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超大中空 Selle Italia SLR Boost公路坐墊評測
1897年,Selle Italia創(chuàng)立于意大利米蘭郊外的Corsico小鎮(zhèn),為人們當作交通工具的自行車制造坐墊。上世紀七十年代,自行車運動興起,Selle Italia順勢發(fā)展運動騎行坐墊,在這個領域逐漸嶄露頭角。
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Selle Italia早已成為最受歡迎的騎行坐墊品牌之一,其公路競賽產品線中的三大系列——SLR、FLITE和NOVUS也頻頻出現(xiàn)在頂級賽場上,甚至成為某些明星車手的標志性裝備,例如范德普爾的獨家定制版FLITE BOOST KIT CARBONIO SUPERFLOW。
Selle Italia的SLR系列坐墊誕生于2000年,如今已衍生出多種型號,其中包括極為激進的全碳版SLR BOOST TEKNO SUPERFLOW。不過選購坐墊是一件很主觀的事,好不好用只有試過才知道,因此小編在為自己選購這款SLR BOOST KIT CARBONIO SUPERFLOW之前做了不少功課,今天就帶你一起來看。
▲Selle Italia的小白盒包裝,告訴你要“享受騎行”
這款坐墊的全稱為Selle Italia SLR BOOST KIT CARBONIO SUPERFLOW L3,一看就是疊滿了BUFF,下文我們就簡稱它為SLR BOOST吧。
從包裝盒內取出坐墊,SLR BOOST被固定在一個紙板上,上面標注了產品規(guī)格。
▲這個小小的說明書包含簡體中文內容,雖然是機器翻譯,但這份心意還是不錯的
Selle Italia產品名中的“BOOST”代表短鼻坐墊,這款SLR BOOST有S3和L3兩種規(guī)格,S3的寬度為130mm,L3的寬度為145mm,兩者長度均為248mm,結合小編的fitting數(shù)據(jù),選了L3。其實小編一開始想選市售隊版,印花更好看,可惜只提供S3規(guī)格,只能作罷。重量方面,L3規(guī)格標稱129克,實際重量為134克,比小編之前用的Pro Stealth SL輕了不足10克。
可能是為了更直觀地展現(xiàn)產品特點,意大利人將技術規(guī)格一股腦堆在產品名上,KIT CARBONIO意為碳軌,SUPERFLOW則是Selle Italia引以為傲的最大中央鏤空技術,這款坐墊妥妥是為了競賽而生。不過在選擇適合自己的Selle Italia坐墊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Idmatch系統(tǒng)。
Idmatch相當于Selle Italia自家的fitting系統(tǒng),可以通過各項指標,讓車手科學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坐墊型號。首先,我們得了解自己的騎行風格,Selle Italia給出兩種情況,一種是經常在坐墊上前后移動位置的動態(tài)坐姿,一種是固定位置且很少移動的靜態(tài)坐姿,兩者對應不同的騎行風格。過去使用Pro Stealth時,小編經常激進地前移重心至鼻頭位置,但現(xiàn)在更趨向于穩(wěn)定騎行,因此小編選擇穩(wěn)定取向的坐墊類型。
接下來是檢查骨盆旋轉情況,小編fitting后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些許骨盆前傾,你也可以通過Idmatch的指導,借助垂直墻面來了解自己的骨盆旋轉情況,這里就不展開說明
結合以上數(shù)據(jù),Selle Italia提供三種類型的坐墊。對于有骨盆前傾,喜歡激進騎行姿勢的動態(tài)車手,可以選擇扁平形狀的坐墊,例如范德普爾最愛的FLITE系列;對于骨盆旋轉不明顯,希望在動態(tài)、靜態(tài)坐姿間取得平衡的車手,SLR系列的中性形狀最合適;對于具有明顯骨盆后傾,希望在坐墊上保持穩(wěn)定位置的車手,波浪形狀的NOVUS系列會是不錯的選擇。
結合自身情況,小編選擇了SLR這個經典系列,始于1990年的FLITE系列同樣適合小編,但在相同規(guī)格的情況下,SLR系列會稍微輕一些。
Selle Italia表示,SuperFlow在外殼和座軌之間打造了一個吸收系統(tǒng),可以減少來自路面的沖擊和振動,同時緩解會陰區(qū)域持續(xù)受壓引起的不適感。
坐墊表面有許多小透氣孔,隊版則是一整塊無孔蒙皮,輔以白色字樣的大logo和紅色裝飾圖案,辨識度更高。
▲側面的SLR字樣
▲扁而窄的鼻頭
▲SLR BOOST底板的兩翼有較大下垂,從側面看不到完整的座軌
▲中性形狀坐墊安裝后應前后等高,中部微微下凹。SLR BOOST有很低的堆高,因此更換坐墊可能需要適當拔高座管
▲相比全碳底板,SLR BOOST的碳纖維強化注塑底板稍軟,用手就能扳動
SLR BOOST的碳座軌非常漂亮,夾持區(qū)域長達近7cm,比大部分碳軌坐墊都長,Selle Italia還專門為搭配這類座軌的坐墊標注了“+10mm”,可以滿足你前后移動坐墊的需求。舉個例子,如果小編的Factor O2 VAM錯誤地選擇了后飄座管,裝上“+10mm”碳軌的坐墊依然能到達合理的安裝位置。
▲意大利制造
▲不加掩飾的碳紋
▲似乎是生產日期?
Selle Italia坐墊均會在底板標注BRP參考線,意為生物力學參考點,位于坐墊寬度為70mm的中線位置,以此為參考,你可以在安裝坐墊時更精確地定位。此外,距離BRP線110mm的坐墊鼻尖位置被Selle Italia稱為“Fit Line”,騎行時應稍微突出襠部位置,看不到“Fit Line”或突出太多都說明騎行姿勢不合適或坐墊沒有被恰當安裝。
▲底板上標注了145mm寬度規(guī)格,沒有設計配件安裝位
▲座軌與底板膠合,舒適度應該比硬邦邦的全碳一體底板要好
▲這個質檢標簽重0.3克,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又一款以色列博泰車隊同款裝備
▲代表短鼻的BOOST
將SLR BOOST裝上車,座軌前后仍有大量可調節(jié)空間。同時堆高比小編之前用的坐墊低不少,需要拔高座管。
▲坐墊上的紅線條成為小編車上為數(shù)不多的紅色點綴
▲SuperFlow超大中空
▲顏值也是小編選擇這款坐墊的一大因素
SLR BOOST的填充厚度均勻,用手按壓起來軟硬適中,配合不算硬的底板,小編坐上后的主觀感受是很舒服的,可以輕松找到一個合適、穩(wěn)定的接觸點。同時坐墊的鼻頭又窄又平,因此更不容易摩擦到大腿根部,大腿活動起來絲毫沒有阻礙。配合SuperFlow大中空,坐踩時會陰區(qū)域的壓迫感大大降低,長時間騎行的舒適感得到提升。至于騎行時坐墊下面是什么樣,那畫面太美我不敢想象……
在換到SLR BOOST的這段時間里,小編的騎行體驗確實有不小的提升。此前碳輻條輪組搭配全碳一體底板坐墊,稍有不慎就會獲得硬邦邦的路感,力乏坐踩久了還會導致根部發(fā)麻。而SLR BOOST不屬于那種硬核坐墊,在保持充足支撐力度的同時,更平順的踩踏實則提升了效率,騎得舒服才能騎得更遠更久。
當然,提升舒適性并壓榨整車重量往往意味著錢包遭受重創(chuàng),SLR BOOST的次頂級版本采用鈦合金導軌,同樣價格不菲。如果你想換一款輕量、舒適的坐墊,小編還是建議多嘗試幾款再做決定,例如去蹭一蹭小伙伴的車。畢竟適合自己的騎行裝備可遇不可求,喜(mai)歡(de)的(qi)才是最好的。
責任編輯:CC
請問下c, 這款坐墊有推薦的水平角度么,我試了1次,可能是-3度的問題 感覺穩(wěn)定性不夠好
我一開始沒調好,坐墊略微前傾時也很不穩(wěn)定,調整到現(xiàn)在的樣子就好多了?梢阅脡K板子放在坐墊上,讓坐墊尾部和鼻尖在水平一條線上,中間微微下凹。最好多試幾下
官方應該有說明吧,實在不行就飛一下
+1
22最后一句全文重點,劃起來,要考的
+1
22我不mai喜bu歡qi
+1
22我也是
+1
22我不mai喜bu歡qi
+1
22好家伙,中央掛蛋是吧
+1
22下雨天也喜歡嗎
+1
22有畫面了
+1
22有這個坐墊可以不穿騎行褲騎車嗎
+1
22可以短時間騎,30分鐘以內,長時間騎,普通內褲邊緣的收邊會壓的肉疼
+1
22我覺得不需要騎行褲?赡苁莻例,我就一個最便宜的prologo dimension ,沒有騎行褲,幾年了,單次百幾十公里,PP沒有感覺難受...
+1
22想穿就穿
+1
22國產能不能做出來
+1
22說不定呢
+1
22國產的硬實力不夠
+1
22我兩輛車上都是這個坐墊,129克,用了3年了,從外觀,坐感和重量上,找不到比這個更合適的了
+1
22好輕啊
+1
22可以再透一點嗎
+1
22這短鼻看著好長
+1
22248很正常,可能是看起來修長
+1
22這個意大利的牌子不錯,之前買過一個低配用著挺好
+1
22直接買頂級
+1
22好看,就是太太太貴了
+1
22確實挺好看的
+1
22不錯,多少錢
+1
22顏值真棒!
+1
22還是很不錯的,是那種不穿騎行褲也可以騎很長時間的坐墊。
+1
22廣州美騎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