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史上最長山道穿越:騎行美國大陸分水嶺(下)
穿越Collegiate 山脈和科羅拉多中部的路非常好,科羅拉多山道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地段,在這里我們拜訪了很多老友,有些甚至跟著我們一起騎了隨后的一兩天。
CDT有些路段是和科羅拉多山道(CT)重合,我們爬了很多3600m以上的埡口,有些甚至超過3900m,林線以上的騎行往往能欣賞到最好的風(fēng)景,但也迫使我們不得不加衣服。
每天如期而至的暴風(fēng)雨也讓我們倍感壓力,有幾個晚上我們只能草草地待在鋪好的棚頂下來躲雨
偶遇Parkview山的守護者。山頂上我們也碰到了來自英國的徒步穿越者,而其他的徒步者也遇到了這頭毛被剪地參差不齊的山羊。Parkview山?jīng)]有下山路,我們是從山羊身后的山脊下去的,不過這里開闊的苔原很適合騎行。即使如此,這也幾乎是旅途中最難的一天,盡管從早騎到晚,我們還是沒能騎完30公里。一大堆被砍倒的樹讓我們的進程止步不前,暴雨也讓我們在林中手足無措,大部分的爬坡都只能推車完成。
在我們到達懷俄明之后,就再也不用推車和被暴雨砸了。過了紅沙漠之后,分水嶺開始分叉,這就意味著開始進入西南大盆地流域,不是進入太平洋和大西洋,而是進入你能想象到的最荒蕪也是最美麗的地方。
自行車終于可以放開騎了,不用再被樹枝給卡住。我們一路上超越了形形色色的徒步者,他們需要4到5天時間來走完的路,我們兩天不到就完成了。只有幾個地方的道路沙多難騎,我們考慮過跟著徒步者的路線走,還是沿著寬闊的大分水嶺自行車道騎。
在溫德河(Wind Rivers)和黃石公園中間的CDT難得超乎想象。這條路幾乎沒有明顯的標(biāo)記,而且很難騎。不過大提頓國家公園(Tetons)的風(fēng)景和Togwotee山口的尖石讓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而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和馬隊并行在一條線上,和騎馬者聊著長途旅行,他們很喜歡我們的方式, 并且告訴我們他們的住處有一條絕佳的路線,歡迎我們來訪。那是哪一條呢?阿巴拉契亞山道!
我們決定直面擁擠的公園道路,穿過黃石公園并且靠近分水嶺和CDT。這是騎山道這么久以來的一次放松,無論是自駕還是騎行,間歇泉和彩色的水池都很值得一看。有些路很棒,但是有些路卻滿是觀光車,非常危險。公園管理處實在有點落伍,他們說確實有準(zhǔn)備開發(fā)一些對自行車開放的土路、木板路和單軌林道來分擔(dān)觀光車的交通壓力。我們安全抵達黃石公園西的時候松了一口氣,然后重新回到CDT。穿過黃石公園的路絕對是最危險的,我還是在野外好好騎吧!
蒙大拿的路很令人敬畏,平均海拔超過3000m的盤山小道和漂亮的大陡坡通往Lionshead
我們數(shù)了下,下坡一共49道彎,我全程騎下來只有一處解了鎖,贊!
看到蒙大拿之前的路并不長,它一直很靠近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的邊境。這是條雜亂的單線山道,廢棄的路、籬笆和草場到處都是,不過有一點是不變的——如果沒有大上坡,那就一定有大下坡。
在徒步界,這里被成為“分水嶺過山車”,還有一點不變的是這里令人驚嘆的美景。你會常常處于制高點,比周圍任何地方都高。
我們跟著徒步者們在這個“過山車”軌道上上下下了好幾天,登上他們前往的峰頂,然后擇路下來。每年都有大量人群出現(xiàn)在這里,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而我們很幸運地也成為了其中的一部分。
這是我一路上最喜歡的花,某種巨大的百合,這朵發(fā)現(xiàn)于Centennial山脈
在大洞谷(Big Hole Valley),幾個月在山道上積累下的影響終于開始出現(xiàn)了,再去推車上沒有路的山坡變得毫無動力,在簡陋的露營裝備下睡覺也變得又無趣又累,雨還一直下個不停。從新墨西哥到科羅拉多再到懷俄明,我們一路上祈禱著能有好天氣,可是到了蒙大拿,人品好像用光了。幸運的是,整條路上的風(fēng)景都美得無法用語言描述,大部分區(qū)域都被蓋上“荒”的帽子,確實是很荒,而且和一般山地車愛好者所喜歡的地方完全不同。希望這些地方以后還會繼續(xù)對自行車開放。
這張照片記錄了即將崩潰的一瞬間,Eszter到達了她的極限。她承受了太多,太多的推車、太多難吃的東西和太多的勞累。這樣看起來,我們做的事情一點都不值得,不過我卻從來沒說過她,長期的疲勞比我們預(yù)想的要多得多。
在這里恰好有網(wǎng)絡(luò)信號,我在社交網(wǎng)站上發(fā)了這張圖來尋求鼓舞,短短幾分鐘之內(nèi),收到了十幾條鼓勵和支持的回復(fù)。我們繼續(xù)上路,在下一場暴雨到來之前翻過埡口。
能繼續(xù)上路我很開心,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要騎向CDT靠近比尤特(Butte)的新路段,也意味著我們騎車要比走路花更多的時間。
比尤特之后,山路又開始回到了它之前的風(fēng)格,給我們?nèi)酉乱淮蠖烟魬?zhàn),不過我們能意識到這一切即將結(jié)束;囊昂蛧夜珗@的大串聯(lián)——我們的CDT騎行即將在林肯鎮(zhèn)寫下句號。雖然還沒到加拿大,但是我們也能感覺到它很近?斓搅挚湘(zhèn)時,我們推車上到黑山,在它的側(cè)翼扎營。寒冷的暴風(fēng)連夜趕來,我們目睹著它在分水嶺上變幻。大風(fēng)想將我們往大西洋吹,而暴風(fēng)雪卻向著太平洋方向傾瀉。最終,暴風(fēng)雪突破了分水嶺,我們也急著想下到低海拔的城鎮(zhèn)去取暖和休整。還剩一百多公里,而冬天馬上就要來了,我們得抓緊時間。
我們的路線是大分水嶺自行車道的最長延伸,也是最好的。當(dāng)我們想偏離CDT去探索更多的山道的時候,發(fā)現(xiàn)離開了它根本沒有動力。推車走路實在是太難以忍受,而且風(fēng)景也不一定好,F(xiàn)在,加拿大在向我們召喚,而冬天的腳步也越來越近。
我們騎過冰川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在寒冷到來之前穿過羅根山隘(Logan Pass)。但是分水嶺東坡已經(jīng)被暴雪所沖擊,而這場暴雪造成了幾尺厚的積雪。盡管有路可走,但是我們沒做好在這種極端條件下騎行和扎營的準(zhǔn)備。我們在小旅館里邊看電影邊等天氣好轉(zhuǎn)。
太陽最終升起,開始慢慢融化積雪。我們跨入加拿大,騎行穿過雄偉的瓦特頓國家公園(Waterton National Park)。從市區(qū)到瓦特頓,我們把車存起來,向南徒步了6.5公里,前往CDT的官方終點碑。在這里遇到了4個徒步者,我們一起慶祝了這近乎難以置信的旅程。
歷時4個月,累積行程5955公里,累積爬升152400米。我們現(xiàn)在還在恢復(fù)狀態(tài),想到能兩人一起圓滿完成這次旅途,實在是幸運至極。話說回來,這也是避暑的最佳方式不是嗎?
責(zé)任編輯:Leoric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