步子橫過馬路。棚子旁的藏民招呼我吃烤肉串,我只說在下面已經(jīng)吃過了。問他們埡口還有多遠(yuǎn),他們指了指前方,說拐了彎就是了。
埡口上平坦開闊,飄著經(jīng)幡,立著鐵架,還住了好幾戶藏人。藏族漢子牽著大馬,在散步的游客間招攬生意。伊娃夫婦早就到了,正攤開帳篷在太陽下曬著。我取下眼鏡,發(fā)現(xiàn)天空湛藍,陽光格外刺眼。
伊娃提議我們拍個合影,我們就找了塊空地玩起了自拍。人有點多,伊娃拿著相機,也不管人頭裝沒裝下,咔咔咔就是一頓猛按。之后我們又拍了一群人跳在空中的照片,這是伊娃夫婦的慣例:他們在全球騎行,每到一處,便要和當(dāng)?shù)氐娜藗円黄鹋尿v空而起的照片。后來,我在伊娃自己建立的網(wǎng)站“單車上”(http://on-the-bike.ch/cycling/)看到,他們騰飛的身影出現(xiàn)在世界各個角落:戈壁、沙漠、草原、公路……其中也包括我們這天在疙瘩梁子上留下的精彩瞬間。
胖子的剎車出了問題,調(diào)了幾回,總算堅持到山腳。到惠遠(yuǎn)寺路口時,我們注意到頭頂上密密麻麻的路牌。連不懂中文的伊娃都看出來了:“這么多牌子,寫的都是一樣的意思!睆倪@個路口往旁邊走幾公里,就可以到達惠遠(yuǎn)寺。這座寺廟在藏區(qū)影響很大,是當(dāng)年清政府為幫助七世達賴躲避戰(zhàn)亂,專門撥款修建的宏偉大寺。寺廟建成以后,雍正皇帝欽定寺名,親書匾額“惠遠(yuǎn)寺”。此地人杰地靈,附近還誕生了十一世達賴?yán)铩?br />
進了鎮(zhèn)子,我們先找了一家川菜館吃飯。前門站著一個漂亮的小女孩,一度被我們誤認(rèn)為是混血兒。桌上,我向伊娃夫婦介紹了南線的一些情況,雖然那還是兩年前過時的信息。
下午天氣突變,陰云密布,寒風(fēng)陣陣,還下起了小雨。我們休整一番,和飯店老板聊聊天,見時間差不多了,便打著傘,叫上老外們,朝鎮(zhèn)子外的寺廟走去。妞聯(lián)系不上喇嘛大哥,我們只好在雨中自己摸索,進了寺廟。寺廟修得金碧輝煌,美輪美奐,僧人倒沒看到幾個。我們來到大殿,見門邊的木梯旁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鞋子,樓上還傳來了嗡嗡的念經(jīng)聲,心想原來人都在這里,便也脫了鞋,踩著光滑的木梯上了樓。
二樓是個寬敞的大廳,立著密集的木柱,柱子上畫著色彩斑斕的圖案。一群身披絳紅僧袍的小喇嘛正盤腿坐在地上,跟著喇叭里播放的低沉聲音一起誦經(jīng)。人群中站著一兩個長者,想必是他們的老師。我們雖然放慢腳步,卻還是吸引了不少喇嘛的注意。他們紛紛回頭,好奇地打量著我們。我們怕破壞了課堂的秩序,趕緊走到他們身后,學(xué)著他們的樣子席地而坐。
念經(jīng)聲雄渾低沉,滔滔不絕,我們雖然什么也不懂,聽得也饒有興趣。這些喇嘛年齡參差不齊,從四五歲到十七八歲都有。大點的孩子還能專心學(xué)習(xí),小的只怕是連認(rèn)字都沒學(xué)會,坐在那里心猿意馬。老師在人群中踱步,靜靜地看著他們,毫無責(zé)罰之意。我告訴伊娃夫婦,最了表示尊重,不要用相機拍喇嘛,可自己卻實在沒忍住,偷偷拍了一張。妞半蹲著挪到前面一個萌萌的小喇嘛身邊,和他聊起天來。小喇嘛旁邊坐著一位老者,也加入了他們的談話。
出了大殿,我們撐傘往外走。我告訴身邊的薩賓娜,這座寺廟明顯帶著內(nèi)地的痕跡,還能看到雕龍石壁和石獅。這些裝飾在藏地的寺廟是很罕見的。走出大門,我們又進了旁邊一座四四方方的建筑里。天井里立著一個碩大無比的金色轉(zhuǎn)經(jīng)筒,足足有五六米高,不知要有多少壯漢才能推動?上饷娴牟AчT上掛了大鎖,無法走進去瞻仰。圍繞在它四周的是一圈轉(zhuǎn)經(jīng)廊,廊里立著兩排彩色大經(jīng)筒。我們幾人排成一串,依次推動經(jīng)筒下的把手,順時針沿著轉(zhuǎn)經(jīng)廊繞了兩圈。
回到鎮(zhèn)上,我們又帶老外們逛了逛超市和菜市場,補給了一些食物。藏人看見薩賓娜,一個勁地喊著“扎西德勒”。我告訴她:“你要入鄉(xiāng)隨俗,也要跟人家喊‘扎西德勒’。”她笑了笑,看來是還沒學(xué)會這個詞。
路上,我們談笑風(fēng)生。伊娃說:“你們是很有意思的人,挺喜歡你們的,我討厭那些一本正經(jīng)的人。”胖子聽不懂“一本正經(jīng)”這個詞,就問我他說了什么。我說:“他說他喜歡你這吊兒郎當(dāng)?shù)臉!?
回到飯店,離吃飯的時間還早,我們就坐在桌子邊聊天。我們和老外們聊起了各自的生活,向他們吐槽:“中國女孩喜歡有錢的男人,在中國,沒車沒房很難娶到老婆?墒侵袊績r太高,買房子太難了,不比你們?nèi)鹗浚鞘鞘澜缟献钣绣X的地方吧。”伊娃說:“我們那沒那么富裕。有錢人多,不那么有錢的也很多。貧富差距太大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財富掌握在百分之一的人手里!编蓿瓉硎沁@樣啊,怪不得都說萬惡的資本主義!
"我和薩賓娜沒什么錢,”伊娃接著說:“但我們不覺得錢有那么重要。我們一起騎車、一起旅行,每天都感覺非?鞓贰!蔽艺f:“你們外國人啊,隨隨便便一搞就是個環(huán)球旅行。我們中國這樣的人太少了,你要是在我們這里,絕對是個傳奇。”
"是個什么?”
"傳奇啊,傳奇!”我連說了兩遍。
他居然聽不懂“傳奇”這個詞。
薩賓娜一直用pad回復(fù)著她的電子郵件,那些郵件,是世界各地的朋友給他們發(fā)的。因為一路奔波,她已經(jīng)好久沒有回過郵件了。伊娃拿出電腦,與我們分享了他在途經(jīng)各國拍下的照片和各種精彩的旅行故事。他的電腦桌面,是塔吉克斯坦一座巍峨的雪山。雪山下,一條崎嶇石子路通向遠(yuǎn)方,路上,是三個騎車人孤獨的背影,中間那人是薩賓娜,兩邊是他們的兩個中亞朋友。
"那你在哪里?”我不解地問伊娃。
"你傻啊,”胖子搶先答道,“他在拍照啊!”
責(zé)任編輯:Max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