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美利達Scultura SL Team 2012先行賞析(圖文)
美利達制作Scultura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一臺輕量、硬朗又不失舒適的車架
隨著Multivan XC車隊贏得11個世界冠軍和一枚奧運金牌,美利達經(jīng)常被當做是一個山地自行車品牌。不過這家臺灣公司推出最新的Scultura公路車的之前早已把目光盯在了ProTour和頂級公路比賽上面了。
美利達從不停止創(chuàng)新。上一代Scultura Evo車架采用了Double Chamber(雙室管),一體式前撥安裝座,車架(56cm)只有875g,而2010款的Reacto是第一批空氣動力公路車,要比這一概念成為主流后才出現(xiàn)的Specialized 的Venge和Scott Foil等早很多。
美利達對競爭對手的高端公路車市場進行了研究分析,得出的結(jié)論是,盡管造得出超輕車架,說到它們的表現(xiàn),也絕對的硬朗,然而效率卻并不如意。美利達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一臺輕量、硬朗又不失舒適的車架,而且關鍵的是不能叫出天價。
這并不是說Scultura很沉——官方提供的844g車架重量搭配開口胎和SRAM Red,完全可以組裝出6kg左右的整車。為了造出一臺關注功能而不失形態(tài)美的車架,美利達的產(chǎn)品設計師Martin Stuetz運用了他在工業(yè)設計和雕塑的知識。
“Scultura”是意大利語,意思是“雕塑”,寓意美利達既注重形狀也注重功能
2012年的Scultura有三個型號:SL Team,Pro和Comp。級別最高的SL使用的是新款的SRAM Red套件和FSA的BB386 Evo中軸系統(tǒng)。86mm寬的五通使得美利達可以把下管做的非常粗壯,再加上不對稱的后下叉,極大地提高了車架剛性。座管下面的碳橋也增加了這一關鍵部位的強度。這一設計采用了所有大尺寸軸(例如BB30),使用轉(zhuǎn)接座就可以安裝小尺寸零件了。
美利達用他們的FLEX-STAY技術在Scultura中融入了些緩沖舒適性。在后上叉的上表面以及后下叉的上下兩面的碳層中間加入了一層亞麻。這種材料具有很強的剛性和吸震性質(zhì)。盡管它讓車架重了40-50g,但是美利達還是覺得付出這點代價是值得的。
左側(cè)后下叉是標準的,輪子旁邊有一個電子變速電池座。使用一個特變的系統(tǒng)可以改變車架的內(nèi)走線方式,以適應機械或電子變速系統(tǒng),讓車架跟上時代發(fā)展。下管的兩道對稱脊顯示出Stuetz的設計和審美才能;這種設計具備雙重作用:既方便內(nèi)部走線,又加強了結(jié)構(gòu)強度。
Scultura的BB386超大五通規(guī)格讓腳底下更加硬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