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
強勁的推背感受 志慶NECO中置電機初體驗
新世紀的20年代,注定是自行車領域驚濤駭浪的時代,帶“電”的新能源潮流不斷進發(fā),電助力自行車——E-BIKE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臺灣志慶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寶島精工大廠“志慶NECO”,近年來亦開始研制中置電機產品。在經過多次展會上的亮相后,搭載志慶中置電機的實車也終于來到了美騎測評室,讓我們先行體驗一番。
這臺志慶E-BIKE整車屬于Trial/Enduro性質的軟尾山地,醒目的橙黃色涂裝非常吸睛,由于是測試車輛,車上的零配件不在本文討論范圍,都可以忽略,畢竟我們體驗的重點是電機和行駛性能。
遠觀的話,基本上是看不出中置電機的身軀,因為它的身段實在是苗條,相對友商的其他產品,其三維可以說是小號級別了,這為日后產品上市時,車廠設計車架提供不少的便利。這個小身板的電機,額定功率可是有250/300/500W的設計于芯,可根據(jù)廠商整車需求訂制不同的功率輸出,而最大力矩可達80N.m以上。
相對地其電池組同樣是整合在車架大梁里,也是可拆卸的密封樣式,測試車輛直接使用了電動車規(guī)格的電池,簡單粗暴,配合鑰匙式鎖死支架,鑲嵌在車身里,高度整合。
這塊大型電池是以觸點接插片的方式,在內部連接的,所以充電接口被安排在了車身右側,伴以大型的防水橡膠蓋保護,直接插上充電器即可充電,非常方便。
志慶的電機設計有個特點,它是與車身框架一體的,其內容物只能在框架兩側取出或安裝,和平常我們在五通部位裝中軸的原理是一樣的。這種設計的好處是,電機固定更穩(wěn)固,強度更高,也能避免下方縫隙在越野時進入異物,甚至還有優(yōu)異的防水功能。
作為對照,部分它廠中置電機方案都是“掛”在車架下方支架的,有點外掛系統(tǒng)的感覺,不太美觀也稍顯累贅。但一體框架這種設計也有麻煩的地方,它對于加工的精度要求更高,且車架設計時也需要讓出專門框架部位配合安裝,還有后期維護也需要經產品培訓后之維保人員進行處理。
說到最重點那動力側,志慶同樣采用了可拆卸式盤爪的設計,可根據(jù)不同牙盤的BCD,更換不同規(guī)格之盤爪,滿足各車種的需求,這也是主流中置電機的設計之一。
此外,牙盤也自帶了護盤,避免鏈條弄臟褲腿。曲柄、盤爪、盤片、護盤、電機蓋,以上所有部件都是志慶自產的鋁合金零件,這也是志慶工業(yè)集團的拳頭工藝之一,細膩的數(shù)控切割,外加精致優(yōu)異的高品質陽極發(fā)色處理,非常賞心奪目。
悄悄地透露一下,志慶NECO與ROVE標的臺產碗組可是非常優(yōu)秀的做工哦,精工級別的陽極和嚴絲合縫的極低公差,因此很多整車標配,或部分輕奢改件牌子的碗組,都是由其代工生產的。
位于中置電機尾部有一個出線孔,連接的是后輪速度傳感器,固定在后下叉的部位,以磁鐵感應的方式去為騎行碼表采集速度、里程等數(shù)據(jù),屬于比較傳統(tǒng)但計量準確的設計。
由于工程樣車的緣故,這里并沒有設計仔細,后續(xù)上市產品應該加強線纜的防水填充,避免水滴順著電線流進去電機內部。
除了后面那條速度傳感線纜,志慶在整合這個方向上皆是正確的。由于電池內置、電機內置,這些線纜本身就全內走線且硬連接了,因此車架上連接車把控制器的線纜只需要一兩條,還能與車架內走線共用孔位。無論是安全性、美觀性、實用性,只要是全整合的都是優(yōu)秀的,也符合當下簡潔干凈的潮流。
車把配套的大屏控制器有點意思,居然是彩色的LED屏幕,好處是陽光下也能清晰顯示,但是屏幕夠大卻是非觸屏的。不過我相信,電助力自行車使用觸屏毫無用處,既不方便也不實用。
控制選項/功能轉換、開機/設定此類四大金剛按鈕,都安排在了左手位置的控制器上,其帶有弧面的人體工學設計,附以醒目的觸摸凹槽,單純靠拇指盲摸也能清晰操作。
同樣地,也許是工程樣車的緣故,這里還有一個直接電能驅動前進的“油門”按鈕,位于左手本來是左指撥的位置,按起來很順手。按下去就能直接電驅動行進了,相信這只是為了測試才安裝的,電助力車型根據(jù)不同地區(qū)法規(guī)要求,一般是不會安裝此類按鈕的。
電助力的中置電機,之于山地車的意義在于,能更省力地通過一些復雜的地形,為用戶提供更快樂的騎行體驗,并將精力專注于玩樂與操控上。另外把電助力系統(tǒng)安裝在軟尾上,也能彌補全避震車型爬坡性能不濟的短板。
我們將志慶這臺E-BIKE整車讓不同風格的車手試騎,并進行了各種輕/重度越野騎行測試,大家對電機電助力的反饋,一致地都是正面且高評價。
這臺測評車輛搭載的是僅為250W的電機方案,可是真正助力的輸出卻毫不含糊,可輕松坐踩越野上坡,動力澎湃。電機啟動反應亦相當?shù)仂`敏,只要曲柄有力矩輸出,其中的力矩傳感器就能迅速反應,促使助力進行。此外,電機工作的時候,所發(fā)出的噪音基本上可以忽略,非常輕盈,更沒有難聽的異響,完全不會影響騎行體驗。
電助力產品除了有硬件實力外,軟件算法也很重要,志慶的電機研發(fā)已到達最終的數(shù)據(jù)收集階段,目前仍在采集不同地區(qū)的用戶習慣,不同騎手的踩踏需求,不斷地優(yōu)化騎行數(shù)據(jù),強化電機算法。
所以這臺中置電機并沒有進行限速,更沒有限制輸出,一腳下去真的有“地板油”的感覺,嗖的一聲就加速飛奔出去了,這對于試車人員來說車技要求還蠻高的。
隨著電助力自行車市場的日漸火爆,越來越多廠商加入了研發(fā)的隊列,讓我們看到了劍拔弩張的火花。有競爭就會有進步,不但能帶來更好的產品,良性比拼還能使產品價格更優(yōu)惠。
中置電機不再是歐美廠商壟斷的技術壁壘,不斷地有新的國產方案上市發(fā)售,相信在不久的將來,E-BIKE就會更加地普及和親民,這種嶄新的前沿科技就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
責任編輯:Fun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