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編輯的自購自評 CUBE CROSSRACE越野公路車
在MOBIKE、OFO等品牌的共享單車出現(xiàn)后,生活在各大城市的車友對日常通勤、遛街用車的需求已經(jīng)不斷地下降,路面上行走有一定價值與格調(diào)的折疊車、休閑車也明顯越來越少了。
曾幾何時,筆者(Kent)也是個“一車遛天下”心兒特別大的人,但自從18年初那一回遛街被突然從人行道馬路牙子闖出逆行的OFO撞了個大側(cè)翻后,發(fā)現(xiàn)這第二輛遛街車的存在價值也是頗高,畢竟主要用車的S-Works Tarmac SL5自身的騎姿設(shè)定比較激進,而且車架、零部件的價值也頗高,實在無力承受再被這些亂闖直沖的電動車、共享單車“懟”多那么一回了,所以后面就有了Cannondale CAAD12的故事。
為什么最初選擇了Cannondale CAAD12?
很簡單,1.車架價格需控制在我的可接受范圍,2.整車重量不得高于7.5KG,3.涂裝簡潔且滿足個人審美,4.具備一定的零部件通用能力。
為什么最后放棄了Cannondale CAAD12?
從《編輯的自購自評 平把單盤Cannondale CAAD12》到《速度進化的形態(tài) ZIPP 303 Firecrest 輪組 評測》直至最后的二手轉(zhuǎn)讓,整整一年的時間里,這輛CAAD12不僅從50碼換到了52碼(這已經(jīng)隱藏了一次二手轉(zhuǎn)讓與新車入手了),設(shè)定與配置也有了不少的改變,筆者也在當(dāng)中找到了不少我倆“八字不合”的點,1.車架較長的立管長度問題、2.車架延伸量REACH不足問題、3.彎把、操控組件碳纖維化后舒適性依然遜于碳纖維車架、4.頭管與五通剛性等性能方面雖然比不少同等價位的入門碳纖維車款更優(yōu),但與Specialized Allez Sprint以及TREK Emonda ALR兩位鋁架新秀實際還是有著一定距離、5.適用的環(huán)境與場合已經(jīng)與主車S-Works Tarmac SL5過于接近、6.市內(nèi)純通勤使用的需求有所下降、7.收到了新款CAAD13即將推出的小道消息、8.搗蛋調(diào)皮的同事老在這磨砂珠光白涂裝的車架上用鉛筆畫公仔(畫過的有:雞、龜、小豬佩奇),還挺難擦干凈的……
Cannondale CAAD12后的繼任者相信不少車友也已經(jīng)在《極速裝車體驗 SRAM FORCE ETAP AXS 電子變速套件》、《千元級別的高性價輪組 ZIPP 30 Course》里見過了,這款公路越野競賽定位的CUBE CROSSRACE C62就是筆者在衡量性價比過后選定的車架。
對了,上回在《極速裝車體驗 SRAM FORCE ETAP AXS 電子變速套件》里頭,筆者也與車友賣了個小關(guān)子,競猜這輛CROSSRACE包含把帶、水壺架、碼表座、鎖踏等所有附件后的重量。
看來大家看到這碟剎、齒胎、重車架的組合都猜想得比較高嘛,實際這輛裝配SRAM FORCE eTAP AXS、ZIPP 30 Course、ZIPP SL Sprint、ZIPP Contour SL SS、S-Works POWER ARC、ZIPP鋁合金水壺架、Supacuz把帶、Specialized TERRA 33c、Specialized HOUFFALIZE 32c、建大700 x 28/32c內(nèi)胎 x2的CUBE CROSSRACE在Shimano Dura-Ace R9100公路鎖踏狀態(tài)的實稱重7.85KG,而后續(xù)裝配Shimano XTR M9000山地鎖踏后的實稱重量則是7.93KG,出人意料地均在8KG水平線以下,要是更換騎游狀態(tài)的25C、28C公路胎甚至還能進入7.6KG范圍內(nèi),相比近年才發(fā)布的部分常規(guī)碟剎公路車還要更輕一些。
▲在正式文章的開始,先觀看一段薩甘與S-Works Diverge的視頻
Gravel Bike,大意為砂礫/碎石公路車,至今國內(nèi)仍未有貼切對應(yīng)的中文譯名,鑒于其鋪裝與非鋪裝路面雙兼容的特性,筆者更樂于稱呼其為“全地形公路車”。能像公路車一樣有著極高的鋪裝路面速度,也能像XC級別的山地車般在非鋪裝路面的林道、野路穿梭,毫無疑問是現(xiàn)時口味最重、樂趣最多的公路車分支。
其實在好幾年前,筆者也曾在BIKETO美騎網(wǎng)里發(fā)布一篇Gravel Bike與CX公路越野相關(guān)的小科普文章,這兩種重口味的公路車玩法早已在心中萌芽生根,只不過一直缺少著勇氣面對這類高強度車架背后的輕量化不足(畢竟當(dāng)時家住沒有電梯的九樓)。
在賣掉CAAD12后,認真地看了一圈市面的各種車架,競技型的大組公路好像都得起碼花個兩萬多塊錢才能找到足以替代SW SL5性能的車架,而耐力型公路車筆者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恰巧看到這只收藏已久的CROSSRACE依然在售,便把心里這根種高了的草給拔了。畢竟它能干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要跑快的時候裝個25C胎和公路鎖踏就能變成常規(guī)的碟剎公路車使用,而配裝28C胎與15mm高的墊圈時(STACK便去到了560mm)又能成為耐力型的公路車,到了需要跳跳樓梯、馬路牙子,又或者跑個非鋪裝路時裝個35C和山地鎖踏就能如履平地。
涂裝采用了CUBE極具品牌風(fēng)格的藍橙搭配,只不過這回藍和橙兩色色塊成了車架的點綴,鑲嵌前后而非做為主要色調(diào),要值得注意的是車架前三角使用了兩種深淺程度不同的橙色,整個車架主色則是稍微冷淡卻又把競技風(fēng)格帶出的淺色調(diào)水泥灰。
前叉應(yīng)該出自“鋼鐵直男”設(shè)計師之手,整體造型流淌“第一滴血”般的硬朗,實際性能表現(xiàn)也的確硬如其貌。前碟剎油管/線管從手變出現(xiàn)后,沿著前叉內(nèi)走線孔走線至碟剎夾器。
頭管部分也相互配合使用著粗暴的設(shè)計風(fēng)格,以確保整體前端有著極高的剛性輸出,較高的頭管長度也控制著STACK(堆高)到了544mm的水平,由于原生搭配的15mm FSA碗組墊圈讓STACK達到了接近560mm,對于筆者來說實在有點太高,后換了更矮一點的FSA墊圈底蓋;同時,設(shè)計師也利用巨大的頭管成為車架內(nèi)走線的入口,機械/電子變速與碟剎走線通過更換入線止栓實現(xiàn)。
▲CUBE CROSSRACE C62迎面視角
操控組件方面的把組搭配的是壯實有力的ZIPP SL SPEED 120mm碳纖維把立與“老古董”ZIPP ZIPP Contour SL SS 40mm。怎么說,這回已經(jīng)是“老古董彎把”的第二次裝車了,平心而論它真說不上是一條硬氣的彎把,剛性表現(xiàn)平平,但擁有著極低的180克輕量化表現(xiàn)、超順手的下把把型以及“撿漏”級別的清貨價格,搭配剛性十足的車頭頭管與SL SPEED后提供著充裕的剛性,舍它其誰?
▲車款名稱“CROSSRACE”以及引以為傲的碳纖技術(shù)級別“62”落戶在風(fēng)格粗暴的上管兩端
CUBE碳纖維處理技術(shù)也是挺厲害:《CUBE獨家的Composite 68碳纖技術(shù)》
▲偽水平鉆石型的車架前三角設(shè)定,確保CROSSRACE在公路越野賽時扛車跑動的便利
CUBE品牌旗下的競賽車型極具辨識性的設(shè)計——“越競賽越粗壯”,當(dāng)筆者與《激進的實力派 CUBE LITENING C:68評測》的那輛Litenning C68初次接觸時是呆住了,怎么一只公路車架上下每一根管都做得那么粗?實際體驗也是相當(dāng)粗暴的硬和快,那車的提速和陡坡沖刺真的讓人欲罷不能;同樣,作為CX公路越野競賽款的CROSSRACE也是用上了扁平粗壯的下管截面管型,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
也許CX車款跑的更多是人工障礙的場地賽,無需面對野外過于兇險的彈石摧殘,車架下管、前叉、立管、后下叉等部位并未有像正經(jīng)Gravel Bike、山地車般的保護措施;畢竟也是偏離其原用途使用,筆者也在裝車過后為這些區(qū)域妥善貼好了3M透明保護貼以保護漆面,只不過粘工有點差,大家可以忽略無視。
管型由四邊漸變過渡成圓柱的立管適當(dāng)往后偏移彎曲,屬山地車風(fēng)格明顯的擴展容胎寬與排泥性設(shè)計。使用與CUBE ARGEE C62耐力型氣動公路車同款的“偽隱藏式”座管夾,由于主體只是一個鑲嵌入立管內(nèi)階的普通座管夾,兼顧的更多只是美觀而已。
乘坐區(qū)域方面,筆者搭配了一根超輕碳纖維座桿與S-Works POWER ARC坐墊,對于像筆者這類(股骨受壓過大)無法好好坐在常規(guī)款POWER的騎乘者來說,墊翼形狀圓潤化的ARC就是舒適騎乘一整天的天作之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是上機數(shù)據(jù)還是什么呢?踩踏剛性和側(cè)向剛性這種微小的東西需要數(shù)據(jù)實測才能明顯看出來。要是都是主管感受那可能軟尾行進效率就比不上硬尾了。況且caad12聲稱后下叉有save管型而alr減震不在那里。如果沒有數(shù)據(jù)支撐看看就罷了。
我就叫全地形公路車,速降不叫“全地形”.一點都不全
+1
22我和小編相似的是。。我也騎CAAD12,最近也組了Gravel 。。用的前后胎也是齒紋不同,前輪少齒后輪密齒 也是后輪齒密好用。。前輪容易滑
+1
24然后我就換半光胎了 也想投個稿曬曬車
+1
22ofo夠慘的了不要蹭熱度了
+1
22還有,我為什么起了這么個不要命的ID……
+1
22通勤用red axs,可以啊
+1
23作者你好,我現(xiàn)在打算購入這款車架,我看您車頭處走線孔只有兩個?那機械22速套件如何安裝?兩個都是變速的話,后剎油管沒處進了啊?
廣州美騎網(wǎng)絡(lu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