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車友心得 五款常見高端外胎橫向?qū)Ρ?/p>
幾個月前,我集齊了五款公路外胎,分別是VITTORIA CORSA,VITTORIA CORSA SPEED,Continental GP 4000s II,P ZERO VELO 4S,以及P ZERO VELO。
然后就是仔(dan)細(teng)的對比了。公平起見,五款外胎都選擇了23C的規(guī)格。下面從幾個常見的方面進行對比。
重量
這幾款外胎都不是追求極致輕量化的類型。馬牌“爆款”Continental GP 4000s II單條重量為218g。作為一款綜合型競技外胎,這是一個喜聞樂見的輕量。然而最輕的是倍耐力的P ZERO VELO,實稱196g,和官方聲稱的數(shù)據(jù)十分接近。有GP 4000s II在前,196g更顯難得。P ZERO VELO TT更輕,標稱160g左右;但這是計時賽專用的高速外胎,不在這次的對比范圍之內(nèi)。值得一提的是,定位“全天候”的P ZERO VELO 4S,與對家的馬牌“四季”(Continental GP 4Season)相比,輕了30g左右。維多利亞家的VITTORIA CORSA為247g;VITTORIA CORSA SPEED略輕一些,是225g。官方說,由于使用了石墨烯這種材料,外胎有如此輕量。畢竟石墨烯聽起來就很高大上。
目前主流的23C公路外胎重量都在200~300g之間。在重量上,倍耐力家先得一分。不管用的是頂級還是入門,我有一個小技巧:對輪組做好配重,能使得輪子旋轉(zhuǎn)更順暢,消除跳動帶來的損耗。
防刺
防刺性能方面,我沒辦法用客觀數(shù)據(jù)評價,因為測試時間只有三個月,騎行里程也不算多,路況也還行,城市道路加上鄉(xiāng)村土路為主,所以我連一次扎胎都沒有,真是走運?紤]到這幾款性能取向的外胎都比較薄,零爆胎的成績算是OK了。但主觀上,我決定把票投給VITTORIA。
友情提示,在鋪設(shè)路面盡量不要貼著邊騎行,灑水車會將路面的碎屑沖洗早路基旁邊,而且大部分沒辦法很好的清理,所以在貼著邊騎行的情況下比在自行車道騎行爆胎的幾率會高得多。還有盡量避開玻璃、碎石、樹脂等雜物,以及不明的坑洼,可以大大延長輪胎的壽命,減少爆胎幾率。
舒適
P ZERO VELO可以獲得9分(滿分10分)。倍耐力的ICS(Ideal Contour Sharping)技術(shù)通過電腦模擬和現(xiàn)實的外胎接地面掃描,采用摩托車輪胎的剖面形狀,開發(fā)了一個127tpi的套管,以實現(xiàn)輪胎內(nèi)外兩個不同半徑的剖面,以優(yōu)化不同傾斜角度時的輪胎接地面的形狀。舒適性的提升也是明顯的。
Continental GP 4000s II和P ZERO VELO 4S可以得8分。與銀標的P ZERO相比,這兩款稍微硬朗一點點。P ZERO在潮濕環(huán)境表現(xiàn)足夠出色,P ZERO 4S更強7%(官網(wǎng)是這么介紹的,原因是橡膠配方更“黏”)。P ZERO 4S還增加了抗穿刺保護和更明顯的Flash花紋?偟膩碚f,偏重防護性的P ZERO 4S仍然是一款輕便和快速的輪胎。
VITTORIA CORSA和VITTORIA CORSA SPEED我打7分。這兩款胎反饋直接、硬朗,適合在路況美好的開闊道路上跑。
滾阻
VITTORIA CORSA SPEED和P ZERO VELO不分上下。CORSA SPEED外胎的中央部分取消了縱向胎紋設(shè)計,俗稱“半光頭胎”;P ZERO VELO則是完全的“光頭胎”。低滾阻的外胎,在加速的時候感受非常直接,在高速巡航的過程中也相當明顯。
但是光頭胎的設(shè)計,導(dǎo)致了這兩款胎在直線剎車停車時需要更長的反應(yīng)時間。剛換上新胎的第一周,我就在某次急剎中抱死打滑了一段距離。對于習慣用(剎車)抓地力較強的車友,我建議換上低滾阻胎后花些功夫重新熟悉剎車方式。
抓地力
在平整的路面行進時,抓地力最大的是光頭胎。輪胎上的花紋,往往是為了排水以及灰塵。用簡單的語言,光頭胎前進滾阻小;轉(zhuǎn)彎增加接觸面,抓地力變大。
(側(cè)向)抓地力方面,五款外胎表現(xiàn)不分伯仲,而我個人更喜歡P ZERO VELO和VITTORIA CORSA。對于P ZERO VELO來講,壓彎的安全感來自于膠粒的彈性,能穩(wěn)穩(wěn)地抓住地面,就像外胎融化貼住地面而又能快速撕下來的感覺。前面提到的ICS,在增加抓地力方面也起到十分大的作用。VITTORIA CORSA和VITTORIA CORSA SPEED壓彎的抓地力來自于特殊的縱向胎紋設(shè)計,哪怕它們的“彈性”不如P ZERO。
耐用
根據(jù)經(jīng)驗,越貴的外胎使用壽命越短。五條外胎使用里程都不少,其中兩條倍耐力都在1000km左右。用肉眼觀察,P ZERO VELO和P ZERO VELO 4S反倒是磨損程度最低的;Continental GP 4000s II胎壁出現(xiàn)了裂痕;兩條VITTORIA石墨烯外胎磨損就比較嚴重了,官方已明確說明Corsa系列的耐用性一般。在這五條胎里,好像最貴的最耐用?
包裝
包裝似乎沒有太多值得關(guān)注的地方,畢竟大多數(shù)人都是拆開了就扔,不像郵票用完還有收藏價值。VITTORIA CORSA包裝設(shè)計靈感來自于石墨烯的分子結(jié)構(gòu),外形是一個六棱柱。由于運輸原因,盒子已經(jīng)失去了原來的面目了。包裝材質(zhì)大同小異,都是薄薄的紙盒(這很環(huán)保),表面有外胎的詳細信息。馬牌(Continental)則附有厚厚的一疊說明書,很有油皮紙的精神(誤)。倍耐力的外胎說明書是電子版,可以在官網(wǎng)找到,這點容易被消費者忽略。
倍耐力的包裝的豪華程度令人格外印象深刻,估計倍耐力一個包裝盒的成本等于其他幾家的總和了。倍耐力用的是硬紙盒,還能夠循環(huán)利用做一下工藝品,例如紙巾盒之類的。捆外胎的橡皮筋,實際上是一條手環(huán),雖然用處不大,但在檔次方面,倍耐力可以說完勝其他品牌。果然意大利人最擅長這方面。既然花了錢,還是有比格的好。
總結(jié)
五款外胎各有特點,用于日常訓(xùn)練的話,我覺得都有點奢侈。倍耐力和馬牌GP4000II都有各自的胎面橡膠技術(shù)和特殊配方,兩個外胎的胎面手感摸起來不一樣,倍耐力是柔軟的觸感, GP4000II相對來說比較硬,因此倍耐力在抓地力和舒適性方面都更讓人印象深刻。
P ZERO VELO 4S給我留下最大的印象是排水性能。舉一個不一定恰當?shù)膶嵗郝访孢有積水,Continental GP 4000s II和VITTORIA CORSA SPEED用戶身上都濺有泥點,P ZERO VELO 4S則完美的保護車主不受泥點襲擊。倍耐力兩款外胎都是極其優(yōu)秀的公路外胎,防滑性能好,輕量及耐用性強,同時,其外觀也比較低調(diào)。當然了,一分錢一分貨,倍耐力的價格也讓一部分用戶不敢輕易出手。插句題外話,倍耐力的“胎毛”較長,建議安裝時處理一下,避免和車架發(fā)生摩擦。
Continental GP 4000s II得益于自己的黑辣椒技術(shù),各項性能都是頂級的,而且平衡做得比較好,既舒適,也不顯得軟綿綿。但GP4000s II的致命弱點是側(cè)面胎壁太薄,“人品”不好就麻煩了。考慮到馬牌在中國內(nèi)地市場的情況,GP 4000s II性價比非常高。我本人也一直是馬牌的忠實用戶。
VITTORIA CORSA SPEED最大的亮點是加速性能,發(fā)力能得到迅速的反饋。一般這種類型的外胎都會犧牲一部分耐久度,而石墨烯讓VITTORIA CORSA SPEED的耐久度得到了提升。VITTORIA CORSA有一個亮點——最高胎壓達到145psi。路況很好的前提下,高胎壓的感覺是很爽。但現(xiàn)實并不存在這么理想的路況,也沒有幾個開口車圈能支持這么高的胎壓。VITTORIA有點炫技的意思。VITTORIA CORSA與VITTORIA CORSA SPEED有細微的差別,但究竟是外觀可見的胎紋造成的,還是其他原因,還只是測試環(huán)境不夠理想,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要說一次,主觀的使用感受和實驗室的數(shù)據(jù)對比的結(jié)果是有區(qū)別的,加上真實路面變量不可控,差異會更大。最重要的還是那句話——最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責任編輯:knightof1
上一篇:飆車 越野 旅行全能手 TREK Checkpoint SL5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