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兩千公里回家路:從云南到青海(七)佛學(xué)之路
7月6日 晴 道孚縣—爐霍縣 75公里
今天又是一個好天氣,從道孚縣到爐霍縣的路是沿著一個河谷,幾乎沒什么起伏,距離又不是很遠,所以有時間慢慢玩,而且昨天晚上在道孚縣住的是自出行以來最奢侈的,120元的房間。8點半出發(fā)早飯4個饅頭一碗稀飯也沒吃飽。一路上,都是沿著鮮水河谷上行,一片田園風(fēng)光。路過一個道班的時候,一條狗很友善地送了我們好遠,真是和其他藏區(qū)的狗思想境界完全不一樣。
下午天氣變得很熱,路上的柏油都被高原的陽光曬化了,粘在車輪上,有些地方騎起來很費勁,像上大坡一樣。站在路上拍了幾張照片,鞋底差點被粘掉。我們下午5點半到達爐霍縣,遠遠地就可以看見半山上氣勢磅礴的爐霍寺(又叫靈壽寺)。
出了道孚縣,路邊的風(fēng)景和昨天的很類似,公路時一直沿著鮮水河上溯的,海拔提升不多,坡度很緩和,沒有什么難度
鮮水河流域的藏族同胞和其他的藏族人是有很大不同的。這個流域的藏族人的婚姻形式很多樣,很大程度上依然保持著走婚的狀態(tài)。這和云南瀘沽湖哪邊是一樣的,在川西高原和云南高原的一些高山峽谷內(nèi),有兩個大的區(qū)域是走婚的習(xí)慣,鮮水河流域是其中之一。當(dāng)然我們并沒有那么多時間去了解別人家的走婚,只顧得看路上養(yǎng)眼的風(fēng)景。
騎行到一個道班的時候,里面沖出來一條狗,非常善意,一直把我們送出了很遠。直到他主人追出來,它才回去,這是我騎行路上遇到的最善意的狗狗!
鮮水河這一段河水平緩
河谷寬敞,農(nóng)田遍布,這里是農(nóng)業(yè)牧業(yè)混合的地區(qū)。公路的前方遠遠地看到一個寺院,這是一個尼姑寺院,修行的人全部是女人,很多尼姑就在路邊的草地休息,沒好意思給她們拍照,不過她們倒是大大方方地打招呼,很熱情。
在之后會上一個坡,轉(zhuǎn)彎之后就可以看見山上那個宏偉的寺院——爐霍寺,而爐霍縣城就在寺院的下面。
7月7日,我們決定在爐霍縣休息一天,順便游覽了山上的爐霍寺。
這個寺院規(guī)模很大,但沒有游人,也不收門票,他們還沒有這個習(xí)慣。喇嘛和阿卡們很熱情,讓我們隨便拍照片。但在大殿里,為了尊重人,我什么也沒有拍。
在寺院前面的臺階上,整個縣城一覽無余了
7月8日 陰 爐霍—翁達 72公里
8點20分離開縣城,今天的路是翻山。這是川西一條主要的山脈,南段就是有名的折多山,這里算是北段,叫老責(zé)山,山口應(yīng)該有4400米。所以,今天的任務(wù)還是很艱巨的。這里是森林密布的地區(qū),風(fēng)景很美,有的地方很像天山地區(qū),成片巨大的杉樹,還有一條小溪流伴隨,幾乎沒什么車。這是川藏北線,317國道,而進藏主要的運輸是靠318國道,所以,這里雖然是國道,卻仍然很幽靜。
中午12點40分,我們到達林線,再往上就是高山草甸了,我們特地找了一個鮮花鋪成的草灘吃干糧。從這里到埡口是10公里,但沒想到,這10公里路我們爬了3個多小時。這座山上到埡口,其實還得先下坡,再上一個埡口,才能到頂。山頂是一個起伏較大的、面積很大的平臺,山頂?shù)臏囟确浅5牡,我們感覺無比得冷。之后一路是下坡,當(dāng)看到第一個村落的時候,就是翁達了,一個藏族風(fēng)情濃郁的村莊。
去色達的岔路口沿著國道繼續(xù)向下走,一直去馬爾康都是下坡路了,晚上我們就住在這里非常簡陋的一個招待所。這讓我們有了第一次的猶豫——繼續(xù)去色達,還是下馬爾康去成都?雖然風(fēng)景是這樣好,但在路上呆太久了,第一次騎自行車出行,還沒有習(xí)慣這么久一直在外面。
離開爐霍縣,天氣卻變得陰郁
公路其實就是317國道,川藏北線的一段。這一段路是盤旋在杉樹森林里的,所以有些地方像歐洲
一直是爬坡,老責(zé)山,埡口有4400米的海拔
路上的野花
天氣一直很陰,但有時候也會有陽光穿過云層照射下來
我們找個一個鮮花遍布的草甸開路餐
坐在草甸上欣賞剛剛爬坡過來的路
快到埡口之前,天氣好像開始劇變,看看來路的方向的確又開始下雨,慶幸的是雨云并沒有往我們這個方向飄。
上到這個位置就距離第一埡口不遠了,老責(zé)山的山埡口有兩個,上到頂再下去,然后再爬一個埡口,才真正開始大下坡。第一埡口和第二埡口之間是個山頂平臺,一片大草原的景象。上到第二個埡口,海拔4450米,看到遠方雨云密集,一刻也不敢耽誤趕快開始下大坡。
大概20公里左右的大坡,下到河邊就可以看見翁達鎮(zhèn),這個鎮(zhèn)很小還不及內(nèi)地一個鄉(xiāng)公所。但是這里有一個大車店,我們決定在此住下,還算干凈吧。在翁達,山上有一堆宗教類的建筑,其實那是個天葬臺。
7月9日 陰轉(zhuǎn)中雨 翁達—色達縣 83公里
早上起來,我們找了點東西吃,還是決定去掉頭去色達,畢竟喇榮溝五明佛學(xué)院是我們這次遠行一個重要目標。從這個小村子去色達,是一直沿著色達河上溯的,雖然一路是上坡,但是坡度不是很大,路況也算將就。這里海拔近4000米,天氣寒冷。這一帶只有很少的地區(qū)可以種青稞,再沒見到其他的作物。幾乎每個村莊都傍依著一個寺院,雖然不富裕,但是寺院的金頂依然是金光閃閃的。
中午我們到達了洛若鄉(xiāng),這里距離色達還得40多公里。剛剛買點水喝,卻突然下起了雨,而且雨越下越大,只好去商店藏族小姑娘家坐著躲雨,小姑娘很善良,還給我們做了午飯,雖然只是泡面,但心里還是暖暖的……躲了兩個小時的雨,看著好像小點了的時候,我們告別小姑娘繼續(xù)上路。剛走出去10公里,雨又大了,而且草原上完全沒有避雨的地方,實在是太冷了!
下午4點多到達喇榮溝溝口時,雨也奇跡般的停了,但聽說這里沒有住宿的條件,所以我們繼續(xù)上路去縣城。20公里后,我們進入色達縣城,這里海拔已經(jīng)將近4000米,縣城是在草原上一座孤城。
出翁達鄉(xiāng),離開317國道后,轉(zhuǎn)向色達縣的方向,公路一直是沿著河谷的。沒過多久,就可以看見一個寺院在半山上,宛若仙境。這里海拔很高了,大約在3600米,所以一旦下雨,就會變得很寒冷。這個高寒地區(qū),居然是以農(nóng)業(yè)為主,作物也只有青稞,即便這樣,這里人口密度卻不低。可能是宗教的力量,每個稍微大點的村落都有自己的寺院。
到霍西鄉(xiāng),開始下雨,非常冷,我們只好躲進路邊賣雜貨的小商店里。小姑娘人心很善良,居然趁我們要死要活的在爐邊烤火時候,給我們偷偷的泡好的泡面。唉,真是感動的一塌糊涂……
過霍西鄉(xiāng)不久,就可以看到半山上又有一個規(guī)模很大大寺院群。這類的寺院在這一路都有很多,只是有規(guī)模大小的區(qū)別而已。
過路的藏民長得很兇,但其實都算很和善
快到喇榮溝路口的時候,又開始下雨,到了溝口,雨卻奇跡般地停了。喇榮溝里面就是五明佛學(xué)院,但聽說里面沒有住宿,于是我們又騎了20公里到色達縣城。準備第二天再搭車返回喇榮溝,參觀五明佛學(xué)院。
7月10 晴 在色達休息搭車去五明佛學(xué)院
這個地方非常特別,進去溝里,我們才感覺大吃一驚。這簡直就是一個城市!而且是一個完全沒有中國范的城市!
進到溝里的時候,剛剛好趕上喇嘛尼姑們開飯,我只是在那兒站著看熱鬧,人家直接就舀了兩份給我們,還有酸奶,都是免費的。
每個小屋子都是來修行的人自己搭建的,而且一直搭建到了山頂附近,這里海拔是有4100米
路上還遇到兩個開心的小阿卡
今天是四川境內(nèi)的最后一天,明天開始就要離開四川進入青海了。最后附一張四川段地圖:
敬請期待《兩千公里回家路:從云南到青海(八)》
責(zé)任編輯:Leoric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