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規(guī)定,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
用評論、發(fā)帖、打賞。
請及時綁定,以保證產(chǎn)品功能順暢使用。
“胎底抹油”Specialized S-Works Turbo外胎
各位老鐵們大家好,小編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沒以“Biketo胎王”的身份與大家見面了。憋了很久的“胎王”好不容易憋出個“大招”,今天就來給大家評測一條重磅(并不是它很重的意思!)外胎——Specialized S-Works Turbo。
雖說是重磅外胎,也打上了S-works的Logo,但并不是Turbo家族的老大,僅排行老二,因為真正老大是Turbo Cotton棉線外胎……
外包裝上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顯眼的彩虹標,在彩虹標上的小字寫著2013 UCI世錦賽個人計時世界冠軍和2014環(huán)法多個賽段冠軍的字樣。沒錯,就是這條外胎幫助托尼·馬丁在2013年奪得ITT的彩虹衫,而且當時托尼·馬丁所在的歐米茄制藥-快步車隊同時奪得了UCI團隊計時賽冠軍。最上面的字樣則是:世界上最快的外胎,顯得Specialized對這條外胎信心十足。
看到最下面700x24c的字樣,估計一些車友會表示疑問。這就是Specialized的差異化競爭手段之一,Turbo外胎的規(guī)格為700x22c、700x24c、700x26c、700x28c,與大多數(shù)品牌不同,十分適合嫌25c太粗,又不愿意使用23c的人群。
在消光黑的外包裝紙盒側面,用幾個亮光的S-Works大字告訴你們這可是頂級外胎,十分低調悶騷。
在另一側,還十分人性化地附帶上了裝胎教程一則,但小編知道聰明的你們基本用不上了。(小Tips:裝入內胎前稍微給內胎充點氣可以有效防止因沒裝到位而夾爆內胎。)
在外包裝后面,首先炫耀了一下Specialized的Gripton橡膠技術,快,而且操控非常好,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抓地力=Gripton。下面的表格則表示S-Works Turbo相比其他的競爭對手,在40km/h時能降低6W的滾阻。這可不是個小數(shù)字,對于一個功率體重比4W/kg的車手來說,這幾乎就是努力訓練一個季度的提升。
打開包裝后,Specialized還十分貼心地提示您需要注意磨損指示坑,如果坑磨平了請及時更換外胎,否則會增加爆胎機率。
▲外胎拿在手上感覺做工以及橡膠質感都非常好,高級感十足。
外胎使用Gripton橡膠技術以及BlackBelt防刺技術,最大胎壓125Psi,Specialized還自豪地加上了“Made in Racing”的Logo。但并未標注編織密度,小編查詢官網(wǎng)后得知編織密度為120Tpi。這里大家可能會質疑,作為一條頂級外胎,120Tpi是否會偏低?小編認為,Tpi只是數(shù)據(jù)而已,具體的性能還是要看實際表現(xiàn)。(插個題外話,不知大家都沒發(fā)現(xiàn)以前最愛炫耀Tpi值的Vittoria現(xiàn)在都不標注Tpi了?)
胎肩的每邊5粒、雙邊共10粒一組的單導向花紋十分特別,過彎抓地力如何令人期待;胎面使用光頭設計則旨在降低前進時的滾阻。
顯眼的大紅色S-Works Logo以及彩虹標十分風騷,為您提供更多“嗶格”加成。
這個就是上面提到的磨損指示坑,幫助用戶快速地判斷外胎磨損。小編就曾經(jīng)將一條外胎磨損至看到里面的內襯,才發(fā)覺要更換外胎。
這條外胎的產(chǎn)地為橡膠大國泰國,沒毛病。在圖中左側我們能看到Specialized還在外胎上使用了汽車外胎上的△ T.W.I磨損指示線,表示磨損指示坑在胎面的位置,可見Specialized在監(jiān)控外胎磨損方面是下足了功夫,畢竟這樣才能促進你們再次消費嘛。
在彩虹標的6點鐘位置,還有“浮雕”的Specialized Logo,可謂做工精致。
雖然單導向花紋一目了然,但是“防2”滾動方向指示標還是不能缺席的。按照小編的“犯2”經(jīng)驗來說,一般看花紋判斷方向都不會出錯,而是拿輪組時容易大意拿錯方向……
外胎內襯以及胎唇做工十分精良,胎壁并不算十分薄,在“防側漏”能力上會有一定加成。
壓軸的當然是我們喜聞樂見的上稱環(huán)節(jié)。Specialized官網(wǎng)標注700x24c的重量約210克,實稱則如上圖,雖然說官方重量有一定“水分”,但24c的它相比主流的25c外胎還是有一定的重量優(yōu)勢,畢竟用1c的寬度換取30克的輕量化優(yōu)勢小編還是非常樂意的。
騎行感受
對于平時使用訓練級外胎的小編來說,換上S-Works Turbo馬上能感受到路感的變化。得益于滾阻的降低,前進時的路感明顯更加平順,速度40km/h以上時,平順的優(yōu)勢則更加明顯,隱約有種“胎底抹油”的感覺,看來40km/h降低6w的滾阻并不是宣傳口號。這種平順的路感令小編想起之前評測過的Vittoria Corsa 25c石墨烯外胎,Turbo在更輕、胎壁更厚的同時實現(xiàn)了相差無幾的路感,不禁令小編拜服,要知道它“僅僅”是一條24c的外胎!
小編本以為這樣的單導向胎肩花紋抓地力會比較一般,但在實際測試中,干燥環(huán)境下胎肩的抓地力十分充足,高速壓彎時可以給予小編充足的信心,低速的回頭彎的大幅度壓彎也是毫無壓力。眾所周知,胎面的抓地力很大程度決定了抱死臨界點,抱死臨界點則決定了剎車距離。小編抱(fan)著(zheng)負(mei)責任(hua)的(wo)態(tài)(de)度(qian),進行了數(shù)次30km/h-0km/h緊急剎車測試。相比小編平時使用的訓練胎,抱死臨界點更靠后,剎車時的可控性更強。在抱死測試后,觀察后胎胎面磨損程度,并沒發(fā)現(xiàn)明顯的磨損痕跡,所以小編目測耐用度還是過得去的。
在舒適度方面,細小震動過濾得不錯,在柏油路面40km/h以上速度時,并沒有訓練胎那種“嗡嗡嗡”的路感,小編要點個贊。在面對較為坑洼的路況就較為一般了,但還可以接受,畢竟它僅僅是一條24c寬的外胎。測試完這條S-Works Turbo后,小編不由得開始期待Turbo Cotton棉線外胎的性能……
美騎點評
優(yōu)點:路感平順滾阻低、輕量、抓地力好
缺點:零售價350元、相較于競爭對手,Tpi值稍低
最后,如果你覺得本次評測還少了點什么的話,敬請期待小編的某輛搭載Specialized Turbo Pro 26c外胎的整車評測,屆時小編將會與大家分享26c的Turbo Pro的使用感受。
責任編輯:Avalon
攝影:Kent
下一篇:返回列表
現(xiàn)在日本只有松下和IRC在做自行車輪胎!IRC有款ASPITE PRO 700X24C、700X24C WET、700X26C 、該款產(chǎn)品在很多比賽中都取得優(yōu)異成績,在中國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開始在用了。
這胎我用了大半年,非常好用,騎行感受堪比管胎。就是那個磨損指示坑總是然我擔心倘若此處剛好壓到尖東西……
+1
26我的兩對輪組,一對vittoria corsa sc開口胎一對veloflex arenburg管胎表示對300以下tpi無愛。
這外胎不錯,所以我選擇Veloflex master
+1
22這個胎太容易扎胎了。。。是我騎過扎胎次數(shù)最多的了,至于路感嘛。。。對于我這等騎游黨來說就是玄學了。。。
廣州美騎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377號
粵ICP備120458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