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日,TREK發(fā)布他們?nèi)隆敖K極競賽利器”Madone 9系列公路車。Madone 9系列公路車將TREK多年以來的競技基因和空氣動力學設計理念糅合其中,并且融入了減震黑科技IsoSpeed技術,還有高度整合的走線設計和剎車設計。在2015(6)年的那么多新款公路車中,Madone 9系列是我最為期待的公路車。
由于新款Madone 9系列面世之后大受熱捧,按本地TREK經(jīng)銷商的話說市場需求遠遠大于產(chǎn)能,所以原本應該在2015年11月到手的54碼TREK Madone 9.2知道2016年3月才真正到手,這等待的感覺,頗有像當年等待美術聯(lián)考成績時般。這里也要感謝東莞新陽TREK特級店老板Johnson把TREK Madone 9.2借給我。
Madone 9.2(H2),建議零售價:35,800元
簡潔外形 極致的空氣動力學設計
Trek設計團隊研究的全新KVF車架管型和前叉結構,將公路車的空氣動力性提升到更高的等級。新Madone在風洞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出色,在實際環(huán)境中的測試更加優(yōu)秀,有效降低風阻。一體式車把把立、全內(nèi)走線設計,內(nèi)藏式微調,整合式碼表架,整合式剎車,都是為了實現(xiàn)更低的風阻,幫助車手在實戰(zhàn)中節(jié)省下寶貴的體能。
一體式車把設計,將車把和把立無縫連接在一起,迎來最整潔的外觀,上把位是低風阻KVF管型設計。還有集成內(nèi)走線設計,把變速線管、剎車線管統(tǒng)一“藏”在彎把里面,減少線管產(chǎn)生的風阻,同時讓車頭變得史無前例的簡潔。順便說一句,原廠Bontrager把帶真的又抓手又舒適。
線管們從把立位置透過特制碗組進入車架內(nèi)部,然后延伸向各個零件的位置
特制的碳纖維碗組墊圈,采用分體設計,就是一個墊圈一分為二然后兩端“相互勾搭在一起”。新車一共有三套10mm墊圈,兩套5mm墊圈,一共40mm的調整。由于不是我的車,所以調整了車把高度之后在把立上方使用了傳統(tǒng)標準圓形墊圈來適應,在確定車把高度之后,即可移走、截管。如果車把高度調整幅度大,為了保證優(yōu)秀的變速和剎車手感,仍需要對內(nèi)部的線管進行裁切(車店技師被施以一記擊頭抱腿摔,躺在地上9秒才爬起來)
在使用電子變速系統(tǒng)的時候,這里是你的連接器的容身之處,也是充電的位置?赐赀@個再看看那些躲在把立下面的連接器,簡直是兩個時代的待遇啊。
當你購買的是低配版的Madone9.2或者9.5(均采用機械變速系統(tǒng))的時候,這里是你的前撥微調器,撥動上面的滾輪,就能對前撥變速線的行程進行調節(jié)。調節(jié)更加輕松方便,然而對于技師簡直就是一記左撇子的左勾拳。
TRP代工的Bontrager雙軸夾器擁有平整的表面,減少風阻,減輕重量,提供完美的剎車手感
在使用原廠輪組和其他鋁合金輪組時,該剎車會出現(xiàn)剎車力量不足的現(xiàn)象,想要把車輪抱死真的很難。不過更多時候我都使用其他的碳纖維輪組,在使用車圈寬度25mm以上的輪組時候,這款夾器才表現(xiàn)出一款高水平夾器應該有的剎車表現(xiàn),而且車圈越寬,相應的制動效果越好。可見這對原廠剎車性能和手感絕對讓你挑不出毛病,前提是你要用在合適的輪組上。
后剎車夾器依舊有著流線而又充滿工業(yè)時代的造型,手感一流,夾器表面的外殼即是整流罩,也是減少日常騎行中夾器被污染的保護罩。剎車線從立管穿出并設計了防塵套,能夠讓Madone 9的保養(yǎng)周期延長,角度朝下的防塵套同時避免泥水等流進立管內(nèi)部。
Vector Wins技術是TREK解決空氣動力學設計與完美功能性的沖突的創(chuàng)新設計,它能夠將前剎車夾器的部分結構和線管融入車架內(nèi),還能夠在車輛轉彎時依然提供完美空氣動力學表現(xiàn)。
只為更低風阻的KVF車架
Trek設計團隊研究的全新Kammtail Virtual Foil(KVF虛擬尾翼)車架管型和前叉結構。TREK最初采用超滑的 5:1 比例的尾翼,然后將其切斷至剛好合適的長度,“欺騙”了流動的空氣,從而打造出具有極至空氣動力性的虛擬尾翼。與傳統(tǒng)的的管型相比,KVF管型在不同偏航角下?lián)碛懈〉挠L面積和更低的阻力,將公路車的空氣動力性提升到更高的等級。新Madone在風洞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出色,在實際環(huán)境中的測試更加優(yōu)秀,有效降低風阻。
簡潔而又符合空氣動力學設計的KVF前叉,最大限度的減輕阻力,一體的碳纖維勾爪提升了強度,也減輕了重量。
KVF設計理念的Madone下管,具有明顯的品牌特色
原本很窄的下管延伸到五通位置變寬成90mm寬
KVF設計遍布整個車身,作為風阻大戶的后上叉自然也要符合KVF的設計
傳統(tǒng)的碼表速度/踏頻感應器給平滑的車架帶來不可忽視的空氣阻力,并且影響外觀(逼格),TREK后下叉兼容DuoTrap傳感器而無損踩踏力量傳導。安裝專用的DuoTrap傳感器,配合ANT+碼表,即可獲得精確的踏頻和速度數(shù)據(jù)。同時減少傳感器在運輸途中的磕碰、損壞,以及減少風阻。
讓你騎得更舒適的Isospeed
競賽驗證的Iso Speed車架斷開器經(jīng)過重新設計應用到新Madone上,Trek新Madone相比其他競爭對手的氣動車型提高垂直順應度高達57.5%。
此Isospeed和Domane的Isospeed的設計并不一樣,Madone的Isospeed設計為套管式,讓其外形符合KVF的低風阻形態(tài),同時還能保持舒適性。
座桿作為風阻大戶,自然必須采用KVF管型來降低風阻。全新的坐桿系統(tǒng)具有非常便利的調節(jié)方式,使用和調節(jié)起來非常方便。坐桿與坐管之間還有橡膠套能夠防止異物污染,有利于保證使用壽命。
坐桿使用分開調節(jié)方式,圓形坐桿夾頭調節(jié)坐墊前后,后方的螺絲調整鎖緊圓環(huán)角度(坐墊角度),調整同樣是非常方便(技師表示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
兩個螺絲即可對坐桿進行調整,鋁合金滑塊容易對碳纖維造成不可逆?zhèn),所以建議嚴格按照滑塊上方的螺絲扭力進行調整和螺絲鎖緊。
坐墊為Bontrager Paradigm RL,空心鈦合金坐軌,舒適耐用
原廠標配輪組Bontrager Paradigm Elite Tubeless Ready,可惜標配的R3 23C公路外胎并不支持真空形式。
花鼓設計和Aeolus碳纖維輪組系列非常相似,應該也是來自DTSwiss的代工良品
花鼓運轉非常順暢,法蘭距也很理想,提供非常不錯的側向剛性
使用50-34T壓縮版牙盤,自認菜腿的我覺得這配置真心人性化。54碼車架標配的是172.5mm的曲柄,對應相對的車手身高,這樣的細節(jié)值得二三線廠商學習。
全車唯一外露的線管。后飛輪規(guī)格為11-28T,配合壓縮盤足以應付絕大多數(shù)騎行路況
車架自帶Aero 3S 防掉鏈器讓你在顛簸的路面下也能免除掉鏈的煩惱
半年的等待,40天的樂趣
不用說,OCLV 600碳纖維打造的BB90中軸讓Madone 9.2擁有非常優(yōu)秀傳動效率,一種很平順的加速體驗,宛如大排量NA發(fā)動機一般快速且從容。 在Madone 9這里沒有清晰的路感讓你去感知速度,因為長頭管+Isospeed將大部分的細微震動已經(jīng)過濾掉。你能感受到的,只有兩邊快速倒退的風景,和越來越大的風阻。奮力踩踏,加速反饋快速,原廠bontrager鋁合金輪組有著意想不到的性能表現(xiàn)(該輪組在TREK美國官網(wǎng)顯示零售價為1,100美元),完全是一對高端鋁輪的表現(xiàn),并且支持真空胎系統(tǒng),換上真空胎,性能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絕對是訓練或者爬坡賽用輪組的一個優(yōu)秀選擇。
舒適性方面,Madone和Domane同樣有Isospeed設計,但Madone對震動的過濾強度并沒有Domane那么強,它為你保留的恰到好處的路感,但又不會讓你感到不適,就好像五分熟的牛排,剛剛好。
這款專門為Madone9系定制的Bontrager夾器雖然使用上給予車手非常高檔的享受,同時在后期保養(yǎng)中也給車手帶來很多難題。我在某次雨中騎行就出現(xiàn)前后夾器均被車輪甩起的泥水中的泥沙卡死夾器,在剎車后無法回彈。在之后的保養(yǎng)中,我花了大概兩個小時來保養(yǎng)這一對夾器,這幾乎是我平時保養(yǎng)整輛公路車的時間(其實如果有一個超聲波清潔器,事情將會變得簡單不少)。還有碗組、流進Isospeed結構里面的泥沙等,磨砂黑的車架容易沾到污漬要經(jīng)常擦洗等,都是后期維護保養(yǎng)工作量暴增的原因。另外一體式車把無法調節(jié),唯一可調的是坐墊的前后和高低,調整范圍很小,所以購車前的Fitting服務就很重要。54cm尺寸標配172.5mm曲柄對于那些腰長腿短的車友來說是個壞消息。另外,頭管連著線管無法拆卸,你無法使用正常的裝車包帶著它出門比賽,帶著它出遠門比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出發(fā)前把線管都拆下然后到了目的地再去禍害一下當?shù)氐腡REK車店技師)。
我只想買買買
我很少在一篇評測中給一輛車挑這么多毛病,因為我很少遇到這么一輛這么讓我心動的公路車。畢竟張學友都說了:“有愛就有恨 或多或少”。我對它的喜愛,讓我可以完全包容它的缺點。在它身上,你能夠感受到TREK對單車的熱愛和激情。它又輕又快又舒適,如果雨天不出去作死,除了清潔傳動系統(tǒng)之外幾乎不需要維護,很適合我這種懶人。外觀炫酷逼格高,黑色啞光沉得下去又有一亮光黑,配上一抹鮮艷的綠,實在是好看到看不膩。等紅綠燈的時候隔壁的大爺不會再問你“小伙子這車得要一兩千”的問題。它宜靜宜動,是一件現(xiàn)代藝術品,是讓你舒適騎行數(shù)百公里的良駒,是讓你在競賽中先拔頭籌的武器。它符合我對一輛高性能公路車的全部期待,還有帶給我很多驚喜,甚至讓我多次沖動先用信用卡把它刷回來,但經(jīng)過好多個輾轉難眠的晚上我還是冷靜了下來,畢竟生活不只是單車,還有詩和遠方。
責任編輯:JAY