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純粹騎行:遠方的家(四)藍山—永州
216省道一直和二廣高速交錯前行,可不公平的是,二廣高速基本上就是走直線,也沒什么起伏,而我走的216省道呢,一會在山頂,一會在山腳,一會把二廣高速踩在腳下,一會又從二廣高速下面鉆過去。就在我再次要失去耐心的時候,坡的前方有兩個工人,正在進行作業(yè),于是加快幾步,過去問問還有多遠到山頂。兩個師傅告訴我,其實山頂就在前方五百米的地方了,之后就是好幾公里的下坡了。于是我得出一個結(jié)論,每一次在我快要失去耐心的時候,都是離山頂已經(jīng)不遠的地方了,只要再咬緊牙關(guān)堅持一會,其實也就到了,下一次,在自己快要放棄的時候,告訴自己,堅持,再堅持一下!
兩個師傅所說的山頂,其實就是陽明山的入口。這個陽明山可不是臺灣的陽明山,永州市陽明山公園位于雙牌縣東北隅,屬南嶺支脈,是湘南與湘中的天然屏障。在溫暖和煦的微風中下坡,不知道過了多久,應(yīng)該是到了山腳,由于逆風太大,看起來仍舊是下坡,可是每踩一腳都很艱難,我已經(jīng)無數(shù)次的表達過對騎行中逆風這堵“無形的墻”的厭惡:我寧愿上十個坡,也不愿意遭遇一場逆風。
陽明山入口
在陽明山和永州中間還有一座山,在地圖上估計大概就是叫做“分水嶺”或者“白泥坳”的地方。停下來喝口水,準備一口氣騎上去。這時后面突然傳來“叭叭叭”的聲音,回頭一看,一個和我一樣穿著騎行服的騎友正微笑而來。
這位騎友是永州本地的唐大哥,這三天出來騎一個300公里的小環(huán)線。他說后面還有一位喜歡拍照的騎友,在慢慢拍照,不過一會就會趕上來的,因為他爬坡比較快。于是我們邊走邊聊,我向唐大哥說了我這次的行程,也向他打聽永州這邊的騎友多不多,沒想到他反問我:棋友?象棋還是圍棋?我們都樂了。唐大哥聽說我今晚要往冷水灘的方向走,生怕我對永州的地形不熟,特地從包里拿出紙和筆,一邊畫地圖,一邊講給我聽。
“我們剛剛經(jīng)過的是茶林,冷水灘的西邊是零陵,冷水灘的東邊是祁陽,北邊就是蘆洪市,再往北走,就是五豐鋪,五豐鋪那里還搞過自行車比賽我們?nèi)タ催^比賽。冷水灘又分為河東、河西、鳳凰園,今天如果快的話,可以趕到蘆洪市,慢的話,也可以住在鳳凰園!
唐大哥講得很清楚,我也聽得很明白,心中倍感溫暖。另外一位蔣大哥是騎攝愛好者,這與我不謀而合,我們遇到的時候,我的脖子上正掛著索尼NEX 5L的微單相機,蔣大哥說他也想買一部微單,我支持了他的想法,微單畫質(zhì)不錯,關(guān)鍵是小巧玲瓏,對于騎友來說,減重是非常必要的,所以相機也是越輕越好。
我說很羨慕他們,一出門就有山山水水可以騎,而在廣州這樣的地方,騎到山腳,已經(jīng)是幾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了,早已吸了一肚子的汽車尾氣了。我們彼此加了QQ,回來之后,我看了兩位大哥的QQ空間,里面的騎行內(nèi)容十分豐富,而且還有很多精美的騎行照片,這些都是我所比不上的,心中不禁感到有點慚愧,自己號稱是個騎攝愛好者,但是又有多少積累和沉淀呢?又把多少精力放在了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上了呢?
在一個村口,兩位大哥要繼續(xù)走進村道去尋找未知的道路和美景,我則想沿著大路盡快到達永州,于是我們就此分別。我用小石子墊著相機放在路邊給我們?nèi)耘,唐大哥將大拇指豎起在我面前,這給了我莫大的勇氣與力量。唐大哥40歲了,他說覺得和我特別有緣,把大拇指送給我。我也熱切希望,以后能夠有機會在一起騎車,向他們多學習,雖然難以預料,這一天是哪一天,這一天會不會來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