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中東石油流進世巡隊?UCI敢不敢開閘?
最近職業(yè)車壇比較值得討論的話題也許是車隊的更迭。前不久,蕭條的IAM車隊正式發(fā)表聲明宣布賽季末將終止運營;另一方面,戰(zhàn)績與口碑都不錯的京科夫車隊也搖搖欲墜,車手轉會的傳聞也是沸沸揚揚,真是多事之秋。
這一邊似乎有一些人玩不轉自行車,要跑路了,另一邊卻又有新車隊懷著“美好愿景”準備在車壇大干一場:石油之國——巴林王國王子:納賽爾(Nasser bin Hamad Al Khalifa)近日在個人Instagram昭告天下:巴林車隊正式成立,且將在這個領域苦干一番,將會以優(yōu)雅從容、良好的形象示人,并以將巴林車隊申請成為世巡車隊為己任。
左:鐵三迷納賽爾王子 右:巴林車隊襯衣上身
納賽爾王子正式踏足自行車壇的消息一落地便遭到許多人反對,反對者勸告UCI切勿將世巡牌照發(fā)給巴林車隊,原因在于,車隊幕后操手納賽爾王子被傳有巨大“污點”:2011年4月,人民抗議巴林政府不合理政策,呼吁政府垮臺,納賽爾王子被指控在那個特殊時期用非法手段鎮(zhèn)壓人民起義,并在電視臺公開對民眾喊話:“無論你是何方神圣,敢叫囂讓政府垮臺的人,就等著城墻從天而降將其粉碎吧�!�
在民眾以及眾多外界人士眼中納賽爾王子是一個“惡魔”級人物。包括巴林人權和民主研究所(BIRD),歐洲中心憲法與人權組織(ECCHR)等一些人權組織極力呼吁,不能讓巴林王子的魔爪伸向自行車領域,聲稱這是納賽爾王子欲用這樣一項積極向上的體育項目掩蓋自己身上的污點。
納賽爾王子與尼巴利私交甚好,據(jù)傳大鯊魚有可能加入巴林車隊
而納賽爾王子似乎不以為意,堅決否認這樣的指控,且其身后的一群“精英律師”也為這場指控官司做好了充足準備。說白了,在“石油王子”眼中,任何問題都可以用一桶石油解決,實在解決不了就兩桶......
而最終來說,巴林車隊這本世巡牌照發(fā)不發(fā)還是UCI說了算。但作為掌管“生殺大權”的UCI來說,牌照的審核需要滿足一些基本條件:實力夠、財力足、行政管理穩(wěn)定、倫理道德過關。對于浸泡在石油中的巴林壕來說,前三項都很容易在短期內滿足,而問題在于,巴林王子的倫理道德能打幾分?
在UCI管理條例中倫理道德主要涉及尊重車隊,尊重車隊隊員,具體細節(jié)如下:
·以反興奮劑、提升運動競技性以及自行車運動形象為己任;
·車隊與車手雙方簽署公平合理的契約;
·遵守法律義務,特別是納稅以及社會保障項目;
·車隊與車手雙方應保持透明以及誠信原則。
在這項條目中也許納賽爾王子只有“維護自行車運動形象”這點會受到質疑,而他的性格、個人生活以及公共行為是否有在給自行車抹黑,還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對于上述標準,更多的是看UCI拿捏的度,畢竟,這不是一場60分及格的數(shù)學考試,答案的對錯沒有那么精確。而到底給不給牌照,也許UCI考慮的不僅僅是倫理道德這一點,或許,新車隊的加入能否給整個圈子激起活力的波瀾,是他們要糾結的另外一個方面。
除了反對的聲音之外,也不乏支持者,對于長久“沒肉吃”的職業(yè)自行車壇,部分玩家打起了散伙的念頭,而這樣一支“石油車隊”的加入,也許能讓大家在賽場上看到一些新花樣,這是部分支持者的一個興趣點所在,也就是希望看到這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
在事件未塵埃落定的一刻,任何質疑和否定都有可能被接受或者忽略,UCI承諾會拿捏好這支倫理道德的稱,做出合理的決定。對于“財大氣粗”、“聲名狼藉”卻“躊躇滿志”的納賽爾王子涉足自行車,各位車友的看法如何?
圖片:cyclingtips、cyclingnews
責任編輯:Andy
下一篇:羅曼·巴代:獎牌與文憑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