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電助力自行車爬坡大戰(zhàn):500瓦 VS 750瓦,誰更強?
測試結(jié)果:Blix擊敗了Tower,更高的功率占上風
搭載750W電機的Blix Sol Eclipse已經(jīng)獲勝了,至少在這個有限的測試中,它為電機功率大小確實重要的論點提供了證據(jù)(至少在自行車的電機方面)。
在PAS 5測試中,750W的Blix Sol Eclipse用時1'01",500W的Tower Beach Bum 2用時1'11" ,因此750W以10秒優(yōu)勢領先。10秒的差距似乎不大,但在536米距離上,短短幾秒就可以產(chǎn)生相當大的速度差距。 例如,在PAS 5測試中,Blix 的平均速度為28.6千米/時,而Tower的平均速度為24.6千米/時。
▲Blix Sol Eclipse在爬坡測試中表現(xiàn)出色
即使將Beach Bum 2的速度提升到三擋,也無法與功率更大的750W電助力車相抗衡。
我們在速度擋位測試中看到了類似的結(jié)果,Blix 以1'19"到1'35"的時間擊敗了Tower,但這符合預期,因為Tower Beach Bum 2速度擋位的變化只影響踩踏助力效果,而不是功率輸出性能。至少在這次測試中,盡管Tower Beach Bum 2的驅(qū)動電機經(jīng)過了精心調(diào)整,踩踏助力速度也更高,但更強大的750WBlix Sol Eclipse仍是表現(xiàn)最好的。
問題來了:為什么動力并不總能決定一切?
在這種情況下,動力即是王道,但這一考驗遠不是最終目的。 事實上,在決定一輛電助力自行車的爬坡能力時,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而不僅僅是驅(qū)動電機尺寸。
可以說,最大的因素是重量,不管電機功率大小都需要推動重力做功。車手的重量可能是最大的變量,很明顯,較重的電助力車可能需要更多的動力,才能像較輕的電助力車一樣快速爬升。
此外還必須考慮電機的類型。 在這個爬坡測試中,我們做了一個功率不同但都是后花鼓電機的類比。如果我們重新來一場爬坡測試,另一輛自行車換為中置電機驅(qū)動,很可能這輛車只需要更少的功率,就可以抗衡或是超過Blix 和 Tower。
中置電機通過自行車的傳動系統(tǒng),以更少的功率獲得更大的動力,這意味著自行車的性能、扭矩和速度將取決于你選擇的齒比搭配。而一個后花鼓電機等于是一個直驅(qū)系統(tǒng),讓動力直達車輪。
▲這輛QuietKat Jeep內(nèi)置電源全避震電助力車搭載了一套750W的中置電機,這是我們測試中見過的動力最強的電助力車之一
最后,扭矩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尤其是我們在討論爬坡性能時。更大的扭矩通常意味著更強的爬坡性能,所以完全有可能在爬坡測試中,一個大扭矩的500W電機可能勝過一個扭矩略小的750W電機——這也取決于自行車和騎手。
我可以寫一整篇文章來闡述決定爬坡性能的因素,但是事實勝于雄辯,有了這兩輛自行車,在這個特定的山坡上,我作為騎手,用更強大的電助力自行車跑到了山頂。
責任編輯:電小二
本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