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地理貼:法蘭德斯古典賽的舉辦地與線路分析
在公路自行車運動中,除了日程漫長、線路多變的大型多日賽之外,還有辦賽地點相對固定,比賽時間只有一天的古典賽。我們都知道“五大古典賽”、“阿登三賽”、“四大卵石賽”等著名的古典賽,但是這些比賽在哪里舉辦、其標(biāo)志性的決勝地點你又知不知道呢?下面我們就來通過3篇文章普及一下這些著名的古典賽的地理知識。首先介紹的是比利時法蘭德斯地區(qū)進行的古典賽。
比利時的法蘭德斯地區(qū)坐擁多場久負盛名的古典賽,以環(huán)法蘭德斯為首的6場賽事在2010年開始統(tǒng)歸于同一個主辦方“Flanders Classics(法蘭德斯古典賽)”主理。該主辦方旗下的賽事包括:新聞報環(huán)賽(Omloop Het Nieuwsblad)、穿越法蘭德斯(Dwars door Vlaanderen)、根特-韋弗爾海姆(Gent–Wevelgem)、環(huán)法蘭德斯(Ronde van Vlaanderen/Tour of Flanders)、斯海爾德之箭(Grote Scheldeprijs)以及布拉班特之箭(Brabantse Pijl)。而E3 Harelbeke和Kuurne-Brussels-Kuurne盡管也在法蘭德斯地區(qū)舉行,但是不歸屬于這個主辦方,因此“法蘭德斯古典賽”有狹義和廣義之分。下面來看看廣義的法蘭德斯古典賽有怎樣的特征。
先來一張比利時地圖,新窗口可放大。本文介紹的賽事主要在布魯塞爾-科特賴克-根特-安特衛(wèi)普4市及周邊地帶。其中韋弗爾海姆、哈雷爾貝克和屈爾內(nèi)實際上都在科特賴克市郊。
1,新聞報環(huán)賽——根特折返賽
新聞報環(huán)賽原名“人民報環(huán)賽(Omloop Het Volk)”,是人民報為了對抗新聞報主辦的環(huán)法蘭德斯而在1945年創(chuàng)辦的比賽;后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人民報被新聞報收購,然后旗下的賽事也跟對手姓了。如今的新聞報環(huán)賽從東法蘭德斯省的首府根特發(fā)車,向南繞一圈卵石路短陡坡之后再回到根特,與環(huán)法蘭德斯舉辦初年的線路類似。奧登納爾德(Oudenaarde)以東的數(shù)個短坡是該線路的難點之一,不過沒有環(huán)法蘭德斯標(biāo)志性的Oude Kwaremont(2.2公里長、平均坡度4%的石板路爬坡)。相比于其爬坡難度,新聞報環(huán)賽的天氣是臭名昭著的,寒冷和雨雪是阻礙車手的最大障礙。
新聞報環(huán)賽是以根特為起終點的折返跑,線路難點在于奧登納爾德右手邊的幾個坡
跟廣東有一拼的濕冷天氣使得這場賽季早期的比賽異常艱苦
2,屈爾內(nèi)-布魯塞爾-屈爾內(nèi)——名不副實折返賽
屈爾內(nèi)-布魯塞爾-屈爾內(nèi)(Kuurne–Brussels–Kuurne,簡稱KBK)通常在新聞報環(huán)賽的第二天進行,兩者共同作為比利時賽季的先聲。屈爾內(nèi)是西法蘭德斯省城市科特賴克邊上的一個小到連地圖都找不到的小縣城;在它附近的還有哈雷爾貝克和韋弗爾海姆,后文會提到。一個小小的冷知識是:KBK從屈爾內(nèi)發(fā)車后,其實并沒有到達布魯塞爾,只是往布魯塞爾方向去到了哈爾馬爾登(布魯塞爾以西25公里處),然后就返回了。如果你閱讀完這個系列的地理貼,就會發(fā)現(xiàn)極多以地名來命名的古典賽其實在線路上是名不副實的。
這條折返線路一樣途經(jīng)了奧登納爾德東南邊的陡坡地帶,Oude Kwaremont也在列。不過由于這片爬坡距離終點還有點遠,所以篩選性不強。天氣依然是這場比賽的重要神棍,2013年KBK才因為惡劣天氣而停辦過一次。
KBK的海拔圖,Nokereberg是終點前最后一個坡;你可以把KBK視為難度降低版的穿越法蘭德斯
比賽在2013年因天氣原因停辦過一屆,如宣傳圖所示,寒冷還是比賽的一大難點
3,穿越法蘭德斯——法蘭德斯騎行周的開啟
3月底的法蘭德斯騎行周(Flemish cycling week)以穿越法蘭德斯(Dwars door Vlaanderen)開始,隨后是根特-韋弗爾海姆和迪潘三日賽(Driedaagse van De Panne-Koksijde),最后以最重要的環(huán)法蘭德斯收官。如今的穿越法蘭德斯從魯瑟拉勒(Roeselare、科特賴克西北部的城市)發(fā)車,往奧德納爾德方向繞過一堆環(huán)法蘭德斯經(jīng)過的高難短坡之后,回到瓦勒海姆(Waregen、位于根特與科特賴克之間)沖刺。這場比賽后半段的陡坡非常集中,不過最后幾十公里的難度比環(huán)法蘭德斯低。
環(huán)法蘭德斯上的Oude Kwaremont+Paterberg也在地圖上,不過距離終點最近的爬坡還是KBK上那個Nokereberg。
盡管賽事級別只有洲際1.HC級,但比賽激烈程度絲毫不輸于其他法蘭德斯卵石路古典賽
4,E3-哈雷爾貝克——哈雷爾貝克折返
E3通常在穿越法蘭德斯和根特-韋弗爾海姆之間舉行,各自相隔了1天時間。該賽事的線路與KBK有高度可比性——都是從科特賴克附近(該賽事的起終點哈雷爾貝克很靠近屈爾內(nèi))一路向東然后半途折返,區(qū)別是E3的難度更大,坡度密集的路段距離終點更近。而且由于賽事級別的提升(現(xiàn)為世巡賽級),如今只有頂級的卵石路選手才能贏得E3。
和大多數(shù)法蘭德斯古典賽那樣,E3想方設(shè)法在奧登納爾德附近繞卵石坡
法蘭德斯比賽周總能見到狂熱的比利時車迷
5,根特-韋弗爾海姆——西法蘭德斯繞圈
上文提到的幾場古典賽都在東法蘭德斯腹部的奧登納爾德繞行,而根特-韋弗爾海姆則是屬于西法蘭德斯的。和巴黎-魯貝相似,這場比賽的起點從2004年起就不在根特,而是在根特西南邊的丹澤。線路一路向西去到弗爾訥市的海邊,然后往南沿著法國邊境折返回韋弗爾海姆。盡管賽事的中后段有不少卵石坡,不過其殺傷力沒有E3那么大,因此小集團沖刺上演的可能性更大。與其他靠近海邊的賽事一樣,根特-韋弗爾海姆很容易被雨水和風(fēng)向影響比賽走向。
又是一場名不副實的比賽,起點在丹澤;相比多數(shù)法蘭德斯古典賽,這項比賽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將難度區(qū)間設(shè)定在西法蘭德斯,甚至跨過法國邊界。
這應(yīng)該是四大卵石路古典賽里最適合沖刺手的一場了(另外3場是環(huán)法蘭德斯、E3和巴黎-魯貝)
6,環(huán)法蘭德斯——奧登納爾德折騰賽
環(huán)法蘭德斯是法蘭德斯古典賽中歷史最悠久的比賽,也是歷來線路改動最多的比賽。該賽事直到1976年都是從根特發(fā)車,賽事早期也是一場“Omloop”——從根特發(fā)車、順時針繞東西法蘭德斯一圈然后在根特或根特附近結(jié)束。1973年開始,賽事線路不再畫圈,終點挪到尼諾弗/梅爾貝克;1977年,比賽起點拋棄了根特,改到圣尼克拉斯;1998年,起點又改到了如今的布呂赫;2012年,終點從梅爾貝克改到奧登納爾德,該終點也沿用至今。
除了起終點的變化,線路的變化也紛繁復(fù)雜,不過主辦方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比賽盡可能的艱難。于是,無論賽事前半程怎么變化,后半程總是萬變不離其宗地在奧登納爾德附近的卵石坡繞來繞去。自從1973年梅爾貝克作為賽事終點,距離終點16公里的Muur-Kapelmuur(Wall of Geraardsbergen)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不過最近3屆比賽終點改到了奧登納爾德,決戰(zhàn)場才變成了Oude Kwaremont和Paterberg。也是從2012年開始,主辦方喪心病狂地讓Oude Kwaremont三次登場,這里也成了如今比賽最能決定比賽勝負的爬坡(想想2013年坎神干的一切)。
另外,最大坡度達到22%的Koppenberg爬坡也是賽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TREK為坎神準(zhǔn)備的環(huán)法蘭德斯專用版Domane車架也以該爬坡命名。
2012年之前終點還在梅爾貝克,當(dāng)時的決戰(zhàn)場就是Muur-Kapelmuur了
當(dāng)年的Muur是環(huán)法蘭德斯最佳觀景點
2011年的戰(zhàn)況非常經(jīng)典
2012年之后,決戰(zhàn)地改成Oude Kwaremont+Paterberg
2013年坎神在Paterberg屠殺彼得·薩根
距離終點還有很遠的Koppenberg也好難,每次都塞車的
7,斯海爾德之箭——安特衛(wèi)普至斯霍滕平路賽
從卡文迪什與基特爾各自刷下三場勝利就能看出,這場比賽主要還是給沖刺手準(zhǔn)備的;盡管它包含7段長短不一的卵石路,不過其篩選性沒有法蘭德斯式的卵石+爬坡來得兇狠。該賽事從安特衛(wèi)普市中心的斯海爾德河邊出發(fā),因此得名。比賽線路是在安特衛(wèi)普東北部郊區(qū)進行的順時針繞圈,然后回到距離安特衛(wèi)普不遠的斯霍滕再繞一個小圈,然后集團沖刺。
從地理上就可以看出斯海爾德之箭和其他法蘭德斯比賽不在同一個次元
基特爾已經(jīng)連續(xù)3年生存到最后并且獲勝,可見篩選程度
8,布拉班特之箭——南北布拉班特省之旅
布拉班特之箭(De Brabantse Pijl)創(chuàng)始于1961年,如今也是洲際1.HC級的重要賽事。該賽事歷史上也曾改換過起終點,從2010年起確定了如今的線路。如今的比賽是從勒芬(Leuven)發(fā)車,然后一路往西南方去到尼韋勒(Nivelles),然后往北到達圣海內(nèi)敘斯-羅德(Sint-Genesius-Rode);然后原路折返至上艾瑟(Overijse)。這條線路也包含了25個短坡,因此阿登型的選手更能占得先機。
繼續(xù)看地圖,比賽相當(dāng)于半個折返,終點是上艾瑟(Overijse)
叔也是拿過冠軍的人
責(zé)任編輯:Jewels
速降車手,資深自行車記者,媒體人,賽事商業(yè)攝影師,自行車賽事解說員,自行車相關(guān)出版物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